徐志摩婚禮上樑啟超為何大發雷霆?

沁嶼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在北京的北海公園舉辦了一場轟動當時的婚禮。



梁啟超為證婚人,他的證婚詞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非常尷尬。他剛一上臺就滿臉怒容,然後開始發飆說道:“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中聽的話,好讓社會上知道這樣的惡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勵。”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自誤誤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準則,不要以荒唐和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當作是兒戲,以為高興可以結婚,不高興可以離婚,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讓社會看笑話。”

“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這就是我對你們的祝賀!我說完了!”



在被恩師梁啟超當眾訓斥,雷霆大罵之後,徐志摩終於掀開了陸小曼的紅蓋頭。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有過一段甜美的生活,可是浪漫的愛情還是需要面對現實的,浪漫與現實總是相距甚遠。隨著時間的流逝,二人的激情有所減退。



大家都知道,這是徐志摩人生中的第三個女人陸小曼。另兩個女人是張幼儀和林徽因。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是張幼儀。這樁由家庭包辦的舊式婚姻,在新的儀式中舉行了。1915年秋天,剛剛考入北大預科的徐志摩被父親匆匆召回。新郎西裝革履,新娘婚紗盛裝。在一派歡樂祥和的喧鬧聲中,新郎牽著新娘的手走入洞房。婚禮進行得隆重而又新潮,著實讓徐家大大風光了一把,也讓鄉民們大開了眼界。就這樣,徐志摩自己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和張幼儀結婚了。

婚後的張幼儀對徐志摩很是照顧。張幼儀也是一個生活在舊社會的很傳統的一個女人,她和徐志摩的這場婚姻只能說是門當戶對,應該是沒有感情成分在裡面的,結婚的時候張幼儀才15歲。很快張幼儀就為徐志摩生下了一個孩子,但此時的徐志摩還是選擇了出國留學,對家中的妻子不聞不問。



林徽因是詩人、作家,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陶醉,對她評價甚高,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

兩人十分欣賞對方,但是並沒有結婚。

林徽因的父親作為當時思想前進的愛國之士,和梁啟超是莫逆之交,兩個人早就已經將林家的女兒和梁啟超的兒子思成看做了一對。所以最後再有才情的女子還是選擇接受了當時所謂的門當戶對,應該說,她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感情。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去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飛機在途中失事,徐志摩遇難。



張幼儀知道這個消息,先是一震,但很快就理清了思緒,通知了弟弟張禹九,讓其帶著兒子徐積鍇去黨家莊把徐志摩安葬,還小心翼翼地將這事告訴了徐志摩的父親,並安慰老人家。可謂是面面俱到。



在得知徐志摩罹難時,林徽因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過還是製作了小花圈,讓梁思成帶到徐志摩罹難的地方。四年後,林徽因還寫了《悼志摩》一文,她說當時只覺得眼前一陣黑。



陸小曼,在徐志摩罹難前,還與之大吵了一架。當郵差將徐志摩罹難的電報送到家門口時,她不相信那是真的,並趕走了郵差。當她反應過來,當她知道徐志摩真的不在時,幾度哭暈了過去,郁達夫甚至說,那時的她,好像真的一瞬老了十歲。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痛改前非,她開始懷念徐志摩,致力於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遺作,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難盡。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情,雖也曾彼此傷害,但也相愛至深。


木若水


徐志摩,除了詩歌,忘不了他的愛情,但他絕對不是常人眼中的紈絝子弟。給梁啟超做門生,與胡適為膩友,為泰戈爾做通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師門五年記》的作者羅爾綱(曾在胡適家中做學生,整理胡適父親日記,兼任胡適兒子的家庭教師),記得——在胡適家中往來的名流們,能以朋友對待我,這個處在卑微地位的青年的,只有他(徐志摩)一人!

可見,徐志摩忠實純樸,而不是一個眼睛高高在上、勢利投機的人。

徐志摩能成為梁啟超的入室弟子,還是緣於前妻張幼儀之兄張君勱的介紹。

一次,梁啟超在致康有為的信函中稱讚徐志摩——
一款志摩者,即昨日造謁之少年,其人為弟子之弟子,極聰異,能詩及駢體文,英文學尤長,以英語作詩為彼都人士所激賞。頃方將弟子之《先秦政治思想史》譯為英文也。

這裡,梁啟超對徐志摩的欣賞,溢於言表。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禮,證婚人是梁啟超,據說是徐父的強烈堅持。

梁啟超說——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上沒有成就,你們兩個人都屬用情不專,以至於離婚後再娶再嫁,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梁啟超,作為中國最淵博的學者之一,不是不知道在弟子的婚禮上,講這些話意味著什麼。

愛之深,責之切。

於是,在給長女思順的信中,言及——

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願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受慶(賡)夫人,與志摩戀愛上,才和受慶離婚,實在是不道德之極。我屢次告誡志摩而無效 ……我在禮堂演說一篇訓詞,大大教訓一番,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聞之婚禮矣……徐志摩這個人其實聰明,我愛他不過,此次看著他陷於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

一言難盡。

作為陸小曼的好友趙清閣,對梁啟超的此番舉動,毫不掩飾地公開發文,表達自己的不滿。

的確,在婚禮現場,歡天喜地,興高采烈,祝福多多,和諧多多,怎麼也要一個好彩頭啊!



當然,毫不否認,梁啟超目光如炬。

婚後的徐志摩,並不如他自己想像的那般幸福。

而且,在35歲,墜機身亡。

命運如斯,不勝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