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短短一生,經歷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幾個階段。你的想法有什麼不同嗎?

用戶4831777471989


“人這短短一生,經歷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幾個階段。你的想法有什麼不同嗎?”肯定有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而每個人的感受都是與眾不同的。

我出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普通工薪家庭。童年有幸能吃飽飯,但肉不能經常吃,一個月只有兩次,每次象過節般高興。那時的小孩很少有從商店買回的玩具,因為家家都不富裕,但卻很快樂。我們用廢紙折成飛機、輪船、手槍、大炮,感覺好玩又有成就感;我們用泥巴捏成人和各種動物,高興得又蹦又跳;我們喝的果汁不多,但絕對是用真正的水果製成的;那時沒有電視,但跟著大人走幾里路,去看壩壩電影,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那時沒有學前班,也不一定要上幼兒園,沒人逼著我們學這學那,我們完全是敞養的,父母把童年的快樂不折不扣地給了我們。就為這一點,我們就認為父母真是無比偉大!

少年,我們上學、聽課、放學、做作業、玩耍。除了學校發的課本,我們不用買這樣那樣的參考書;除了任課老師佈置的作業,我們不用再做其他功課。我們利用課餘時間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蝦,直到太陽快落坡了才回家。我們在山上烤玉米;在河邊烤小魚,那種又鮮又美的味道想起來就會流口水。在成長中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一個人要有理想和追求;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長大要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受到老師的表揚,心裡甜密無比,同時更努力追求進步;考試砸了鍋,心裡難受得想哭,同時下決心迎頭趕上。再不象童年那樣無憂無慮,因為感覺肩上有了責任。我們堅信,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的前程無比輝煌!

青年,經過十多年寒窗苦學,終於完成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學業,參加了工作。剛開始滿腔熱情、不知疲倦。漸漸發現社會太複雜,深不可測,你認為理所當然的,未必如此;你認為不可能的事,卻偏偏如此!許多人都是戴著面具在逢場作戲。公平不是沒有,而不公平卻是經常都有,生而為人,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乾的不如看的;做得好不如說得好;有本事不如有背景;不跑不送,原地不動。真是年輕氣盛,吼一句“老子不幹了!”,於是辭職另謀出路。殊不知世界雖大,卻哪裡的情形都差不多。於是,終於變得成熟起來,不再怨天尤人,只想努力打拼,為自己,也為家人。

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又是骨幹,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說話做事謹慎而穩重,不敢絲毫超越規矩,生怕有個閃失,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面對領導,心中再有怨言,卻也只能強做笑臉,吩咐的事,縱然再不情願,卻也只能想法完成。工作中的委屈和辛酸,職場上的明爭暗鬥,有多少人不是傷痕累累,卻也只能一個人默默硬扛,長此以往,實在有心力交瘁之感。可回到家裡,又不得不強打起精神,面對父母雙親,妻子兒子,只能報喜不報憂,假裝灑脫,卻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長吁短嘆!眼前的現實是:父母需要照顧;妻子需要呵護;孩子需要關愛,還有房子、車子、票子……唉!說多了都是淚。

老年,暫時還未到來,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