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篇: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預防疫情和治病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秦國的醫學高度發達,曾湧現出一大批名醫。這些秦醫醫術高明,深得人們稱讚,諸侯國君主患病,也都紛紛請秦醫診治,使秦醫當時聲名遠揚。秦醫不僅在救死扶傷和醫學實踐上有顯著的成就,還在防疫和養生方面,形成了秦人自己的醫學理論,這些醫學理論和醫療實例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許多至今仍影響著我國傳統中醫學的發展。


秦國對醫學高度重視,政府設有宮廷醫療機構,有“太醫令”這一官職,專門負責管理秦醫。從醫緩、醫和的名稱來看,秦國當時已經出現了專職的醫生隊伍,醫緩、醫和便是秦國的宮廷醫生或政府在編的職業醫生。正是因為秦國統治集團對醫學的高度重視,所以出現了秦醫這一職業群體,也使各國的職業醫生在秦國湧現和雲集。而且,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時,秦國的醫生和醫書都沒有受到影響。


醫生這一職業的出現和繁榮與當時的戰爭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代,各國戰事頻繁,戰爭的傷亡使醫學治療和及時救護成為必不可少之事,這位秦醫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在秦穆公之前,秦醫尚且落後,但秦穆公之後,由於秦國的戰事漸多,秦醫便隨之後來居上,逐漸居於各國先進行列。到春秋末期,秦國已成為當時醫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許多名醫均出自這裡。《左傳》中記載晉景公、晉平公生病都是向秦國求醫。


防疫篇: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預防疫情和治病

當時的秦醫已經提出了預防醫學的思想。《雲夢秦簡 法律問答》記載:“諸侯國有來客,用火燻其車上的衡軛”。為什麼要用火燻呢?因為當時秦國雄霸關西,諸侯使者,絡繹不絕。來客的車馬轅軛上附有許多小蟲子,容易傳播疾病。因此,秦國對來客的轅軛以火燎燒,防止通過動物攜帶,將本不屬於本國的物種以及可能引發疾病的寄生蟲消滅在國境入口處,以達到滅蟲防疫之目的。嚴禁外來生物入侵的規定,至今仍然在實行,雖然形式有所變化,但實質和用意都是一樣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殺方法之一就是高溫消殺,當溫度達到56度30分鐘就可以有效消滅活病毒。兩千多年前,秦人用火燎燒也是這個原理,只是溫度高、時間短而已。關中民間至今流傳著春節期間,每家門前點燃一堆柴火,家人爭相跨越火堆的習俗。這個習俗中,也保留著古人高溫滅菌滅毒的科學經驗總結。


防疫篇: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預防疫情和治病

在預防病毒和疾病方面,兩千多年前的秦人也已經採用了隔離的方法。據《雲夢秦簡 法律問答》記載,兩千多年前秦人採用了隔離的方法,防止麻風病等疾病的傳播。如雲夢睡虎地秦簡中記載:“今甲癘,問甲何以論?當遷癘所處之;或曰當遷,遷所定殺。城旦、鬼薪癘,何論?當遷癘遷所。”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在秦人對傳染病患者採取隔離、溺水以及活埋等措施,文中“定殺”即是投入水中淹死的意思。此外律文對麻風病人犯罪並不是一概論之,而是分為兩種情況區別對待:對先患有麻風病後犯罪的人,採取溺水或活埋的方式;對那些已經定罪後患麻風病的罪犯,一般採取隔離。區別對待,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對生命的的尊重。秦簡中的“癘遷所”就是用來專門隔離麻風病患者的地方,客觀上為阻止麻風病的傳播和流行起到了積極作用,開創了我國乃至世界對於傳染病採取隔離措施的先河。


除了官方的醫生,秦國民間醫生也很有名,扁鵲及其弟子子陽、子豹等都是當時著名的民間醫生,民間還把扁鵲稱為“神醫”。古代的醫學沒有詳細分科,扁鵲到處行醫,為當時著名的全科醫生。在趙國,扁鵲聽說那裡尊重婦女,就當“帶下醫”(婦科);到周天子都城,當地尊敬老人,就當“耳目痺醫”(五官科);到秦國,因秦人疼愛小兒,就當“小兒醫”(兒科),隨俗為變。

秦醫的醫學理論是經過大量臨床醫學積累而形成的,是秦人醫學發展成熟的標誌。其中的醫學思想和理論如關於生理和病理的解釋、關於養生的原理等對後代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有些理論對今天的人們仍具有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