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做期貨交易已有些技術,但是帳戶資金就是會不斷減少,又不甘心空倉,怎樣改善?

葉中樓


有技術,賬戶資金減少,又不甘心空倉。可能你缺乏耐心。

其實很多人在市場中只要5年以上的交易者,多多少少都有技術,但是很多時候就是耐不住寂寞,什麼行情都想做,往往做進去就是虧。如果想賬戶資金增長,個人建議如下:

1.耐心等待關鍵點,等待市場發出信號果斷進場和出場。

2.盈利後保住利潤,怎麼保住,比如今天盈利10000,那麼交易時候,想交易,那麼小倉位,用利潤10%或者20%交易,博取大利潤,每次盈利後都要保住利潤,不能把利潤虧完。

3.倉位管理,比如第一次開倉10手止損,那麼第二減5手,在虧一直減,直到把本金賺回來,才恢復原來手數,而不是輸急眼,倉位越加越重,直到大虧,甚至爆倉。

4.只做自己看的懂的行情,管住手最最重要,實在管不住就很小倉位,虧了也不影響心情。

5.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每次計劃打算用多少資金去做,能承受多少虧損。等等

6.做好交易記錄,交易記錄裡,記得你是怎麼交易的,當時是什麼狀態,這個很關鍵,為了避免不在重複犯原來的錯誤。


世界黃金交易員


做期貨交易帳戶資金不斷減少,我個人認為在未真正悟透期貨交易真相之前,這種現象都很難改善的,中途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的考驗自己。期貨交易的盈利不能僅靠技術,況且自己怎樣去評估本身的技術是有效的呢?不甘心空倉,可能是對交易的時機並沒有明確下來。

首先我個人認為在期貨交易中要達到綜合盈利的程度,並不能僅靠技術,交易技術只是一個工具,它的使用需要交易思想的支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認知,包括對市場和交易的認知,它是我們對市場的認識,對盈利邏輯的認識,只有在實踐的同時建立起正確的認知和邏輯,才有可能找到完善交易工具的方向,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怎樣去做。我覺得這是使用技術工具的基礎,有了基礎才能更好的認識工具的優劣點,適應市場去建立進退趨避的交易規則。上面關於認知和邏輯的階段離不開平常實踐和思考和學習感悟,兩者是相輔助相成的,有一個沉澱的過程,它不是具體的招式,很難量化,但不可或缺。

其次如果覺得帳戶資金減得過快,可以嘗試降低交易倉位,降低交易頻率,減少交易品種和設置止損這些常規的做法,緩緩自己可能比較急躁的心,評估下自己的策略,有沒有篩選行情的規則,有沒有明確的進場規則,喜歡隨手開倉就要控制住自己隨手開倉的習慣,練習按規則操作,強逼自己沒信號就空倉耐心等待,看看在自己認為的技術上有沒有辦法對這些方面進行具體化定義。

以上這些說法也比較籠統,傾向於方向性的閒扯,因為這種情況應該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原因造成的,最終還是需要建立正確的認知和邏輯底下的體系化交易規則。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作為交流的意見。


CA紅葉


作為一個已經做了10年外匯交易的人,我告訴你,期貨交易可能是一條你最後會放棄的路。

我也曾經做了很多交易系統,做趨勢跟蹤,有自己的策略,模擬盤很棒,實盤就是不掙錢,但是也不虧太多,有幾年跟你的情況一樣,所以我很能理解你。

最終我終於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你一年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其實算下來一年收益也就那麼百分之幾,累的要死要活,或許剛開始,致富的夢想會讓你充滿鬥志,過幾年你會累的,人的精力到了30歲,你也慢慢扛不住了。

我建議你,不如研究股票,抓住好公司,長期持有,其實比做期貨,比作外匯,生活更充實,人生更豐富,也更容易掙錢。希望你好好思考。我的以前很多做商品期貨和外匯交易的朋友,99%的人最後都退出了期貨和外匯圈子。

我自己覺得,我現在的狀態比過去10年真的好太多了,踏實幸福,投資收益也不錯。



我不是不能建議你如何改善,我只是希望你選對方向。


當然,如果你還想繼續嘗試期貨,那我首先建議你多學習,多做模擬測試。畢竟真正能領悟的人生道理都是必須自己要親身經歷的,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你可以嘗試研究一下纏論的市場視角,去更好的把握一下節奏,當然,買賣點,資金控制,還是要結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統,技術分析只是一個視角。關鍵是戰術。此路漫漫,兄弟珍重。



投資不著急


在交易市場,自認為有技術的不少你一個,做交易的都是認為自己有技術,而且更多的是怎麼都不聽勸,更只相信自己是天下無敵,別人都是狗屎。

在外匯市場中更多的是這種自以為是的人,會一點點技術,就敢做資管,敢做保本,你那什麼保本,就拿你天天在群上發的1000美金的賬戶嗎?

拿著1000美金的賬戶,來做所謂的資管,去吸引大資金?我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人家說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這個1000美金的金鳳凰也太什麼了吧。

技術不可能保本百分百的賺錢,也沒有超過勝率高於50%的技術,只有不斷的忍得住寂寞,謹小慎微的去輕倉操作,沒有其他好的辦法。技術都會,在交易市場中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風險控制,不要使你的資金賬戶處於風險的境地。

輕倉=活著=盈利,重倉=死亡=爆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請關注,點贊,評論,謝謝


匯市飛翔


其實,題主有這樣想的想法,已經錯了

做期貨不是靠所謂的技術掙錢,但是需要技術。

能認識到這點,是一個過程

本人剛開始做交易,也迷上技術,學了很多指標啊,江恩,波浪之類的技術。

後面又學商品供需等基本面。

還學過政策面

總之每碗麵都嘗過了,做交易還是不穩定。

後來一些偶然的機遇,遇到了量化交易,走上的“正軌”

其實是後來才知道這叫搭建交易系統


再後來,看了海龜交易法則和斯坦利克羅的書,驗證了交易就是這樣做的。

所以建議儘早搭建自己的交易系統,然後慢慢磨合,那樣做交易就成了。



傻瓜做交易


一個交易者,如果每段行情或者時刻都害怕失去機會,必須導致頻繁交易買賣,帳戶盈利了,又不懂得選擇自己合適的週期平倉,變成過度持倉,結果盈利了又坐過山車變虧損止損。

你的這情況,個人覺得你沒有形成你的交易系統,第二點是貪婪行情的波動,看得懂看不懂都交易,害怕踏空機會,害怕空倉。第三點是還沒有從新對交易理念的認知,應該暫停交易,理清交易思路,再設定自己的交易規則,按交易規則去買賣。

一般到你這種階段,技術分析的知識差不多也學會了,就差從“術”向“道”過渡期這階段了。“道”即是理念、方法,要從新思考回故你的交易經歷,加油吧,這階段過了就比較穩定了。希望這回答幫到你。



佛靜默


期貨交易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簡單的所謂技術就可穩定盈利。事實上大部分人的虧損來源於頻繁交易,所以行內有句話叫“管住自己的手”。

期貨不同於賭博的主要前提就是你完全可以計劃你的交易,或者說交易你的計劃,沒有制定出完善的交易計劃前,不要隨意拍腦袋進場。

交易計劃包含了很多要素,進出場的條件,頭寸的管理,風控的管理等諸多要素。簡單說你在入市前要考慮好倉位,止損止盈的條件,並且能夠無條件執行到位。所以在這個層面看為什麼機構和團隊做的更成功,並且極少出現大虧損,就是因為執行力到位,並不見得什麼技術高明。

交易者最大的缺陷就是人性的弱點,人行的弱點在期貨市場總是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最簡單的克服人性弱點的辦法就是團隊分工合作,儘量把策略,下單,風控三者區分開來,隔離操作,各司其職,即可避免人性的弱點。

題主說有一些技術,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技術是什麼?任何的技術分析都是在假設的前提下才存在,一分鐘前是標準大金叉,一分鐘後可能是瞬間跌停。所以不管你用什麼指標神馬技術,重要的是先考慮設好止損,畢竟市場保命才是第一位的。

筆者自2001年進入期貨市場,不間斷的交易超過十幾年,如果總結一句話怎麼樣能做好期貨?我的回答是多多關注基本面,再去研究圖形。因為期貨市場所有大級別的行情都是體現了基本面預期的變化,期貨的波動就是圍繞著四個字“供求關係”。

另外希望題主能做到多看少動,儘量忽略掉次要的波動,才有可能看到抓到更大級別的行情和機會。


期貨多空閣


人的一生最少要有過幾次先成後敗的經歷也可以理解為膨脹期,最後才能夠真正讓自己蛻變成長走上成功之路。期貨市場也是一樣的,至少要經歷過幾次膨脹期才能發現你自身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最終在市場得到應有的回報。

很多人其實在幣圈曾經是賺過錢的或者說是盈利過的,為什麼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些人大多都是死在了文中所說的膨脹期,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是膨脹期呢?說白了就是靠運氣賺錢的時候,就是在你自身能力與賬戶收益不匹配的時間段,在你日夜專研交易第一次實現成功案例的同時,比如,你研究某中理論或者方法,並且使用它成功實現了不菲的收益,然後此時的你覺得自己終於大功告成吊打所有交易員及大佬了。對!就是這個時候,這個就叫做膨脹期,蛻變期,95%的人就是死在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該做的是放低姿態覆盤自己的交易反思自己的問題讓自己快速成長而不是一味的陶醉在盈利的喜悅迷失自我,否則結果很嚴重,結果就是常說的那句話,靠運氣賺的錢最後憑本事虧完。這個推翻自己改變自己的蛻變期很難度過,95%的人就是無法承受這個過程而失敗,好比老鷹40歲拔毛蛻變的過程,要麼死,要麼重生,顯然,大多人是不願放低姿態改變自己最後死在了這個過程。


黃金K線


你認為的技術應該只是分析技術,這個只是對你分析行情有幫助,真正決定你虧損與盈利的是你的操作策略,開平倉價格。在理論上真正讓你獲得穩定盈利的是你手指的操作,而不是你腦子裡的思維。所以期市穩定盈利交易系統的重點在於你要怎麼做而不是行情會怎麼樣,因為不管行情怎麼樣你都會賺錢。這是我個人對期貨交易的理解。個人投資者要建立驗證一個系統,絕不是短時間可以實現的。個人建議:分析跳空品種有助於你理解。


一一中右


多看少動,持倉時間越長你離成功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