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母親河”現如今已變成“地上河”?現在救還來得及

我國唐代詩人李白曾吟誦:“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地圖上看,黃河干流像一個巨大的“幾”字。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是一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自然河,流經區域廣大,孕育了繁榮富強的中華民族,因此,她也親切的被我們稱為“母親河”。

昔日“母親河”現如今已變成“地上河”?現在救還來得及

波瀾壯闊的黃河


那大家知道“保護母親河日”是哪一天嗎?其實就是今天,3月9日。

要說如何保護我們大家的“母親河”,那麼我就需要知道黃河現在存在什麼問題。

現在黃河所具有的最大問題是黃土高原植被破壞嚴重,導致了土質疏鬆,在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會攜帶大量的泥沙,更是有著“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黃河下游平原地區,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所攜帶的泥沙漸漸的沉積下來,這也使河床抬高,人們被迫加高堤壩,黃河慢慢變成了“地上河”。

昔日“母親河”現如今已變成“地上河”?現在救還來得及

黃河附近植被稀少

而要改進此情況,就需要人們在黃河中游處做植樹造林,打壩淤地,修築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

小生個人認為這個日子的意義並不只是單單的要保護黃河,更多的是讓人們注意的我們身邊的環境變化,並且保護環境,這和身為華夏民族的每一個人是分不開的。我們要有這種保護環境的意識,並且要以自身的感染力去打動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去關注環境,那麼保護環境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這樣做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然中的動植物,同樣也是為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而著想。所以,小生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多多植樹,少造垃圾,廢物循環利用。讓祖國的河更清,天更藍!

(小生寫的文章確實不咋地哈,主要是為了抒發一下小生所感,寫的不好的地方歡迎大家在頭條的評論區提提建議,多多吐槽。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