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脫貧?

作者 | 孫瑞希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脫貧?

01

還沒有“脫貧”的都市白領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脫貧?

我的一位來訪者,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本來公司延遲復工,3月2號上班,但是2月28號就收到了公司的降薪通知郵件。看到郵件,她有點懵,降薪幅度達40%。

不過她還算幸運,因為有一批非業務崗的同事,沒等到復工就被裁掉了。

她月薪8000元左右,愛人和她差不多,家裡每個月房貸3500元,車貸4200元。愛人單位現在還沒確定下來是否降薪。

現在去超市買次肉她都心疼,太貴了。

以前覺得自己好歹也是個都市白領,現在才發現,在意外面前,自己真的很窮,抗風險能力太弱。

她說這幾天愁得睡不著覺,萬一愛人單位也降薪,每個月還完房貸、車貸,兩個人可支配的收入就太少了。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上來。

無論你平時多麼瀟灑體面,當意外來臨時,你在金錢方面感到無能為力時,這就是一種貧困。

只是這種貧困被精緻的生活表象掩蓋,更具隱蔽性而已。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脫貧?

02

省錢的道理你都懂

為什麼還是省不下錢

疫情的肆虐,讓那些隱形貧困的人們備受衝擊。

前段時間我曾寫了一篇關於適度儲蓄的問答,有個網友看了後就問我:“我供著房子,供著車,每個月去了吃喝,根本就剩不下錢,我拿什麼儲蓄?”

一時沒有儲蓄不打緊,可是人生那麼長,如果你總以“開銷大,存不下錢”為由不儲蓄,那就麻煩了。人這輩子,總有那麼幾回走“窄門兒”的時候。

省錢的道理你都懂,為什麼還是省不下錢?

比爾蓋茨曾說過: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有位男性來訪者,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看到身邊不少同事都開車上班,也想買一輛。理由是,開車上班更體面。

一部普通轎車,首付倒也不難湊,但之後的車貸對於本就沒有家裡幫襯的他來說,就是個坑。每年的油錢、保養、維修、保險,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財力損耗。他不得不算計著開支,甚至連學習培訓的錢都得省。

這個世界誘惑很多,你想要的所有快樂,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存不下錢,未必是掙得少,多半是慾望太多。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脫貧?

03

如何應對不確定的世界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疫情之下,你不得不承認:成年人的安全感,是錢給的。如非傳承,人獲得財富,第一步往往是開源節流。如何開源節流呢?這裡,我有兩點建議。

1、衍生技能的挖掘

關於衍生技能,我對它的解釋是:從原有技能中演變而產生的新技能。對於大部分普通上班族而言,“開源”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開闢副業。

很多人在這裡犯了難:一是主業習得的技能不適合開闢副業,二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足以參與副業的市場競爭。這就涉及到對衍生技能的挖掘。

以HR為例。我的一些HR朋友們,有人的副業是跟平臺合作,給客戶做面試輔導或簡歷修改;有人做一對一職業生涯諮詢;有人做高校的就業輔導;還有人成為機構的簽約作者……

他們在副業中應用的技能並非一個全新的技能,而是從主業中衍生出來的。比如,做機構簽約作者的那個朋友,他的發文領域是職場領域。

所以,關於“開源”,它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你可以盤點一下在主業中應用到技能,它們有哪些可以與一些新的技能元素結合,讓你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2、警惕“拿鐵因子”

拿鐵因子是指生活中的小錢。這個詞是美國金融顧問大衛 · 巴赫最先提出的。他觀察了一對夫妻的日常生活,發現他們每天早上都會喝一杯拿鐵咖啡。

看起來是很小的花費,但累計了30年,總花銷居然高達70萬元。如果省下這筆錢,他們甚至能重新翻修一下房子外加買輛車。

實際上,人們總說賺得少,省不下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有一個來訪者,每天中午要吃一份水果撈,按一份30塊錢計算的話,一個月也要900塊,而她的工資扣完保險,到手還不到4000塊。

你看,那些你不曾留意的小錢,在不經意間,掏空了你的錢袋子。

這個世界充滿了誘惑,不要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問問自己有沒有更低成本的替代方案。量入為出才能積累財富。

經年累月是一種可怕的力量。

好鋼用在刀刃上,培養起開源節流的好習慣,才能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抗住風險,收穫完全不同的結果。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雲計劃外部評審團成員。17年職場歷練,以溫和、真誠、接納的狀態為廣大來訪者解決職業困惑,提升職場適應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