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剛發聲說話,大人怎麼應對,是也跟著哇啦,還是說清楚的話?

Pv3BJ


寶寶剛開始發音說話,媽媽不用太糾結到底是跟他好好講清楚明白的詞,還是跟著亂講一氣,因為你無論怎麼講,他們都有自己的體會,比如你好好的用標準的發音講“媽媽”,他也會認真的聽,你跟著呀呀講話,他也會認為你聽懂他的講話,在跟他回應,陪他玩。畢竟“嬰語”才是他們這個時期的語言,其中的意思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通常來說,寶寶6個月就開始進入語言發展了,他們開始學習簡單的詞,比如疊聲詞,例如“爸爸”“媽媽”“果果”等詞彙,但是他們對這些詞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也僅僅是鸚鵡學舌而已,不過隨著寶寶大腦發育的越來越強大,他們會懂的越來越多,因為在往後的兩年時間裡,他們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詞彙,並對這些詞做出理解,這就是母語的強大之處,我們身在這樣的環境,處於這樣的薰陶之中,學會了,就是一輩子忘不掉的語言。

那麼,媽媽應該怎麼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呢?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陪寶寶做兒歌遊戲。

媽媽帶寶寶的過程中可以一邊跟寶寶玩耍,一邊唱出有韻律的兒歌,讓寶寶在遊戲中感覺到上,下,左右等詞彙,即便是嬰兒,也可以採取這樣的辦法,比如你說飛上去了,就把寶寶舉起來,說“落下來了”,就把寶寶往下放,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給寶寶實實在在的體驗,刺激寶寶們對詞彙的理解。

配合卡片學習

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比如讓寶寶知道什麼是胡蘿蔔,什麼是雞蛋,什麼是藍色,什麼是紅色,如果能配合卡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天的不斷複習鞏固中,寶寶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很多你以為他們可能不知道的東西,比如我女兒,我買的卡片,有的僅僅教過一兩次,我拿出來問,那個是河馬,她居然能準確的指出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媽媽要堅持給寶寶講故事

繪本故事,童話故事,都有很多美妙的語言,媽媽每天給寶寶讀一片故事,時間長了就能看到效果了,這對寶寶以後寫作業有想象不到的好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