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創板要對投資者設定50萬金融資產的門檻?

南寧周立齊


科創板要對投資者設定50萬金融資產的門檻,是從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角度出發的。設置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主要是基於“專業度”和“風險承受力”的考慮。適當的“專業度”和“風險承受力”首先可應對不確定性。科創企業商業模式較新、技術迭代較快、業績波動可能較大、經營風險較高,且科創板允許尚未盈利的企業上市,上述因素都意味著科創企業投資不確定性較大。

其次,可優化決策和判斷能力。科創板實行註冊制試點,企業優劣由市場判斷,需要投資者具備相應的投資經驗、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與此同時,市場總體專業度和風險承受力提高,有利於改革創新措施大膽試驗,提高改革效率,為完善資本市場發行交易等基礎性制度積累經驗。


50萬元“門檻”的設置,既是科創板風險防控的必要舉措,同時也能給科創板流動性提供應有的保障,基本能夠兼顧市場流動性和市場平穩運行之間的平衡。

其實,人認為主要有幾個意思:一個是試點、一個是保護中小投資者,還有一個就是要逐步培養機構投資者市場。

試點就是註冊制,新的制度,跟國際接軌,對現有市場制度的改革試點;

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波動會比較大,不確定性高,中小投資者先觀望一下;

機構市場,就是多讓機構參與,跟國際市場趨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