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過人的哄孩子妙招嗎?

麥兜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帶孩子真是一門大學問。孩子生氣發脾氣,我們要哄孩子,也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的。

哄孩子不要吼或打罵

很多父母沒有耐心哄孩子,孩子生氣發脾氣時,經常吼或者打罵孩子。這不僅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還給孩子們做了一個最壞的榜樣。帶孩子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解決問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就強調我們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擁抱他,接受他的情緒

我二寶很少發脾氣或者哭的,上次真把他惹急了,自己去了房間還上了鎖。我忙完手上的事,去敲門找他。開門後他還在哭著,也不理我。我擁抱他一下,認真給他道歉,告訴他:剛才我和哥哥沒有照顧你的感覺,你心理很傷心難過。說完這句話後,二寶基本沒有哭了。我又鄭重給他道歉,保證以後不會欺負他,好好愛他,我心裡最愛他了。而後二寶就不生氣了。擁抱孩子,接受他的情緒,向他道歉,我試過很多次,這招都很好用。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上次我二寶的同學聚會,爬完山吃完午飯後,孩子還想看電影。因為我們沒有提前準備,計劃結束聚會,孩子們就有情緒了。小南鬧的最兇,後來她媽媽向他解釋,如果想看電影要下次提前約訂好票,今天不能去,媽媽請你喝一支牛奶可以嗎?孩子說要喝那種牛奶,最後問題就完美解決了。哄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是個不錯的方法。有時候去超市,孩子吵著要買很貴的玩具,我經常以零食或者水果誘惑他,每次都成功轉移他的壞情緒。

冷處理

帶孩子,要學會分辨孩子生氣的原因。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一生氣所就要去哄的。也有教育類的書說,孩子無理取鬧的哭,可以適當冷處理。比如天氣很冷,孩子非要吃冰棍。明明在生病,還要吃零食等。在孩子遇到原則性錯誤的時候,一定不要去哄,冷處理到是個好辦法,前提是不要冷太久。等孩子冷靜一下,情緒穩定之後,還是要擁抱,認真和孩子溝通。

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昨天帶孩子去超市,他很喜歡吃香蕉,吵著要買,我很痛快的答應了,並讓他自己去選擇。今天帶他去書店,他看中了一款樂高玩具,說一定會認真拼完,這樣就可以不玩手機了。我也同意了。我有時在看書,他吵著很孤單,非要吵著我陪他玩象棋,我就放下書認真陪他玩。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這應該是哄孩子最好辦法,但一定要切記,是合理要求。

父母錦囊

有沒有什麼辦法,我們說的話孩子都會聽,孩子有問題也會認真和我們溝通,我們和孩子能一直愉快的相處呢?

方法一:親子閱讀。親子閱讀,不僅能增強親子感情,書中的故事和道理還能更好的影響教育孩子。孩子知道明事理,會分辨是非,遇事就不會無理取鬧,會好好溝通解決問題。

方法二:父母需要學習。教育孩子,再用以前的老辦法是肯定行不通的,父母需要多關注自身的成長和學習,多學習育兒知識,親子課,兒童心理學等,這樣遇到孩子的問題,就會更好更智慧的處理。推薦教育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哄孩子就是一個“歷久彌新”,“久談不衰”的話題。

不管是新手媽媽還是帶過幾個孩子的媽媽,都在帶孩子的路上跌跌撞撞,摸索前行。

現在我就我哄孩子的幾個經驗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願大家在哄孩子這條路上少走彎路。

1、養成良好的入睡習慣。

在這件事我走了不少彎路,懷老大的時候我正在準備職稱考試,所以每晚睡覺都在十二點以後了,所以後來老大都到晚上十一二點了還玩意十足,但對於這點我一直歸咎於我懷孕的時候睡得晚,這種情況延續到我家老二出生後,老大情況嚴重到每晚二三點睡覺,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跑了很多次醫院,諮詢了很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都說孩子的身體機能一切正常,要想孩子晚上睡得好就要讓白天少睡點或者不睡(我家孩子晚上兩三點睡覺睡到第二天中午一兩點,然後下午五六點睡到七八點。)後來在我的干預下,孩子睡覺慢慢恢復了正常。

每天晚上讓孩子早點睡,早上早點起,慢慢的孩子的作息就恢復正常了。

2、要及時發現孩子瞌睡的徵兆。

每個孩子睡前都會有哭鬧、揉眼睛,突然安靜等前兆,父母一定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並及時哄睡。孩子和大人一樣,一旦睡意被破壞短時間內可能就不想入睡了,所以我們要及時發現,並利用孩子的睡意讓孩子入睡。

3、晚上家裡儘可能保持安靜。

其實睡覺真的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對於孩子更是如此。每晚哄好孩子後,家中儘可能不要有高分貝的聲音發出,讓孩子進入深度睡眠,這樣才不至於在哄孩子這件事情上功虧一簣。

哄孩子入睡是一件不斷前行不斷摸索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噎廢食。我們要不斷總結,不斷學習,不斷前行。

願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哄睡,願每位媽媽都能遇到一位天使寶寶。


藍荷講故事


我家女寶還有8天6個月,一直母乳餵養,要用什麼妙招哄娃,告訴你,我只有兩土招,一抱二奶,你理解到了嗎?


01


一抱


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常用的招數吧。孩子不睡覺,孩子不舒服,孩子耍耍小脾氣,只要抱一抱,立刻安靜不少,而且,抱她的人,還要是她要找的人。


我家女寶平時不愛哭,幾乎一聲沒有。就一次,她爸從工作地回到家,一個月沒見著爸爸,寶寶認生了,那委屈的小樣,還擠出幾滴眼淚來。


但畢竟是親生的,過了晚飯時間,她爸爸抱著,哄著,就好多了。


還有就是寶寶困的時候,你會明顯的感覺到她很煩燥,趴在坑上也不好好玩了,不是大聲喊,就是用手敲坑板。還有,記得寶寶不會爬的時候,只能在床上躺著,時間稍微長點,就不願意了,在那手蹬腳刨的,配有一聲一聲有節奏的喊叫,這是在招呼人來抱起來,四處溜溜呢。


這個時候,來個人,一般是奶奶或我這個媽媽,把她抱起來,還要四處走動,她就會安靜了,然後小眼睛四處看,沒完沒了的看,還會聽你說這說那,時不時的,還會笑一笑給你看。你說幸福不。


抱的力量就是這麼神奇。


02


奶的力量


這裡的奶,一指餵奶的行為,二指母乳。


我家女寶一直是母乳餵養,每天睡覺前,不管是大覺還是小憩,必須抱著,必須奶睡,然後抱著進入深睡眠。


你要問了,寶寶睡著了放下不就好了嗎?我也想啊,但只要你一放下,她的眼睛立刻馬上就會睜開,直勾勾的看著你,好像在說:你為什麼不抱著我睡,為什麼要放下我。


可是在懷裡的時候,看著她真真的睡著了啊,為什麼一放下,感覺就像床上有刺一樣呢?剛當媽媽的幾三個月,真是磨人啊。現在當媽媽快6個月了,好歹習慣了她的節奏。


可能還有更好的辦法,但我家娃現在是沒養成了,我這個當媽的也沒學到,因為平時她也不作也不鬧也不哭,就睡覺這一樣,你說我能不滿足她嗎?可能不對,但我現在真心願意這麼抱著她,給她十足的依賴和安全感。因為當她會走的時候,她可能就不願意讓你抱著了。


謝謝[關注]@楊楊爸親子驛站,說說育兒、孕產故事。原創碼字,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楊楊爸親子驛站


1、安撫寶寶要趁早

有時候我們等到寶寶大哭不止的時候,才去哄他,豈料卻效果甚微。如果寶寶剛有要哭的苗頭時,趁早去哄寶寶,效果會更好,把寶寶的情緒控制在“萌芽”狀態,這樣還省時、省力,避免後知後覺,讓寶寶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2、安撫時要微笑

父母在哄寶寶時要先穩定自己的心情,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不止,就心煩意亂,這樣會把情緒傳染給寶寶。如果你用柔和、溫情、微笑的話去哄寶寶的話,寶寶也會受到心理上的安撫,這是很多父母經典、管用的哄孩子技巧。

3、搖晃要輕輕的

有寶媽反映,放在床上的寶寶會大哭不止。抱起寶寶走來走去會讓寶寶安靜下來,情緒能穩定一會,嬰幼兒可以選擇短時間內豎抱,等他不哭了,改成橫抱。家裡購置搖籃、鞦韆的父母,可以把寶寶放在上面輕輕搖晃,也可以推著嬰兒車帶孩子去逛街,或乘公共汽車、地鐵去逛一圈,寶寶是非常樂意和渴望接觸外界新奇事物的。

4、按摩要輕柔

多數寶寶是比較喜歡按摩的。你輕撫他的肚子或背部,再用語言去哄他,寶寶會感覺還蠻舒服的,也會回應你微笑。也可以輕輕抓起寶寶的雙手,做伸展運動,先把雙手放在寶寶的雙耳兩側,第二步讓手臂朝身體兩側水平伸展,第三個動作把寶寶雙手放在寶寶的肚子上,每到一個地方輕搖幾下,有時候寶寶會被逗的“咯咯”大笑。如果寶寶肚子疼痛脹氣,這些問題是腸絞痛的一些常見症狀,上面的方法對安撫寶寶就會派上用場。


阿飯達


就是和他一起玩,一起瘋,一起樂,做個孩子王。



易小滿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很深的影響,他們的教育方式的使用體現了父母的情商,也影響著孩子的情商。情商,又稱為情緒智力,它是指人在情感、情緒、挫折、意志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品質,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和智力有關,有情商也有很大的關係。情商的高低,和兒童時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所以,培養孩子的情商要從小抓起。

父母的情商教育是孩子情緒智力發展的關鍵。在哄孩子的時候,是進行情商教育的最好時期,既可以達到哄孩子的效果,又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

當孩子不小心受傷了,痛得哇哇大哭,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忘記傷痛,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試圖用其他有趣的事物引起孩子的注意。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孩子暫時忘記傷口的疼痛,但卻不利於孩子的情商發育。此種做法沒有給孩子面對負面情緒的機會,父母只是靠外界的力量把孩子從負面情緒中拉出來,不利於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1、認識情緒

孩子在哇哇大哭,表示他很難過。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讓他記住現在的感受,明白難過是情緒中的一種,不必大驚小怪。

2、引出情緒的原因

父母可以通過感同身受,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自己的,能夠感受自己的難過。這時,小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一樣的。父母就可藉此引出難過的原因,因為受傷了才會痛,讓孩子知道難過的原因。

3、安撫孩子的情緒

等到孩子明白難過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媽媽可以輕聲安撫孩子的情緒,告訴他:“媽媽幫你吹一吹,有沒有覺得不那麼痛了呢?”媽媽可以在安撫的同時,採取保護措施,在孩子的傷口上消毒、緩緩貼上創口貼。

4、反思與避免

等到處理好傷口之後,孩子的情緒也漸漸平緩,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反思受傷的過程,想想怎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傷,讓自己難過。這是提高情商最好的時機,孩子可能會說“下次走路要注意看路,不能馬虎。”

通過這四個步驟,既可以緩和孩子的情緒,又可以讓他吸取教訓。很多父母雖然知道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但卻不知從哪裡下手。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這四個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情商!





小雨與嬪妃


例如,孩子要玩搖搖車(其他玩具),耍賴皮不肯走。這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了。

客戶也經常是的,經常會有人糾結於某個小細節不放。

對孩子說“前面是不是有小狗狗?一起找找去!”,讓他知道,放棄搖搖車,可能有更好玩更有趣的東西等著他。而且不能騙他,等你忙完了,還是得帶他去看一眼狗狗,證明你沒說慌。如果孩子猶豫糾結,你就使勁描述狗狗可愛。而且要趁早說,趕在孩子發脾氣,撒潑之前說。語氣要激動人心,像是你搶微信群紅包似的打了雞血。

客戶也是的,糾結於你的價格貴,你就別給她解釋什麼成本呀稅收啊生意不好做啊。。。給她說售後。買個便宜的東西,售後再花大價錢,還是買個售後好,後面省事兒,以後用著方便的?而且要輕蔑譏諷的描述差的售後有多麼可怕搞笑不可理喻,好的售後是什麼樣子。。。而且要儘早說,既然知道自己產品貴,就趕在客戶第一次質疑價格時就轉移注意力。

例如,面對員工,一定要遵守“人前表揚,私下批評”的原則。要強調你是個好員工,只是這一件事情做的不夠好,有改進提升的方式。沒有哪個“好員工”會允許自己因為一兩個小細節做的不好,影響到自己整體形象的。也可以理解為,“愛惜自己的羽毛”。即使是員工惹怒了客戶,也應該我來承擔“緩衝”,平息客戶怒火,然後再幫助員工尋找到長期的可執行的方式來避免再次惹怒客戶。

對待孩子也是的。因為我成天在外人面前說我兒子懂事什麼的,兒子早已經把自己定義為“懂禮貌,體貼,愛讀書,會說話,獨立能力強”這些標籤。例如昨天玩沙子,他把小朋友的沙堆踩倒了,導致小朋友哭泣。我只要說一句“毛豆,你的手手最能幹了,你也試試能不能做個沙堆呀?”兒子就想秀一下他的“獨立能力強”,兩三秒鐘就自己做了個沙堆。我又表揚兒子沙堆漂亮,一起送給小姐姐吧!兒子(結結巴巴的)說“我的沙堆送給你好不好!”我再說“某某書裡面,小熊愛,說別哭了別哭了,你還記得嗎?那你也給姐姐說一遍吧”兒子就學習繪本里面的動作安慰那個小朋友。

我如果按照常規家長的處理方式,當眾批評兒子,說他不懂禮貌,欺負小朋友,毀壞人家沙堆之類的,結局就是那個小朋友哭,我兒子也哭,兩個家長各自發脾氣訓自己孩子。。。或者是我覥著臉給人家道歉,人家長一邊手忙腳亂的哄自己孩子,壓抑著一肚子脾氣,還得皮笑肉不笑的回應我“沒事沒事,是我家姑娘矯情愛哭”。。。這真的有什麼意義嗎?

而且,我孩子走路不看路,一進入沙灘就開始瞎跑,導致了踩壞沙堆。和孩子的“不禮貌,欺負,破壞性”,並沒有關係。不值得當眾批評孩子的。

先解決主要矛盾,讓小朋友不哭鬧。

等大家都緩和了,給我孩子說“我們牽著手走路吧!別把媽媽弄丟了!”,這就是避免下次再踩壞別的沙堆了。而且是簡單,可執行,可長期使用的。

而不是教育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別欺負人,走路要看路,慢一點走,別踩沙堆”這些難以實際操作的東西。


趙小呆的生活vlog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超級奶爸。

你有什麼過人的哄孩子妙招?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想一下。為什麼孩子需要哄?一定是孩子的某一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他此刻的需要是什麼?這就需要我們為人父母的覺察和接納。

哄孩子的第1步:接納孩子的情緒

前幾天,我們家孩子她媽媽要回老家一趟,我們家孩子哭著鬧著,說要跟媽媽回老家。

我說:“寶寶你現在感覺很難過是嗎?”

孩子說:“是的。”(繼續哭)

第二步:說出孩子的願望。(即使有的願望是天馬行空的)

我說:“你很難過,是因為想和媽媽一起回老家是嗎?”

孩子:“是的。我就要跟媽媽回去!”

我說:“嗯,要是能和媽媽一起回去就好了,只是我們接下的兩天,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興趣班要結業。”

孩子:“嗯,我就要和媽媽一起回去。”(語氣柔和了很多)

我說:“爸爸需要你一個擁抱,如果你和媽媽回去了,我也會想你的!”

孩子,給了我一個擁抱。

有了前面兩步的基礎,接下來就是核心技術第三步:用遊戲轉移注意力。

我說:“你現在感覺有點難過,我們做點什麼能讓你感覺好起來?”

孩子說:“我們來玩遊戲吧!”

我說:“謝謝你在難過的時候,你也能想到玩遊戲的辦法讓你感覺好起來。”

於是遊戲開始了,當幾個遊戲玩下來。孩子也沒有玩吵著和媽媽要回老家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93000d3b01327eaa1e\

於爸的育兒經


孩子需要的不是哄,我們父母給到孩子的不僅是物質,更重要是陪伴、善良和能屹立社會的技能。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既要和善也要堅定,不能驕縱更不能嚴厲。要學會引導小孩,鼓勵其獨立處事,判別是非,擁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所謂過人的妙招就是鼓勵非獎勵,支持非放縱,同情非認同,換位思考,咋們做父母將來會有更好的回報[耶][耶][耶][耶]



梁粑育兒有辦法


轉自網絡: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很深的影響,他們的教育方式的使用體現了父母的情商,也影響著孩子的情商。情商,又稱為情緒智力,它是指人在情感、情緒、挫折、意志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品質,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和智力有關,有情商也有很大的關係。情商的高低,和兒童時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所以,培養孩子的情商要從小抓起。

父母的情商教育是孩子情緒智力發展的關鍵。在哄孩子的時候,是進行情商教育的最好時期,既可以達到哄孩子的效果,又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

當孩子不小心受傷了,痛得哇哇大哭,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忘記傷痛,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試圖用其他有趣的事物引起孩子的注意。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孩子暫時忘記傷口的疼痛,但卻不利於孩子的情商發育。此種做法沒有給孩子面對負面情緒的機會,父母只是靠外界的力量把孩子從負面情緒中拉出來,不利於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1、認識情緒

孩子在哇哇大哭,表示他很難過。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讓他記住現在的感受,明白難過是情緒中的一種,不必大驚小怪。

2、引出情緒的原因

父母可以通過感同身受,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自己的,能夠感受自己的難過。這時,小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一樣的。父母就可藉此引出難過的原因,因為受傷了才會痛,讓孩子知道難過的原因。

3、安撫孩子的情緒

等到孩子明白難過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媽媽可以輕聲安撫孩子的情緒,告訴他:“媽媽幫你吹一吹,有沒有覺得不那麼痛了呢?”媽媽可以在安撫的同時,採取保護措施,在孩子的傷口上消毒、緩緩貼上創口貼。

4、反思與避免

等到處理好傷口之後,孩子的情緒也漸漸平緩,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反思受傷的過程,想想怎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傷,讓自己難過。這是提高情商最好的時機,孩子可能會說“下次走路要注意看路,不能馬虎。”

通過這四個步驟,既可以緩和孩子的情緒,又可以讓他吸取教訓。很多父母雖然知道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但卻不知從哪裡下手。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這四個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情商!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