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在實踐中,通過覆盤積累智慧

10 年前,我在一家互聯網企業做實習生,從事用戶體驗方面的工作。當時我在公司裡的導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學博士,他教給我印象最深的東西有兩件:一件是每住到一個賓館,首先要看門背後的樓層結構圖,記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麼地方;另一件是每做完一件工作,腦子裡回想一下,做一個回顧總結,也就是“覆盤”,久而久之,就能學到很多東西。

這兩個建議讓我非常受用,前者提醒我要前瞻,後者提醒我要回視。後來我發現,牛人總是在前瞻性思維和總結性思維上都非常出色。

他們既能提前設想未來事件中可能出現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從已經發生的行動中加以反思,因此他們總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行動先於思考的價值

天才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回憶錄《時間之線》中說,他沒學過什麼戲劇理論,哪怕年輕時拜訪前輩大師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聽其講離間理論也是興味索然。那他有關戲劇的獨特才能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是經驗。布萊希特對自己親歷的事情感受非常敏銳,並能從這些經歷中獲得非常深刻的啟示。

他回想自己5 歲時經歷的一場手術,在做術前麻醉時的感受是:“這是我第一次經歷幻滅感,也從此明白了要趕走它有多難。”他在回憶自己參加軍訓、不得不完成一個艱難的任務時總結道:“它們象徵了我畢生要解決的關鍵衝突——什麼時候該嚴守信條,又在什麼時候看透並甩掉它。”他寫自己童年時在一家書店,第一次觀賞一場紙板做成的兒童劇,發現“這個(戲劇的)世界比我瞭解的外部世界要真實可信得多”。

而在一次通信設備展上,他第一次看“電視”的經歷則令他思考:“幻覺能以多快的速度掌控我們,實際的存在會多麼輕易地被消解,人們又會多麼輕易地迷失在虛擬世界中。”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這種從個人經驗中飛昇出來、超越此時此地的思考,促使他成為一名不斷探索和創新的大師。在電影《蠅王》的拍攝經歷中,他驚訝地發現,他自己拍攝的、按照計劃精心構思過的鏡頭對他的吸引力,竟然不如他的助手持另一臺攝像機自由抓拍的鏡頭;但同時他也敏銳地察覺到,如果沒有前期的精心設計和素材預演,那些抓拍的鏡頭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這讓他在行動中反思,如何在“干預性的拍攝行為與擺脫控制的自由視角之間建立平衡”。這種思考影響了他的下一部作品。

在幾年後拍攝《馬拉/ 薩德》時,布魯克有意地使用了這個原則,並在15 天內就完成了它。如果換作其他人,很可能只是把這些行動和經歷當作一閃而過的回憶,而布魯克則是以此作為智慧的來源。在從小到大的學校教育中,我們被告知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書本,前人已經幫我們探索出了大多數的知識,我們只要認真讀書,理解吸收就可以了。於是不少人養成了一種僵化的照搬書本和理論知識的思維模式,我們會認為,實踐中遇到的知識可以從理論中推導出來,從理論到實踐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實際上並非這樣。

在羅伯特·波西格(Robert Pirsig)的《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一書中,波西格的朋友約翰·沙蘭格是一個對修理摩托車一竅不通、只會機械照搬手冊的傢伙,下面是他們在修理摩托車時的一次對話——(沙蘭格)“它沒有理由發動不起來。這是一臺全新的摩托,而且我也完全照手冊上說的去做。你看,我照他們說的把阻風門拉到底。”

(波西格)“阻風門拉到底?”

(沙蘭格)“手冊上是這麼說的。”

(波西格)“那是發動機冷的時候才這麼做的。”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從上面的對話中可以看到,沙蘭格機械地照搬維修手冊上的說法,卻不知道分析實際的情境來做出反應,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照本宣科式思維。不僅如此,波西格還發現,即便那些手冊的編寫者,那些所謂的專家,也並沒有實際修理摩托車的經驗,他們也不過是從摩托車的組成結構出發,想當然地提出修理建議,可謂紙上談兵,以至於他們編寫的手冊並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



從理論出發不一定能指導實踐,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反思積累的知識才能指導實踐。“行動科學”對這個論點有比較深入的闡述。組織行為學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在《行動科學》一書中說,科學理論誕生於“維持其他變量恆定”的理想情境,而實際的問題則處於一個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依存又互相沖突的“複雜場域”中,並且具有某種獨特性。事實上,當人在解決現實問題時,更依賴於隱性的知識和隱性的推理。行動科學的另一位研究者唐納德·舍恩認為,“三思而後行”並不一定正確,很多時候甚至可以是“行動先於思考”的,因為“人們的機智行動是高度技巧及複雜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絕大多數又都是隱性的”,因此在行動之後反思,可能會反過來發展我們的認識。

在日本知識管理專家野中鬱次郎看來,我們行動中蘊含的知識屬於不易用語言表達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比如一個拉麵師傅怎樣才能拉出很細的麵條,這些技巧蘊含在他的動作中,但要他說出來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而書本中的知識屬於可用語言清晰表達的顯性知識。他還認為,知識創造的過程,其實是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相互轉化的過程。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類似於知識的內化,即通過實際的練習來掌握書中的知識,而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則是知識的顯化。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對行動進行細緻的反思,把那些原本並非用語言承載的知識,用語言歸納和總結出來。而這些知識一旦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容易被重複使用和遷移到其他應用場景中。

可以用球員和教練的關係來說明這個問題。球員打比賽,很多動作是直覺反應,這種直覺反應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包含了非常多的難以言說的內隱知識。有些球員退役後變成教練,這時他發現必須把他的內隱知識外顯化出來,訴諸語言,才能傳遞給手下的球員。同樣是球員出身的教練,有些人更擅長這種轉化,有些人不太擅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是否勝任教練這個崗位。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打球是這樣,從事其他領域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個學生或者一位普通的職員,就像一個球員一樣,我們雖然知道很多東西,也接受過一些訓練,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以一種模糊的、混亂的、碎片化的面目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的。如果總是以單種角色來學習,我們的進步會很慢。

能不能讓自己升格為教練呢?由你來教別人,在這過程中,你就不得不把很多內隱的知識外顯化,因為你得把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嘛,這樣,你原本腦中模糊、混亂的東西也自然會變得更加清晰和有序。

具體怎麼做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找一個學習搭檔或者參加一個學習小組,採用結伴學習的方式,有時候你是老師,別人是學生; 有時候你是學生,別人是老師,每個人都有做教練和球員的機會,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便可能更有效地互相轉化了。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我們應該如何去反思?

我們置身在這個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個個表象。如果要透過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觀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經由歸納抽象出來的經驗、假設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實與繁密的細節性信息。那麼反思和行動,就成了在這三者之間折返的橋樑;反思和行動越多,我們就越能從表象過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實。就像圖所顯示的: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在做完一件事後,我們應該怎麼反思呢?我覺得至少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來進行:

◆◆信息

在做這件事時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關鍵的?

這些信息是從哪些渠道中得來的?哪些渠道被證明是很有價值的?

我可能遺漏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怎麼得到?

◆◆預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對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形成了正確的預期?

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預期?是什麼造成了預期和事實之間的偏差?

我的預期是否促進或者阻礙了事情的進程?今後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結果

怎樣描述這件事的結果?怎樣評價這件事的結果?

在描述和評價這件事的結果時我用了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是否需要改進?

結果需要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進度

事件的進度合適嗎,是太快了還是太慢了?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當進度出現問題時使用了哪些手段進行干預?效果如何?為什麼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工具

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礙作用?

如何改進現有的工具使其發揮更好的功效?

◆◆情緒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樣的?是否出現過情緒失控的情況?是什麼引發的?

我是否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這期間使用了什麼方法?是否需要改進?

◆◆阻礙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礙?其中最重大的阻礙是什麼?

我是如何應對這些阻礙的?取得了什麼效果?

這些阻礙中哪些會長期存在?我需要通過什麼持續的努力來減少這些阻礙?

◆◆優勢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發揮了什麼樣的優勢?是否有什麼優勢還沒有利用和發揮的?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主要收穫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類事情的其他人學習什麼?他們有哪些優勢是我不具備的?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遺憾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遺憾有哪些?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遺憾?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點?其中哪些缺點是必須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關於這件事,別人對我有什麼批評和評價?他們的批評有哪些可取之處?

◆◆意義

這件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對我的短期生活和長期生活分別有什麼影響?

這件事對周圍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和對地球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我發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及時反思,梳理反應鏈與意外現象

除了上面的這些問題示範之外,在行動中反思,最好還要注意三個關鍵點: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離“一鳴驚人”差的只有這一步,覆盤累積智慧


◆◆保證及時性

反思一定要及時。“及時”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後幾分鐘內就開始反思,因為這個時候你的記憶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關的細節,你記憶中的遺忘和扭曲是最少的,於是你的反思就會忠實於事情的原貌。

而這種反思並不需要什麼“正式”的程序,低下頭想一想就可以了,哪怕這個過程只有半分鐘,也比你不反思要好很多。當然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結論寫在紙上,以便查閱。

◆◆梳理“反應鏈”

閱讀一本書時,我們能看出這本書的脈絡是什麼樣的,那麼反思一件現實發生的事情時,我們也應看到這件事它是如何開始、如何發展、如何轉折、如何結束的,它背後的動因、阻力以及關鍵節點是什麼,這些相關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聯起一條完整的“反應鏈”的。梳理“反應鏈”有助於我們理解事件及其背後的運行機制,在今後的同類事件中,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發展的進程。

◆◆關注意外現象

在行動中,免不了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或者現象。有時候這些結果超出了我們的期望,有時候讓我們大失所望,有時候把我們驚得目瞪口呆。意外結果也許並非本身有多特別,而是在於它落在我們原有的認知之外。因此關注意外事件就是打開我們認知侷限性的方法。從青黴素的發現到便利貼的發明,都源於行動者對意外結果的額外關注。但由於普遍存在的“證實偏見”,人們更喜歡符合期望的結果,而把意外的效應置之不理,或者簡單地歸結為隨機性。因此,在反思時,我們應刻意保持對意外現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維惰性,通過理解意外來拓展認知和行動的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