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闢謠】所在的區域被認定為低風險,出門不用戴口罩?這些是謠言,別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干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謠言1:所在的區域被認定為低風險,出門就不需要戴口罩

近日,一則內容為“所在的區域被確定為低風險,出門就不需要戴口罩了”的消息在網絡傳播。

真相來了


此消息不實。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根據各地疫情水平,各省以縣域為單元將各個地區劃分為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三個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實施新冠肺炎疫情精準防控。低風險區域不等於沒有風險,平時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建議各地的公眾根據所在地防控要求來配合開展個人防護。


對個人來講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通風清潔,注意咳嗽禮儀,減少人員聚集,復工復產後注意與同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分散就餐等等,這些都會有效地降低感染風險。

謠言2:熔噴布燃燒無煙無焦,據此可以區分口罩真假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熔噴布燃燒無煙無焦,其他有的夾餐巾的假口罩燒起來有煙有焦,據此可以區分口罩的真假。


真相來了


燃燒有煙和有焦味並不能作為判斷口罩真假的標準。一個口罩裡熔噴布面積較小,燃燒基本沒有煙和焦味,但是一定量的熔噴布燃燒起來肯定有煙和焦味。


熔噴布原料聚丙烯,是從石油裡提煉出來的,而餐巾紙原料木漿,是從樹木裡面提取的。餐巾紙和熔噴布燒起來的區別,前者像是在燒木頭,後者像是在燒塑料,二者都能燃燒,燃燒的程度、味道確實有區別,但是一般人無法辨別。


用餐巾紙的只是假口罩中的一種,還有很多用別的材料的假口罩,尤其是用聚丙烯紡粘布替代熔噴布的假口罩,燃燒起來的表現和氣味與熔噴布很相似,所以不能用這個方法來判斷口罩真假。


謠言3:疫情期間可以通過高強度鍛鍊來提高抵抗力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都說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所以疫情期間可以通過高強度的鍛鍊來提高抵抗力。


真相來了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建方建議,居家健身不適宜進行長時間高強度鍛鍊。在居家防疫期間,為確保運動安全有效,運動強度必須適宜。強度過低,沒有鍛鍊效果,但是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並且運動損傷風險增加。因此,特別忌諱平常不運動、鍛鍊搞突擊。


居家健身運動強度適宜,主要表現是:運動後感覺輕度的呼吸急促,周身微熱,面色微紅,內心感覺輕鬆愉快。雖然稍微感覺有點疲乏,但是經過休息以後可以消除,並且沒有疼痛和麻木。


謠言4:安宮牛黃丸可預防新冠肺炎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安宮牛黃丸可預防新冠肺炎。


真相來了


安宮牛黃丸不能預防新冠肺炎,該藥屬於急救藥品,用於熱閉證。該藥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推薦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切記不可濫用。


該藥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症見上述症候者。


安宮牛黃丸藥性寒涼,請遵醫囑辨證使用。素體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慎用;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使用本品應遵醫囑。

謠言5:疫情期間吃得越補越好


近日,網上廣泛流傳這樣一則消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應該吃得越補越好。


真相來了


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才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有助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與救治。


身體的健康值都有一定的範圍,如果超出範圍,就會對身體健康不利,不要對於補品有來者不拒的做法。


疫情期間,過度追求“補身體”的做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如高蛋白飲食可能給腸胃增加負擔,影響其它物質的攝入,使飲食營養失去平衡。


因此,吃得“越補越好”,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謠言6:疫情期間買回家的蔬菜

必須用75%的酒精消毒


疫情期間,有網友稱“買回家的蔬菜必須用75%酒精消毒才能確保食用安全”。


真相來了


酒精是一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如用酒精對蔬菜進行消毒,它會溶解蔬菜中很多有機物質(如葉綠素等),導致營養物質的損失,引起蔬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還會和蔬菜中有些物質(如酸類)發生化學作用,進一步降低蔬菜的營養價值。


就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其感染具有專一性,是一種動物病毒,宿主僅為人和動物,不可能存活於植物內部。因此,即使蔬菜表面存在病毒,清洗也能有效將其去除。


中國素有對蔬菜烹飪加工後再食用的習慣。煲湯和蒸煮溫度通常為或高於100℃,時間一般為10-35分鐘,足夠有效殺滅病毒。炒菜時溫度更高達200-300℃,病毒在極短時間內被殺死。因此,烹飪熟制後的蔬菜是安全的。


使用酒精對蔬菜進行消毒是不科學的做法,不但多餘而且會降低蔬菜食用品質。


在疫情期間,我們只要將蔬菜清洗乾淨,烹熟後再食用,就不會有食用蔬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謠言7:空氣殺菌電熱片能預防

新冠肺炎病毒交叉傳播感染


“有效殺滅自然菌,預防交叉傳播感染。”“空氣殺菌保健康。”日前,某空氣殺菌電熱片打出這樣的廣告。


真相來了


3月2日,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這個廣告涉嫌廣告違法。通過進一步核查,執法人員發現,這個電熱片,具備一定殺滅自然菌的作用,但廣告主無法提供預防交叉傳播感染的證明文件。


“我們立即要求廣告主停止發佈,避免造成公眾誤解。”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各廣告經營者和發佈單位,禁止發佈含有涉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治療、治癒、偏方”等內容的虛假違法廣告,一經發現,市場監管部門將第一時間責令停止發佈,依法查處。


謠言8:日本除菌卡(消毒卡)

掛身上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近期,有傳言稱:朋友圈裡在賣的日本除菌卡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


真相來了


這則傳言毫無科學依據,請勿相信。除菌卡殺菌效果來源於裡面產生的二氧化氯,可以把細菌病毒氧化後破壞其結構,令其失活失去傳染性。


儘管二氧化氯在國際上會被用於消毒劑,且消毒pH適用範圍廣,也常被用於自來水消毒。但是,二氧化氯的生產和消毒流程都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不推薦個人接觸二氧化氯。


已有多家分析測試單位證明,佩戴除菌卡所能起到的抑菌、殺菌作用基本為零。並且,央視新聞也就此除菌卡進行過報道,說明此類除菌卡並無明顯殺菌效果。


同時大多數除菌卡里面還含有亞氯酸鈉等存在安全隱患的物質,亞氯酸鈉在與水接觸後容易發生爆炸。


除菌卡所產生的二氧化氯可能與衣物作用,導致褪色或者損壞,甚至可能使衣物發生燃燒,對人體健康產生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