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價並不貴,為啥美國人都不急著買房?

心大壓爛肺


因為美國人沒有把房地產業當成支柱產業。日本人甚至說,寧可把雞業當成支柱產業,也不希望把房地產產業變成支柱產業。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而是都吃過了苦頭。

日本的70年代到90年代也是房價青雲直上,只是廣場協議後的20年裡日本房地產進入了深谷;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也是把金融產業、房地產業當成了救世主。可誰曾想到,沒有製造業和實業為基礎的虛擬產業是這麼的弱不禁風,一陣大風颳過就倒塌了一大片。房利美、房地美二大美國最強大的房地產支撐企業就這樣倒塌了!


而唯一可以屹立不倒的就是香港的房地產行業,不僅是因為香港寸土寸金,而且還是背靠大陸,更是由於香港還是國際金融中心的支撐。這才讓香港的房地產業經久不衰,而且成為了香港富豪們的狙擊場。這卻不是我們可以學習和模仿的。

相對與我國,美國在差不多我國土地面積的基礎上,只容納只有我國人口1/4的人口數量。這也是美國的人口沒有像我們這樣擁擠,而且大量的居民也是居住在郊外,小汽車在完好的基礎建設配套支撐下穿梭於城市和郊區之間。還有美國的房地產早已需要進行繳納房產稅,估計是房產價值的1.5%~3%/年。這等於增加了大量的持有成本。跟我們的房產稅隔靴撓癢還是不一樣,也是房價制約上漲的原因之一。

對中低收入者或無房者的廉租房支撐也是壓力更小。不是像我們那樣,沒有了房產又達不到一定收入就可能會被趕到鄉下。

美國今天的房價收入比在10:1左右,而我國像北上深這幾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高達40:1,排在了世界的頂端。也是造成了壓力巨大。可也不是千篇一律地貴,如今不是有城市的房價跌倒了1、2千元/平米,完全可以支付,只是願不願去的問題!

有華人快速增長的地區的房價也是會被炒高的可能。我國移民喜歡在美國的西海岸地區,於是洛杉磯和舊金山地區房價不低,甚至是加利福尼亞州也是被炒高不少。

美國人不搶房,是因為根本不要去擔心會被炒高而無人來管,土地是私有的,不能讓大量的錢財流入到地主的腰包。而我們的土地國有性,也決定著管理者就是土地所有者本身,土地才能支撐經濟快速發展。


鞅論財道


這主要是由於歐美人對於金錢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等價值觀跟咱們中國人不同。

首先,眾所周知,咱們中國人或者說亞洲人,就喜歡存錢,就喜歡看著自己的存款在銀行賬戶上增長,內心安全感爆棚,心裡美滋滋。存到一定程度後就拿出錢去買房子,因為不動產保值嘛,實在到了要用的時候賣掉房子變現就可以了,不會有虧損。但是美國人不一樣了,他們覺得人生在世就是應該享受,旅遊、夜店、party,無所不嗨,所以他們不會有存款,月光光,甚至再辦幾個信用卡,花著明天的錢,唱著今天的歌,你說能存下錢嗎?如果他們真有閒錢了,很多人會去搞投資理財,或者買股票,不會讓錢在銀行裡泡澡,但是大多數虧的一塌糊塗,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NBA球星、明星賺那麼多錢,沒幾年就宣佈破產的原因,所以她們根本沒有閒錢去買房子。

其次,美國人不養老,年滿十八歲就被出去自力更生,父母不再照顧,不像中國人都到30多了還繼續啃老,因此大多數父母不會像中國人那樣留很多房子給孩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掙。既然不用留房子,那一兩套就夠了,無需再多。

最後,美國的房價雖然便宜,但是交的各種稅很多,每年需要向政府交什麼土地維護費、房屋維修費等等,每年加上稅錢,房價真的不便宜。所以美國人不會去買房子。





江寒鴉


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其它信息渠道有好多人都會發現美國人對於買房這件事情不象我們中國人那麼火熱,美國樓市市場普遍明顯長期屬於冷清狀態!甚至有”一元售別墅無人問津”之說!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美國人不熱衷於購房呢?

其實,美國的房價普遍來講並不比我國房價低,在美國中部地區一般需要二十多萬美元能買一套房子,也就是說相當我們國家一百二三十萬元,而在東西部房價更高,大多部分需要五六十萬美元甚至達到七八十萬美元才能買一套房產!合我國人民幣幾百萬元,有的高達千萬元人民幣。而且美國的房產稅稅種相應比中國要多得多,有多種類行保險費,物業費,房產費以及保養費等,如果租賃房屋還會有個人所得稅,若是轉讓房產還有資本利得稅,而且美國物業環保費用相當高,所以有時候每月支付這些費用最高就需要六七百美元。所以在美國人的心目中買房養房要比租房壓力大,對於部分高收入人群是算不了什麼,可針對那些工資較低、收入少的人來講肯定是負擔不起。固此美國人多大部分人群都選擇租賃房子,他們認為租房子更經濟實惠,而且可以隨著工作的變動隨便遷移!同時,美國人和我們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完全不一樣,我們中國人都是以”安家、定居”,作為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一但在哪兒買了房,就會永遠固定生存在那兒!輕易不會改變的,而美國人他們的習慣是以工作、創業、多掙錢為主導,無論在哪兒找到高薪如意的工作就隨便把家遷走,美國人思想觀念”就業”始終是放在首位!而且他們的生活觀念、理財觀念、追求觀念、消費觀念等等都和我們國家有所不同!



比如,美國人一般大部分在18歲之後就已經開始獨立生活了,自己掙錢養活自己是美國人當中的普遍現象!不象我們國家有的三十多歲還肯老,結婚買房大多數都是用老人的積蓄!而且我們國家自固以來就有老的養小的這一傳統觀念,上一輩人總想給下一輩人多留下一點財富,每天總是省吃儉用,把掙來的錢掰碎了花,攢錢、存錢是我們國家不變的習性。

而 美國是典型的高消費國家,大部分群體都以消費為主導,他們不象我們國家那樣每天都想著存錢,省吃儉用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存在銀行裡,每天看著存摺裡的錢越來越多生活才會感到安慰、平逸,而美國人恰恰相反,他們多數人都是今天花著昨天的錢,每天只顧吃好喝好,玩兒好!快快樂樂的活著,掙多多花,掙少少花,沒有人去考慮存錢這一概念!或許有些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存摺!



熱衷於購房是我國第一大特點,有的人家可能連湊幾個錢包甚至貸款幾十年也要完成自己一生的心願,可是美國人就不同了,他們絕不會給自己施加那麼大的壓力,給他們自己生活消費帶來困境,經濟支出帶來窘迫感!

固此,美國人在買房這一方面很是自然,大部分群體為了避開購房支付各種稅收帶來的負荷都以租房子為主,他們認為只有這樣生活才輕鬆自在,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所以說,在美國買房並不是熱門兒,有時候真的出現”一元售別墅無人問津”之狀況!

個人認為,我國即將步入租房子時代,年輕人群為了減輕買房之負擔更好的去工作、創業、搞科研,追求理想!不免採取美國人這種購房心態、生活模式!也許真的會給自己今後的發展帶來更好的成效!

圖來自網上!


尋找宇宙中的你


首先所謂的美國房子不貴,只是在美國對於其他商品來說,價格比例懸殊並沒有中國這麼大,但是在人口集中城市,房子的絕對值依舊很高,也並不是每個普通家庭都能夠承擔起的。紐約、華盛頓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和北京、上海也不相上下,不過美國人均收入較高,國民購買力強,消費觀念超前。

其次美國不到3.3億人口,人均住宅擁有面積比中國要大的多,他們更加註重生活品質,而不像中國購房人群中剛需的比例這麼大,所以對房子的需求也就沒有中國人這麼迫切,如果通過租房就能享受到同樣的生活品質,他們更願意把資金用到別的地方以提高自己的生活體驗。而且美國的房價目前來看趨於穩定,這也就排除了大量炒房的可能性,近幾年比較火的炒房事件也都是和中國人有關(中國大媽底特律房價抄底)

最後美國由於發達程度比較高,社會福利比較完善,所以人們不願意付出大量的、長期的勞動來換取一套房子,即使是買房,也都是通過大量的貸款,他們手裡通常都會留有很多的流動資金,用來保持自己較高的生活標準,這就是美國人的所謂的超前消費意識。因為人均收入高,也不需要用房子帶來生活上的安全感,有的美國人終其一生都在租房住,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嚼菜根的人


國家政策影響。美國國家法律保護租客的權利,人家租房的時間一般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果中途違約會賠償租客大量損失,並且在租房期間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裝修。

個人喜好。美國人感覺買房子沒有必要,租房既然能解決買房的全部需求,為啥要花一大筆錢還要買房子去,而不稱自己還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外出走一走,豐富自己的見識和閱歷。

消費理念不同。美國人民向來是消費性的,沒有存錢的習慣,所以沒有足夠的存款購房。美國的高福利保障和合理房租,老百姓沒有動力買房也沒有必要!美國屬於移民國家,年輕人崇尚自由、冒險和創新,普遍認為“租房”過一輩子沒什麼不一樣。


爆笑論壇


在美國,普通人買房壓力雖然相對於中國人會相對小一些,但是也沒有媒體報道的那麼容易。美國的房價高低也是取決於人口分佈和地理位置。一般來說,美國東西兩頭房價高,中間區域便宜,也就是說紐約及周邊城市人口多,房價也是相當高的,一般人也負擔不起。


平凡的小劉


因為美國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自由的國家,他們的思想很先進,有的寧願租房子住一輩子,也不買房,這個和自己的意願有很大的關聯。另外一個原因,跟美元關係,價值匯率的更迭,也會影響。


定格ing


中國的房產附加的價值太多,你看孩子入托入學那個不提供房產證。等把這些剝離後,再看房價。

還有中國人對家的感覺和依戀,幾千年的文化沉澱。一句租房,就可以解決?

中國人多地少。


李公館管家


高房價就是高價賣地的必然結果,美國不高價賣地所以房價不高


用戶105197860759


1.地廣人稀,土地不稀缺,大部分人住別墅;

2.房產沒有投資價值,因為每年要交房產稅;

3.說話理念不同,美國人更注重享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