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祕趨勢

以下文章來源於江南智造總局 ,作者榮智慧

江南智造總局

以智慧與責任,重構產業和城市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近日,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堅持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長三角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儘快修復經濟發展活力,不僅是長三角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擁有1.5億人口的三省一市的使命責任。


長三角各個城市近期均出臺了“三年行動計劃”,凸顯了明確的“市場意識”——向發達的產業中心城市靠攏。作為長三角的產業中心城市,無錫市在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兩個維度均做出了積極行動,進一步發揮出一體化格局下的樞紐作用。


隨著《無錫市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在2月17日通過會議審議,人們也愈發期待計劃全文的早日發佈。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無錫市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三省一市聯防聯控

2月上旬即長三角三省一市召開第一次視頻會議以來,長三角各個城市針對疫情聯防聯控的舉措,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比如,在健康觀察解除告知單互認方面,實行統一樣式告知單,並探索使用健康碼;在重大防疫管控舉措相互通報和省際協調事項交辦方面,成功協調多個跨省事項;在重要防疫物資互濟互幫方面,形成緊密工作網絡,一批重要物資實現相互調配;在供應保障和恢復生產人員物資通行便利方面,免除持證車輛重複查驗人員重複隔離,有效保障重要物資運輸暢通;在醫療診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會診方面,為各地救治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在研究建立應對長三角公共安全事件和應急管理工作機制方面,已經形成一批具體工作安排。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長三角三省一市召開視頻會議


因此,2月27日召開第二次視頻會議,長三角三省一市在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開始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工作,進一步合作建立五項工作機制——特別是建立產業鏈協同互助機制、企業就業招工協調合作機制、跨區域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快落地協同會商機制,都是要打通復工復產復市的關鍵環節,保障物資、勞動者順暢流動。


無錫市也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長三角一體化大格局中去謀劃推進。


無錫市按照建立“確診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信息快速溝通、健康觀察解除告知單互認、重大防疫管控舉措相互通報和省際協調事項交辦單、重要防疫物資互濟互幫、供應保障和恢復生產人員物資通行便利”和“醫療診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會診、應對長三角公共安全事件和應急管理工作”等5+2協同聯動工作機制的要求,在企業復工、交通保暢、醫療共享、科研攻關等領域與長三角兄弟城市深化合作、攜手並進,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為打好長三角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無錫智慧和力量。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產業中心一馬當先

企業復工復產,事關社會大局穩定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比如,在一份長三角經濟研究報告中,數據顯示,僅僅到2月18日,無錫市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便達到了87.4%。


可以說,為了保障企業復工復產,長三角的城市各有“高招”。比如點對點式解決返崗問題。長三角城市都在加強與勞務輸出地的對接協調,通過包機、包車、包專列(車廂)等“點對點”接送方式,幫助員工儘早返崗。南京、蘇州、無錫均組織了一站式復工專列,協調從非湖北地區符合健康條件的員工返崗。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江蘇首架企業返崗務工人員直飛包機抵達無錫


比如真金白銀補貼企業新招員工。浙江省湖州設立了不少於1億元的企業復工復產補助獎勵資金,對企業新招員工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上海松江區對相關企業新增1500萬元援企抗疫人才薪酬扶持專項基金,新增5000個租房補貼名額,對復工人才給予一次性補貼900元/人。


比如精準對接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困境。2月2日,蘇州率先出臺蘇“惠”十條。2月4日,江蘇泰州,上海嘉定、靜安、楊浦三區出臺企業減負政策。2月5日,浙江出臺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意見。而且,減負政策也是因地制宜,有的地方是降低社保費用、減免房租,有的地方則是保障物流,還有的地方是減免增值稅、進口關稅等多項稅費。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而且,除了讓企業和勞動者安心之外,長三角“穩”經濟之策,還有兩個宏觀措施值得注意。


一是穩定投資,以增強投資者信心,發揮項目建設作為逆週期調節手段的作用。上海、江蘇都公佈了年度重大項目計劃。其中,江蘇省年度計劃投資高達5410億元,比上年增加80億元。與往年相比,江蘇省新列項目更加註重提高新列項目和計劃新開工項目比例,確保“增量”項目得到重點推進。


二是穩外貿進出口。長三角多個城市都具有外向型經濟的顯著特點,因此,出臺針對外貿企業的優惠政策,才能穩定整個外貿進出口的經濟態勢。蘇州、無錫、南通和泰州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各有亮點。蘇州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對外貿企業在疫情期間投保的國內貿易信用保險費率降低30%,保費予以50%補貼。無錫“外貿小微貸”單戶貸款額度提升至1000萬元;對企業進口防疫物資投保的進口預付款保險保費全額補貼;開闢疫情服務通關和心包定損核賠綠色通道;建立跨境貿易法律綜合支援平臺。南通實施原產地證書“不見面申領”。泰州則對承租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用房的進出口企業,減免上半年房租。


招商引資則是“進”。疫情導致人口流動的頻率降低,長三角各地優化招商引資的方式,推動重點項目“雲招商”“雲洽談”“雲簽約”。


2月20日,上海市閔行區嘗試重點招商“雲簽約”,22家企業分別來自上海、深圳、廣州、蘇州、合肥、南京、美國加州等地,共同在線簽約。同一天,無錫江陰也舉辦了線上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總投資50億元的航天交通物聯網產業基地項目和總投資30億元的御霖國際智慧康養項目均落戶江陰國家高新區。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江陰線上重大項目簽約儀式


2月21日,江蘇南京也完成了67個項目在線簽約,簽約金額高達1039億元。此外,江蘇蘇州、徐州、泰州、上海浦東、浙江嘉興都先後啟動了“雲簽約”,推動項目在線落地。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新一輪一體化的“無錫策略”

客觀來看,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已經毋庸置疑。大的經濟環境面臨:整體需求萎縮;產能供應鏈的需求減少和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


這就給長三角的一體化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也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


2月17日,無錫市研究制定了《無錫市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進一步明確路徑方向、目標任務,通過抓實做好區域聯動發展、做強市域一體化、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和促進區域生態環境聯保共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改革開放互利共贏、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8個領域35個方面重點工作,努力在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進程中走在前列。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行動計劃強調了產業、交通、生態的協同發展,管理上的統籌協調,以及多部門密切配合的舉措。


比如重抓產業科技協作、交通互聯互通、示範亮點打造、生態聯防聯治,在產業和科技一體化項目上努力放大增量、深化提升存量,加快建設一批交通一體化重點項目,積極推進長三角產業合作示範區、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示範區、環太湖科技創新走廊、江蘇自貿區聯動發展區以及錫澄錫宜協同發展區建設,完善區域環保合作機制,在重點事項、關鍵工作上儘快取得突破。


比如注重統籌協調。在時間維度上,長線要按《〈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無錫行動方案》有序推進,中線要按《三年行動計劃》分步落實,短線要按《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的30項重點任務抓緊實施。在空間維度上,市域外要重揚我長、整體作戰,既以我為主辦好“自己的事”,也主動協同做好“大家的事”,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中拉長無錫長板、貢獻無錫力量;市域內要各揚所長、分兵突破,努力實現無錫一體化發展效應的最大化。


比如聚強推進合力。領導小組要及時協調解決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辦公室及各專項工作組要認真履行職責,確保各項工作壓茬推進、落地見效。各地各部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主動參與、密切配合,加快構建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工作格局。要將相關指標納入年度綜合考核,加強督促檢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打好長三角一體化主動仗的良好氛圍。


總體來看,《三年行動計劃》中,“一體化”和“高質量”是值得關注的關鍵詞。


計劃中透露,無錫市將堅持全面融入、各揚所長的基本原則,以對接上海龍頭為重點,強化區域聯動、協同發展,全力鞏固和提升無錫在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社會、生態、交通、文化等重點領域的特色優勢,進一步提升無錫作為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能級,加快建設世界格局中的無錫、現代化形態中的無錫,確保無錫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徵程中走在前列。


1.5億人聯合“戰疫”背後的隱秘趨勢


作者 | 榮智慧 南風窗長三角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排版 | 沈沁心

南風窗·江南智造總局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