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人生自古誰無屎?

擦屁股的東西,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展歷史。


1.屁股的艱難征程

很久很久以前,在黃河流域的一塊土地上,我們的一位老祖宗突然感覺屎意降臨,四處看了看,沒人,便安心蹲下,釋放大腸中的廢物。

突然,他感覺菊花一痛,頓時濃眉緊皺。原來,他昨天獵到的野豬體形巨大,不小心吃多,便秘了。

靠著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拉出了“翔”。他舒暢地喘口氣,拿起腳邊的一塊石頭,伸到後面擦屁股。

起初,菊花感到異樣灼燒,隨後陣陣刺痛,還夾雜著絲絲瘙癢的感覺,時間越長,愈發瘙癢難耐。

此時,這位老祖宗更在意的是——手部。今天眼力下降,撿到的石頭太小,擦屁股技藝又不精通

,“翔”沾到手上了。

屁股、手似乎聯合嘲笑他:“看看,報應來了吧!”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沒辦法,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動用大腦和雙手,努力嘗試各種方法侍候“屁股大爺”。

可惜,此番探索路途坎坷不堪。

敢問:路在何方?


2.吃不飽時,遇到的皆可擦屁股

最早的時候,生產力低下,嘴巴是重要的,能吃飽算是不錯了。至於排洩的地方——屁股,很難花心思照料。

擦屁股時往往就地取材,用最順手的東西。河邊海邊的人用貝殼,內陸的人用樹葉、樹枝、石子或者土塊等。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比如在大地上隨處可見的樹葉。

樹葉柔軟,可以想用幾層就幾層;而且它們數量極多,不用擔心別人用過的樹葉用在你的屁股上。

全部落的人都知道,選擇大片的樹葉是明智之舉。若是腹瀉,或者便秘,柔軟的樹葉對菊花溫柔呵護,用“爽翻天”來形容最合適不過。

這些,都發生在找到合適的樹葉下。若是技巧不到位,擦的時候用力了些,葉子突然斷了......

幾千年裡,有多少代人用樹葉擦了屁股?有多少沾滿肥料的樹葉腐爛在大地上?

我似乎找到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另外一層意思了......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3.“攪屎棍”在手,盡天下屎

在三國時期,出現了一物:廁籌,俗稱“攪屎棍”,是用竹片或者木片做的。

攪屎棍的出現,就衛生了許多。用完就扔,不用擔心你的菊花上有隔壁鄰居的翔。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既然用竹片和木頭,那麼,矯情的有錢人就會花心思,找能工巧匠,在“攪屎棍”上雕刻一些圖畫,比如:你死對頭的全身像,漂亮的花,可愛的貓等。

邊享受腸道放鬆的閒暇時光,邊思考用棍子上圖畫的哪個地方:那個小混蛋,欺人太甚。我現在該用他的頭,還是腿擦屁股,才解我心頭只恨?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除了讓排洩的人拉個舒爽之外,這根根棍子還可以對家庭的和諧,師生關係起到了“潤滑”的作用。

宋馬令《南唐書.浮屠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剌,則再加修治。”也就是說,後主和周後親自給僧人做“攪屎棍”,做完後把竹片放自己臉上反覆摩擦,直到沒刺才罷休。

這是一則統治者對佛教虔誠的動人故事,聽起來有些荒唐,但確實感動了不少的人。

現在,一些老人在得病臥床在家時,他們的媳婦兒女親自為他們摳出大便解決便秘也被稱孝順。緊張的婆媳關係、惡劣的親子關係可能會變得緩和許多,甚至前嫌盡釋。

不過,即使棍子再方便,也無法忽略它的缺陷:又硬又尖銳。

製作時棍子若是沒刮好,出現一些“刺”,擦屁股時又用力幾分,那就不知誰家倒黴的人須哀嚎幾日了。

真的是:菊花傷,人斷腸,你的眼淚你彷徨。


4.廁紙貴,屁股花錢如流水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也是最早把紙用在屁股上的民族。

雖然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但是昂貴的製作成本限制了它只能用作書寫,無法商業化大規模使用。

就連皇室貴族用紙來擦屁股的好日子,也得到元朝。

剛出現的廁紙粗糙無比,屁感很差。如果不小心吃壞肚子拉稀,膽汁混雜著屎很容易透過紙,沾到手上。

似乎這些上層的統治者認識到了屁感不適,“紙太糙,容易得痔瘡!”廁紙慢慢得到了重視,開始增加工藝技術,力求讓菊花暢快起來。

等到明清的時候,中國的人口、經濟迅速發展,老百姓有錢了,廁紙才慢慢商業化。

明朝商人個個精明無比,深知屁股的經濟效益。廁紙賣便宜點兒,人人為了屁股,都願意花錢,利潤也就如流水般滾滾而來。


5.皇位,決定“皇屁”的矯情程度

自從廁紙在明清得到不錯發展後,百姓有點兒能力的,都會買點兒廁紙。那麼,問題來了:

皇帝如何通過屁股,昭告天下:你們這些屁民,屁股都比不上朕!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明朝的人,對尊貴的“龍屁”重視無比,享受著世間少有的奢侈。尤其是皇帝,紙都不用了,用帛。

這種帛,是專門從四川進貢的由野蠶絲製成的,僅供一次性使用。拉一次翔,花萬把塊錢,明朝皇帝真會享受。

直到100年後,明孝宗朱祐樘宮中有一個宮女,偷偷把沾了“皇屎”的帛撿起來,仔細清洗後,用精湛的手藝縫製出了潔白無暇的窗簾。

居然有宮女私藏“皇屎”,那還了得?

宮女為了活命,承認自己感覺帛比黃金還貴,捨不得白花花的銀錢流出去。皇帝感嘆“殊可惜, 即數以紙代之, 停所進貢。”明朝皇帝的屁股才開始委屈起來,用廁紙。

除了皇帝,後宮漂亮的妃子,眾多太監、宮女等人,用啥紙呢?

在明朝皇宮中,負責後勤的機構“四司”裡,專門設立了一個管廁紙的部門——寶鈔司。據《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記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鐘鼓司掌管出朝鐘鼓,及內樂、傳奇、過錦、打稻諸雜戲;寶鈔司掌造粗細草紙;混堂司掌沐浴之事”。

也就是:除了皇帝,其他人只能用廁紙。腦袋決定屁股,乃是真理啊!

人生自古誰無屎?沒廁紙的古代人,如何是好?

到了清朝,清朝統治者的腦袋決定屁股的矯情程度。

慈禧太后是一個特別講究的人,擦屁股的時候,力爭比別人:麻煩、矯情、昂貴。

為了讓菊花日日受到周到的侍候,宮女必須領用細軟的白棉紙。然後將紙分開裁好,接著在紙上輕輕噴上比霧氣還細的水,等水全部滲進紙後,最後用熨斗將紙熨成潔白、乾淨、柔軟的廁紙,放在更衣室的茶几底的木盒中,讓慈禧隨時使用。

看來,當一國統治者的人,屁股都比一般人要金貴許多。


一直到了現代,廁紙的工業技術極度成熟,我們可以隨便花幾塊錢,買到舒適、衛生、柔軟的廁紙。

一路走來幾千年,我們祖宗的屁股經歷了風風雨雨,菊花受到了代代磨練

終於,每個人類都明白了:

對待屁股,它好,我好,生活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