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炒老了該怎麼拯救?

遠嫁的二寶媽


大家好,我是川菜麥師傅!一個有著將近20年經驗的專業廚師。


本文是麥子的第274篇原創問答,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烹飪方面的幫助!


在解決辦法之前,我們得先了解為什麼會把瘦肉炒老!要不然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記得有一句廣告語是這樣說的:讓肌膚鎖住水分,讓你的皮膚白嫩潤滑!

大概就是上面這個意思,因為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所以只能記個大概,大家將就看哈!


人的皮膚水分足,就會細嫩潤滑,豬肉同樣的道理!保持瘦肉內部足夠的水分,吃起來才會有細嫩的口感!


1:一道細嫩Q彈的肉絲肉片,首先要用新鮮豬肉,保證肉部水分充足,這樣的豬肉醃製起來較為簡單,且營養有保障!


2:我們吃的瘦肉是熟的!需要進行高溫加熱,在加熱的這個過程中,肉質內部的水分一定會有所流失!為了讓瘦肉內部水分儘可能少的流失,所以我們在炒瘦肉之前,都有一個醃製上漿的步驟!讓瘦肉吸收足夠的水分,然後在表層以及內部附著一層水澱粉,鎖住瘦肉內部的水分,讓它在加熱的過程中水分儘可能少的流失,只有這一步做好之後,才有可能炒出細嫩爽滑的肉絲肉片!


3:醃製上漿後的肉片,如果炒的時候功夫不到位,讓肉絲肉片內部的水分流失太多,那樣的豬肉同樣是又幹又柴!所以哪怕醃製再好的肉片,依然要講究技巧,才可能把瘦肉炒出細嫩爽滑的口感來!技巧在後面會有詳細分享,包括酒店和家庭的操作方法!


下面我們先說說:怎麼醃製,讓豬肉吸收足夠的水分!

在這裡,我以新鮮瘦肉為例!

在醃製前,我們都會把瘦肉切成我們想要的形狀,絲、片、丁等,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應保持切出來的肉絲肉片大小厚薄一致!這樣醃製和加熱才能更均勻,不會導致有的肉還是生的,有的肉已經煳掉的情況發生!


切好的肉絲肉片醃製方法:

第一步:切好的肉絲肉片用清水浸泡3-5分鐘,把瘦肉表層的血水或者細末全部洗淨。


第二步:浸泡後的肉絲肉片,應該儘可能的把水分擠幹。之所以要這樣操作,是因為浸泡時吸收的水分太多,如果不擰乾的話,後面就沒辦法吸收其它醃製料。也沒有辦法吸收水澱粉,這時的瘦肉雖然含水量大,但只要一加熱,水分全部跑掉了!


第三步:擠幹水分的瘦肉,加鹽、胡椒粉、料酒進去,用手微微用力抓揉,拌均勻後靜置3-5分鐘。

PS:如果炒出來的肉絲需要添加顏色的話,建議在這一步加少許的蠔油進去,醃製效果更佳!


第四步:醃製5分鐘後,大家用手去抓瘦肉,會發現有點黏手!醃製到這樣是最佳的,證明瘦肉的肌纖維被全部軟化了,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改變!

直白點說,這時候它很渴,需要吸水!這個時候有兩個方向,加水或者加雞蛋進去,當然雞蛋的效果更佳!而在加水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給瘦肉很好的按摩,一般為順時針攪拌,只有將瘦肉按摩的舒服了,它才會吸收更多的水分進去。而瘦肉吸收的水分多少,是影響口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PS:至於添加的水量,大家根據瘦肉的多少來添加哈,一般半斤的瘦肉可以加1個雞蛋(新鮮瘦肉)!如果加水太多,瘦肉無法完全吸收,這時候就會流出來,影響後面的澱粉吸附!


第五步:添加澱粉,讓瘦肉表層的水分與澱粉充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水澱粉層!因為水澱粉在遇到高溫的時候會第一時間凝固,這樣也就能更好的鎖住瘦肉內部的水分,讓其不再外流!



醃製最後一步:加植物油!加好水澱粉的瘦肉,在表層加入少許的植物油,它有兩個作用!

第一個作用:讓水澱粉包裹肉絲之後不再見異思遷!

第二個作用:經過簡單的攪拌後,我們在炒制肉絲肉片的時候,可以避免肉絲肉片粘成一大坨,能很快的炒散開。


以上:就是我本人做瘦肉時的醃製方法!

總結下來就是:

  • 切好的肉絲肉片一定要清洗乾淨,避免瘦肉粉末與血水混進去!

  • 浸泡肉片的目的是清洗,所以瘦肉吸收的水分要擠出來!

  • 用鹽醃製瘦肉的目的是軟化內部肌纖維結構,讓其能吸收更多的水分,比如飯店用的嫩肉粉、食粉、小蘇打都是這個效果!

  • 澱粉的目的是讓瘦肉表層與內部形成澱粉層,一定要附著於瘦肉上面才行,如果這一層澱粉層脫落,那麼基本上可以認定為醃製失敗!

  • 最後加植物油的步驟,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當然不加也是可以的。

接下來說說:怎麼讓醃製好的瘦肉不脫水、不變老、不沾鍋!

一般我們在酒店炒肉絲肉片,都會有一個滑油的過程!這個過程直白的講就是一大鍋油,燒至4成油溫130度左右,將肉絲焯水(滑油)至熟的過程!因為酒店火力較猛,所以油溫可以持續保持在130度左右。

為了保證不粘鍋,我們在加油入鍋之前,一般都會有一個炙鍋的過程!簡單講就是把把鍋洗淨燒熱,一般這一過程鍋底溫度在260度左右,然後倒入植物油,燒至3-4成130度左右,下入肉絲肉片,滑熟即可!正常情況,滑油的這一過程大概在20秒左右。

PS:這樣滑熟的瘦肉,因為下鍋時溫度在130度左右,第一時間就把醃好的瘦肉表層的澱粉層凝固了,避免內部的水分流失,炒出來的肉絲肉片自然細嫩Q彈!


相對來說,大家在家裡面炒肉絲肉片的難度要更高!

家庭的火力要更小,很多時候肉絲肉片下鍋後,直接就與鍋底沾住了,還有可能火力太小,溫度一直升不起來,瘦肉內部的水分流出來後,才上升到合適的溫度,這個時候再想挽救是真的很難!


那麼在家裡炒瘦肉應該怎麼操作呢?

第一步:依然是炙鍋!而且家庭炙鍋的作用更加重要!

炙鍋的辦法也很簡單,鍋洗乾淨放在火上燒就是了,以家庭的火力,想把鍋底燒紅都是一種奢侈的想法!如果能把鍋底燒到250度以上是最佳狀態,一般來說把鍋燒至微微冒煙,這時的溫度在220度左右,也差不多可以了。


第二步:分兩次添加植物油!第一次加少許植物油,把鍋底全部潤滑一遍,之後再加植物油(適當的多加一點),燒至150-170度之間即可!

之所以家庭炒肉溫度要更高一點,是因為家庭的火力確實太小,如果也是130度左右,瘦肉下鍋的第一時間,油溫就會下降到100度以下,這個時候瘦肉表層的澱粉層就沒辦法凝固了,小火慢煮的過程中,瘦肉內部的水分自然流失,油內也會含有一定的水分,導致升溫更難,炒到最後,瘦肉水分流失,口感變柴,油水混合。


第三步:當瘦肉炒至8成熟時,即可把多餘的油倒出來!加入小料煸香後加其它輔料。與輔料一起加熱的過程會讓瘦肉全熟,同時也會讓水分少量流失!所以避免長時間在鍋內翻炒!否則炒出來的瘦肉也有可能水分流失,變柴!


總結下來:

  • 炙鍋的作用是讓鍋底溫度更高一些、更滑一些,避免沾鍋!

  • 瘦肉下鍋時的油溫必須保持在120度以上,要第一時間讓其表層的澱粉層凝固!所以家庭炒瘦肉時溫度要適當的提高一些!

  • 避免長時間翻炒,避免水分流失!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炒老的瘦肉應該怎麼處理?

簡單直白的講,已經炒老的瘦肉想讓它變嫩是不可能的!就像讓一個60歲的女人的皮膚,變成18歲時那樣,那根本就不可能!有些東西是不可逆的!


那麼這裡說三個解決辦法!

第一個:把瘦肉挑出來,剁碎!加姜蒜與醬料,炒成雜醬或者肉末!可以做成雜醬麵、燒肉末類菜餚使用。比如肉末豆腐、肉末茄子等。


第二個辦法:把瘦肉挑出來,清洗乾淨!之後直接油炸,炸幹炸枯,做成香辣瘦肉乾!


第三個辦法:瘦肉挑出來後,清洗乾淨!裹上一層雞蛋,沾上一層澱粉,直接油炸,之後淋上醬汁即可。但是這樣做出來的肉內部依然很柴!


PS:不建議做這些無意義的解救!




最後說說:我們做菜的時候,每一步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做失敗了實在無法解救,那麼可以換一個思路,可不可以做成其它菜餚?


原創碼字不易,歡迎大家 點贊、轉發、評論。
更多內容,請點關注!謝謝大家!




川菜麥師傅


超老了就乾脆乾煸,也很好吃


流年248610513


基本無法補救,炒之前用澱粉勾芡可以防止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