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的相聲水平如何?他對相聲的貢獻有多大?

明辨是非123


不要以2020年代的眼光去看待上世紀80年代的相聲,說實話,那個年代中國人的精氣神都不同,笑點差別很大,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覺得姜昆的相聲不行是很正常的。這就好比我們再往前回看,侯寶林、馬三立的相聲其實也並不好笑,甚至因為方言味道太重,吐字都不太一樣,聽起來渾渾噩噩的……但這並不是作品的問題,只不過時過境遷,人們的思想觀念變了,欣賞角度不同了而已。再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被譽為歐美文學中最不朽的愛情作品之一,然而大家不妨找來看看,會發現他們的愛情故事並沒有多麼刻骨銘心、蕩氣迴腸的感覺。甚而至於,包括莎士比亞的很多其他作品在內,看起來跟現在肥皂劇的狗血橋段類似,故事中經常用誤會、忘記(失憶)、逃婚、第三者、生死事故什麼的來推動情節的發展……難道是這些傳世的作品不夠優秀嗎?不是的,是因為時代變遷了,要理解它們,就必須瞭解那個年代的時代人文背景,就必須用“當年的眼睛”去看這些作品。同樣的,我們也不能抹殺姜昆當年對於相聲行業所做的貢獻,個人覺得稱之為大師也不為過。當然,比較遺憾的是,姜昆因為俗事的煩擾,近些年來已經沒有足夠份量的好作品面世了,所以一定程度也影響了他在業界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