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豬大骨怎麼做才好吃?

美食來臨


我有靠譜答案。

醬大骨一般被當作是一道東北的特色名菜。我也在東北吃過,一定要抓著你,吃起來特別豪爽,大氣,也體現了東北老鐵性格。那時候在東北一家公司培訓。樓下的醬大骨店就是我們經常去的食堂。來份醬大骨,再來個尖椒幹豆,就是一頓飯。


他們家的叫他了,特別入味兒,但肉卻不稀爛,還可能有韌性,讓你費點力氣,從骨頭上把肉撕下來的時候,那就成就感簡直沒誰了。而且大鍋醬的特別好吃,並且沒有什麼討厭的香料味,只是純純的肉味。

我就諮詢老闆,這個醬大骨究竟怎麼樣做好吃呢?他說學這幹啥啊?也就我們這吃得多。你別啊,其實洛陽也有大骨頭賣?會做了我就回去,自己醬一點吃。這個做的實在是太好吃了。老闆說,那我給你說說咋做,挺簡單的。


第1步。處理骨頭。



其實什麼骨頭都可以講,但是一般比較多的就是棒骨,龍骨和肉排。將它們買回來以後,清洗一下。最好多浸泡一會兒,去掉血水。

然後把大骨頭冷水下鍋。放入薑片,料酒,花椒大火燒開,焯水兩分鐘,把血水煮乾淨,撈出沖洗待用。

準備滷湯。



所謂醬大骨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滷骨頭。所以事先要做一個簡易滷湯。滷湯的做法也很容易,因為都是家常菜嘛。

首先第1個分歧,滷湯裡放不放大醬?這個沒有準確的答案,有的人放有的人不放,而且互相噴的唾沫直飛。我傾向釋放一點。因為我看做醬大骨的老闆就放了。

第2個分歧,炒不炒糖色?這個也沒有準確的答案,各家做法不同。但是我傾向於炒糖色。因為單純只放醬油的醬骨頭出來顏色不亮,還容易發黑。而還炒了糖色的醬大骨,顏色黃亮,油潤。看著就好吃,而且涼後不容易發黑。

另外準備一個包裹,八角,桂皮,香葉,花椒,丁香,草寇,陳皮的香料包。香料不能多,否則就把肉味給蓋住了,不是醬大骨而是在熬中藥。每種1~2個就可以了。

鍋內放點油,然後放入兩大勺白糖,大火先將白糖熬化。待小火炒到糖色為褐色冒小泡,此時衝入事先準備好的開水,攪拌均勻就是糖色了。

鍋洗淨,重新放油,下大醬炒香。倒入清水燒開。放薑片,蔥段,糖色,香料,多一點鹽,生抽調味。滷湯一定要做的鹹,否則大骨頭不容易入味。另外如果覺得顏色淺,可以再放一點老抽上色。

燒開後,小夥煮10分鐘就是滷湯了。

製作醬大骨。



把焯好水洗乾淨的醬大骨放入,倒入多一點料酒,大火煮5分鐘。轉小火燉30~40分鐘就可以了。

拿筷子戳一下。如果能戳透,但感覺還有阻力,就可以了,醬大骨最近爛透,這樣口感不好,只有帶一點韌性,吃起來才夠意思。

這時候關火,不要管他,燜兩個小時。吃的時候重新加熱一下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