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在球队两位当家球星合计只打了20场比赛的情况下,阿特金森帮篮网留在了季后赛行列,然后他下课了。球迷们自然而然的要联想篮网那些更衣室里的传闻,而目前爆出的消息似乎也在指向,篮网与阿特金森分道扬镳,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内部团结考虑。


这种事,孰是孰非,说不清楚,说多了还遭黑。


还是先谈谈我对这赛季篮网的印象吧。


2019年的休假期,我写了篮网的赛季前瞻,对19-20赛季的判断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他们可能并不会比18-19赛季更强,因为在杜兰特一个赛季不打的前提下,篮网球员流动的结果,至少从纸面实力上看,未必比上个赛季强太多;


第二,即使没有杜兰特,他们的进攻应该也不差,特别是考虑到球队有欧文、丁威迪和勒韦尔,三个经常在最后一节干出热血暴走的后卫,篮网的比赛应该很有看头;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第三,篮网的防守不会太强,因为球队优质的球员大多在后场,锋线防守资源偏少。


现在看,其实这三个判断都有些偏差:

篮网的确没有比上个赛季强,他们现在的胜率是46.9%,上赛季是51.2%,百回合净胜分是-0.6,上赛季是-0.1。但这是因为不仅杜兰特没打,欧文也没怎么打,篮网实际可用的战力比预期的还要少,从这个角度讲,你不能说篮网比上个赛季做得差;


篮网的进攻有点差,进攻效率排在联盟第22。本赛季,当欧文在场时,篮网百回合得112.7分,欧文不在场时,篮网百回合得105.9分,欧文缺席对进攻造成的影响明显;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篮网的防守却比预期的更好,他们的防守效率排在联盟第8,这有点意外。也是靠着这一端有保底,篮网在没有两个薪资最高球员的情况下,依然能留在东部季后赛行列。


阿特金森在其中造成的影响占多大比重,能不能说得清楚?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不知道,因为至今没有任何有效的数据或者评价体系,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个教练对球队的表现到底负多大的责任。不然你也不会对菲尔杰克逊那13枚总冠军戒指具体的含金量产生疑问,以教练身份拿到的11枚,是不是你上你也行?


我看是不行。但你的确得承认,摸到了一手好牌,很容易让人对打牌的水平产生疑惑。如果评价球员的难度系数是10,那么评价管理层的难度系列大概是5,但评价主教练的难度系数趋近于无穷。


有关主教练,能被外界看得清楚的东西,似乎就只有风格和偏好。比如这个教练喜欢草首发,那个教练轮换死板,这个教练战术用得华丽,而那个教练临场应变速度偏慢,或者,从采访里听到,这位骚话连篇、妙语连珠,推导出他是个情商极高,擅于团结队伍的心灵鸡汤派。至于在训练馆、更衣室,以及日常相处中发生的事情,新闻报道能得知的内容有太多不确定的信息,但这些内容可能比球场上能提炼的内容还要重要,因为这才是教练与球员,教练与管理层相互产生影响的主要时间,教练布置了什么,更信任谁,在重点培养谁,或者跟谁的理念不合产生了争执,这可能比一次暂停叫得不及时产生的影响更大。


教练的威信和对球队的掌控力,其实就是在这些我们看不到的时间里形成或失去的,而这部分对我们吃瓜群众来说,是个黑箱,我们只能看到最终的结果。但忽略过程从结果倒推原因,无论如何都很难客观。


所以,不管阿特金森到底因为什么跟篮网之间产生了隔阂,在没有亲历者实名站出来宣布“都是因为XX看教练不爽,才造成了这个结果”之前,都不该带着情绪把理由总结得太过确定。我不是在撇清篮网巨星们的嫌疑,我只想说,这事的是非可能没那么快意情仇。


再说回篮网的赛季表现。


篮网相对简单粗暴的蹲坑防守体系,还是蹲出了效果。如果让我总结篮网防守的进步,这么这是应该被提到的一条。但过去几个赛季,每当我们聊到篮网,蹲坑都是被吐槽的一件事,因为篮网对蹲坑的坚持有些过度,阿伦是一个没那么强壮的中锋,在严守蹲坑策略时,虽然能保证护筐质量,但以他的机动性或许还能更灵活一些,而篮板球丢得多,也是篮网过去几个赛季一直有的毛病。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休假期我还比较期待小乔丹。不管皇叔这几个赛季的防守态度、防守选择和防守覆盖半径多被人吐槽,起码他是个尺度和吨位足够的真中锋,适应篮网的蹲坑防守策略问题不大,收割后场篮板和顶大牛上,会比阿伦更好用一些——当然了,他和阿伦都挡不住恩比德。


结果就是,篮网的确把他们多年来最弱的一项防守数据——防守篮板——从联盟第24提升到了联盟第9,小乔丹在场时,他们的后场篮板保护还要提升不少,也算这笔签约的部分目的有效。但是,皇叔的毛病还在那,而且对比鲜明,他一场比赛只比阿伦少打不到4分钟,场均干扰对手投篮的次数却只有阿伦的一半。皇叔的防守覆盖面积依然感人,这点跟年轻人比不了。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小乔丹的首发位置跟阿特金森的离职之间的传闻,会因为小乔丹没有说服力的表现,而变得令球迷们愿意相信裙带关系的真实存在。所有人在疑惑的目光中,盯着小乔丹能送出怎样的表现——浓眉今天这4记三分,是在皇叔目送下投进的,唯一不够目送的,变成了一记3+1,如果你希望少一点这样的画面,显然,你要少用小乔丹。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可问题就是,也许这不完全是一次赤裸裸的漏人,因为放浓眉投三分,不是一件100%错误的选择,而能让浓眉在一场比赛里大量在外围出手跳投,而不是用低位强攻捣毁篮筐,你好像不能说小乔丹的防守在犯完全致命的错误。


小乔丹的确毛病多,但如果你需要死蹲篮下少让对手大个往里打,允许对手在外面投,然后再多抓点后场篮板,这事他还是能干。


篮网的两个内线就是这样的,各自有明显的局限性,阿伦难以抵挡巨兽,小乔丹只能管一亩三分地,反过来,他们在对方不太擅长的领域又能完成一定的互补。两人的防守高阶数据,阿伦其实没有碾压皇叔,以下是几项影响力数据对比: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不同评价体系下,没有达成统一,这事还有得商量。


两人的进攻特点则更加相近,不同辈分的两位吃饼侠,终结扣篮的活都能干,皇叔过去几年尝试开发策应练了点传球,助攻稍多,但相应的,阿伦的失误率也更低。


这两个球员,其实各有使用的理由,最合理的情况,是让他们出现在各自合适的对位里。他们就像一个公司里同一个岗位上,各有所长的员工,阿伦更年轻,更有活力,还是领导带出来的人,他放在重要位置,象征了公司对新鲜血液的重视,这是为未来培养生力军;皇叔更资深,虽有老油条嫌疑,但有经验和能力打底,也不是完全无法胜任岗位,而他在高层的关系极为重要,领导给这个面子,可以为未来工作的开展减轻不少压力。


我不是在给皇叔首发找合理性,我的意思是,既然篮球本身的因素,并不可以100%决定他们谁首发,对主教练来说,这就算不得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问题,只能说,假如主教练在用人上没有绝对的权利,这有点憋屈,也在削弱教练的威信。


谁也不知道类似的事情在篮网发生了多少,或者阿特金森在下课前都有过怎样的坚持——比如传闻中对攻防体系的坚持——但既然阿特金森跟球队有着一样急切的分手需要,起码从教练本人的视角看,在一个教练意图无法完全实现的环境里执教,他自己也是无法接受的。


没有办法,这就是NBA,一个围绕球星搭建的舞台,球星的光彩照人和所向披靡,是商业和战绩的保证,而背后的操盘手则是老板和管理层,教练夹在其中,就是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这有点像好莱坞,说起来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但观众是奔着大明星去的,导演还得听制片人指挥,放映的都不是自己剪辑的版本,你有多大程度能为艺术负责呢?


我总说,NBA归根到底是管理层的游戏,当他们把手牌摸好后,决定比赛结果的,更多也是看球员。我们习惯上,却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了教练身上,毕竟,我们从小到大对着国家队教练——通常是另一项运动——喊下课,喊得我们自己都以为,锅真的是教练的一样。


NBA并非没有教练中心制的球队——比如,波波维奇的马刺,史蒂文斯的凯尔特人——以一个厉害的教练建队,也确有好处,球队文化更加稳定,不会因为换了核心球员就换了天地;年轻球员培养方向明确,利于成长;教练拥有用人和技战术的绝对话语权,可以最大化手中资源,这样的球队,下限往往更高。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所以,想想看,为什么凯尔特人是全联盟轮换最奔放的球队?因为史蒂文斯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用兵。凯尔特人这支球队,核心主将说交易就交易了,球队两个核心走人也不要紧,但球队文化一脉相承,符合球队文化的主教练,带领着一帮球队自己培养起来的年轻人——再加上一个教练曾经的弟子——可以让这支球队始终有远超联盟平均水平的纪律性和执行力。这样的球队,教练才真正能完全对自己的执教艺术负责。


但这样的例子实在有限。巨星的影响力太大,太稀有,能力也确实牛X。所谓“赢球文化”,你总得赢球吧,而越往高处走,就越需要仰仗顶级球星的能力,特别是在顶级舞台上,指望庶民球队靠战术成功是无力的,因为顶级球队的上限是由巨星决定的。波波维奇的成就跟一个状元用20年是同步的,等抓到一手3,4,6,7,9时,他也不敢加倍叫地主。即使是史蒂夫-科尔这样把球星用得不是一般亲民的教练也会说,到了更高的舞台上,超级巨星的能力才是关键,而那支勇士一直到最后,在体系和个人的平衡上依然挠头。


培养了一些优质的年轻配角,但最近几年也不过打了5场系列赛的篮网,真的有资格在巨星和“文化”之间任性吗?


阿特金森教练过去几年干得不错,陪伴这支篮网从低谷中走出,帮助球队建立了一套...风格单一,但对于资源一般的球队来说,简单有效的攻防体系。队中4个重要核心配角,阿伦、丁威迪、哈里斯和勒韦尔,都在他手下打出了名堂,再想想去年在篮网进入全明星的拉塞尔,这支过去几个赛季一直在修复被打劫交易重创伤口的球队,其实元气恢复的速度,已经超出了预期。阿特金森在其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我们没法用数据去评估,但他作为球队的掌舵人之一,当然功不可没。


阿特金森也没有搞什么“平均主义”,欧文的回合占有率高达31.8%,生涯新高。只不过,阿特金森曾干过这样的事——在需要时,拉塞尔在第四节可以被坚定的按在板凳席上——这可能象征着在篮网,主教练的权威一度高于明星,用人基于是否合适,而不是球员名气。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这是个优点,不是吗?


是,也不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庶民的角度,相信众生平等,那么这应该被歌颂。但事实就是,当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真的有一点享受特权的地位后,都会对利己的不平等看得更重,而这些,正是我们看不到的那些主教练每天都在平衡的工作。


所以,或许在一场常规赛里,里弗斯在关键球阶段无脑按名气用人,也有他的道理。


阿特金森没有足够好的运气。如果,他接管的是一支刚刚确立了建队核心的,手中有足够筹码重建的正常球队,或许他能继续陪伴球队成长,有机会撰写跟波波维奇或者史蒂文斯类似的剧情,最后能走到什么程度不好讲,但起码他能得到这个机会。


可惜篮网不是一支正常的球队,他们从掏空选秀权开始起步,篮网交给阿特金森的家底,上限就是靠努力走出泥沼,远远不够进取,所以阿特金森只能带出一支胜率挣扎在50%的季后赛边缘球队,没有机会证明他在更高舞台上是否有足够的才华——也许他有,也许他没有,但这可能不重要了,因为团队已经不是在孵化器里苦哈哈创业的小作坊,当你要上市时,判断原来小作坊里那个颇有点子的成员是否还有管理才华可挖,可能没有聘请一个业界认可的知名CEO稳妥——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服务好大客户,而不是开发新产品了。


篮网终归没有走上导演中心制,因为工业体系下证明了,制片人中心+大明星,出成果更有效,也更快。


篮网的换帅,到底唱的哪出儿?


对吃瓜群众来说,这事的意义是啥呢?


别因为这事黑球星,因为理不清楚。


但也许我们该少骂一点教练,因为在我们看不到的背后,你不知道还有哪些球场以外的内容不好处理——管理层溢价请来的老将,更衣室里话语权那么重,为了球队安定团结,你说要怎么办呢?


你品,你细细品。


这不是教练的错,他要做平衡。也不是球员的错,谁又不想上场打球呢?没办法,社会就是一半靠理性,一半靠做人,理性上站得住脚了,实操前还得权衡一番人情,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