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產品源頭溯源關鍵技術是什麼?

農哥在路上


農產品的源頭溯源問題,比其他的問題要相對難一點,因為核心問題很複雜,比如說土壤汙染重金屬超標檢測沒有?澆地用的水,有沒有汙染,化肥的使用超標了沒有?使用的農藥合格不?用量合理不?有沒有農藥殘留,還有收穫後的加工過程有沒有汙染和使用其他的添加劑?運輸和上市的時候有沒有人為添加什麼東西?這個問題還要靠國民素質和覺悟來支撐,只有全民素質提高了其他的事情都簡單了,光靠監管也是不行的。考研的是人心和人性。我是鄉村果員老齊。





開心果員


農產品的溯源,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溯源認證機構的公信力,而不僅僅是技術。

跳出人為的弄虛作假的干擾因素(這在各行各業都存在,主要還是溯源管理的公信力不足影響),做好農產品溯源的頭件大事,就是由生產地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組織主要生產企業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共同組織農產品溯源認證機構,用政府的信用背書,啟用第三方機構增加監督力度,利用法律規範生產企業自律生產。認證機構全程監督企業生產過程,完成從種子信息,肥料信息,種植週期等詳細信息採集,所有農產品出售,均由認證機構統一提供認證信息,方便採購方溯源。

從技術上講可以說並不複雜。

從生產企業到批發、零售商等大宗交易,可以採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在產品上加貼一個帶芯片的標識,產品進出倉庫和運輸就可以自動採集和讀取相關的信息,產品的每次流動都可以記錄在芯片上,保證全程無死角追蹤。

從零售商到消費者環節,由零售商將產品溯源信息編制後,用一物一碼的方式,提供二維碼在產品預包裝上,方便銷費者瞭解產品的完整的生產及運輸信息。

農產品溯源難點不在技術上,而在於認證機構的公信力建立和對生產企業的生產監督土。

我是“隨願記”,一個記錄生活點滴的賬號,如果您認可我的觀點,請分享給您的粉絲吧。


隨願記


農產品溯源、食品安全溯源,核心問題是管理問題和產業基礎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嚴格意義上的溯源應該是全流程的,從種子、種植、加工、流通,倉儲、銷售等等全流程的溯源。目前全流程的體系是不完善的,只要哪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造成溯源失敗。舉個簡單的例子,生豬溯源,我們可以溯源到豬仔的來源,但是生豬日常飼養用的什麼飼料這個實際上是無法完全跟蹤記錄的。這裡面的漏洞非常多,因為人為因素太多了。如果只是簡單的安裝個攝像頭,那這是非常不嚴謹的,根本算不上是溯源,最多隻能是一個監控。

反而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從末端的傳感器,到數據載體,到讀寫設備,到加密技術,到數據庫技術,到公共平臺,最後到軟硬件驗證終端,這些都可以說是已經很成熟的。

有人說二維碼標籤可以被複制,那麼可以採用電子標籤。也有人說電子標籤也可以被破解和複製,沒錯,從理論上講,電子標籤是有被破解的風險的(性質和銀行卡一樣),但是破解成本和代價非常高,而且容易被稽查。

電子標籤還是非常可靠的,唯一的缺點是成本比較高。

有人說茅臺飛天用的也是電子標籤技術,為什麼也被破解了?其實有些人可能不知道,茅臺電子標籤被假冒,實際上是監守自盜(已被收監),不是技術問題,是管理上出了問題。

因此個人認為解決溯源問題要管理和技術一起抓。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沒有必要進行全流程的溯源,暫時還是假大空。可以先進行銷售端的溯源,即保證消費者買到一個產品之後,通過驗證可以溯源到產品的真假,並知道是哪個廠家的產品。這對於大多數的消費者而言就已經足夠了。因為一旦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他們可以找到源頭。而至於生產領域的溯源,那是監管部門和生產單位要負責的事情。


漁夫優選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信息不透明易篡改。傳統的解決方案是基於中心化的管理系統去記錄數據,中心化系統的最大問題是數據可以被事後修改。

2.編碼體系不統一。主管部門、追溯體系、供應鏈環節都不盡相同,難以實現全環節、全地區、全產品的覆蓋。

3.數據無法共享。傳統溯源體系數據庫相對封閉,出於安全及利益考慮一般不會與其他企業共享。

4.難以獲得信任。頻繁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傳衝溯源機制存在的不透明缺陷導致難以獲得真實信任。

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農產品可以實現的願景

1、農業人員向用戶銷售農作物高速、安全;

2、消費者清楚地知道食物的來源,以及生產日期,對食品的安全放心;

3、可以讓農產品生產加工者很清楚的知道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做到及時改進。

響應國家號召,創新推進農業產業組織機構,調整種植結構,讓綠色有機的、具備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實現增值,讓消費者對食品完全放心,讓政府部門對食品監管省心,讓農產品生產加工者不再憂心,區塊鏈農業溯源能落地實現,將解決很大的一塊民生問題。




圍場飛哥


總而言之,農產品溯源的關鍵是是將當前先進的物聯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識別技術、互聯網技術結合利用,通過專業的機器設備對單件產品賦予唯一的二維碼作為防偽身份證,實現“一物一碼”,然後可對產品的生產、倉儲、分銷、物流運輸、市場稽查、銷售終端等各個環節採集數據並追蹤,構成產品的生產、倉儲、銷售、流通和服務的一個全生命週期管理。

它可以建立起從原材料到市場的全過程跟蹤和從市場到材料來源的全過程溯源,實現消費查詢、經銷門店、倉儲運輸、檢驗檢測、加工/包裝和養殖種植的全流程數據化,為綠色農業產品提供完全的溯源保障,讓消費者放心的同時,給農產品賦予更高的價值。


農貿財經


其實你說的太高大上了,更偏向於用技術去解決一個問題,但你要清楚只要有人參與的地方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簡單類比下,這種其實像管理一個公司很像,但其中又有政府力量參與,所以其中的流程化的東西要明瞭,要有量化和後果的懲罰。

其實類似於國外的認證模式很好,有第三方參與,類似於團體,有品牌效應,認證通過後定期審核,拿認證後大家按照標準做,如果造價等會失去資格,可能是永久或者很長一段時間。

收益和好處差異巨大,有很好的監督機制,第三方參與,零容忍等等制度和管理手段的介入,才能做好,而技術只是個輔助手段,幾十年前沒有這些也能做好,類似於葡萄酒的經驗。

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


拙者拙心


談到農產品源頭溯源關鍵技術問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是不二的選擇。但關鍵還在人為的因素,如土壤的科學檢測、種子問題、施肥問題、病蟲害防制……,以及產品及其再加工及輔產品等一系列環節都能有據可查,時時能夠在互聯網上了解。在當下這個大數據時代,單一的農戶及小作坊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而足應在政府的引導下,採用供銷合作社及公司加農戶全產業來經營,才是解決農產品產品源頭關鍵技術的根本。以上只是我的想法,望大家共同探討。謝謝!


東北人老畢


我感覺技術不存在任何問題,主要還是習慣性操作和市場行為得不到滿足等問題,如果能解決好1、全生產過程的質量監控和信息集成。2、各生產階段從業人員的生產理念和職業操守能全面統一。3、就是市場行為的優質優價,實現對溯源的經濟認可。我想這三條能完美解決,食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可溯源就近了。



老吳之快樂生活


好的農產品出自適應氣侯地理條件優越的環境下,現在市場上外表光鮮亮麗其實營養價值,口感失去了應有的原汁原味。都是大棚裡化肥農藥激素抗菌劑的垃圾食品。在農村天然的焦泥灰鉀肥,農家放養的豬牛羊圈肥種出新鮮綠色產品才有好口感。就現在香榧為例,因價高全國各地盲目種植,因氣候溫度,海拔不同種出的榧變差價掉,只有原生態產出的香榧才有香甜特有的味道。現在市場上的雞鴨豬肉都是用上了生長素,養殖期短真得不好吃,只有農家用米糠,剩菜山野草養殖週期長的才好吃。


偉祥9


農產品源頭溯源在互聯網技術上不是問題,可以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關鍵一要有法律法規做保障;二要有政府監管和公信力組織建設平臺;三是產品要實成品包裝;四是要規範種植、運輸、倉庫全流程;五是要第三方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