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終於有一款遊戲不能被速通了。”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好吧,開門見山的說,這個朋友就是我自己。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畢竟我好友列表裡真就我一個人買了這款遊戲啊

  作為一個酷愛四處找奇葩遊戲見證製作人腦洞的玩家,《漫長等待(THE LONGING)》這款主打“400天喜提期貨成就”的遊戲,其實早在發售前的小半年就已經被我盯上了。當然遊戲目前已經正式上架steam,售價50元人民幣。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漫長等待》的故事和遊戲內容都很簡單。一切都發生在很深、很深的地底,在一個似乎永遠看不見太陽的地方有一個王國,裡面住著一位年邁的國王。不知多少年月逝去,國王的力量終於走向衰亡,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留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影子,並告訴他:

“我睡400天就會回來,你且待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於是伴隨著沙漏的轉動和麵板上的倒計時,屏幕中這個小人開始了他的漫長等待。順帶一提,在小影子家裡這個沙漏,剛好是60秒轉一次的,或許可以拿來檢測泡麵進度。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等著就能通關。這種遊戲使命放在電子遊戲裡幾乎是聞所未聞,小影子也這麼覺得,所以這款遊戲的核心玩法就突出了一個“反正宅著也是宅著,不如…”,與前段時間各位同學在床上刷手機時腦海中湧出的念頭可能恰好不謀而合。

  你操控的這個小人,確實也因此開始在這款遊戲裡靠各式各樣的活動來打發時間,比如:

  彈琴(需要收集齊全所有樂器部件)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畫畫(需要紙張和塗料,可以看到作畫進度)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生火(可以生起不同顏色的火堆,以及附帶輔助睡眠的噼啪火柴聲響)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以及最大頭的:閱讀。

  不過目前遊戲之中除了“想法”外只存在英文書籍,後續這一部分能否會引入中文化目前尚且不得而知。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當然,就像每個阿宅都會想方設法讓自己宅得更舒坦一樣,在遊戲開始時,你的小屋只有幾張紙和一兩本書,絕對不能算一個讓人安心窩著的地方。而“宅得不夠爽”這個根本問題,也會促使你從國王身邊的樓梯拾級而上,從而展開整個地下王國的冒險之旅。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不過雖然說是冒險,其實整個遊戲流程在你獲得王國地圖之前,基本上就是一個:我這次該選哪個門?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以及,我這次又該選哪個門?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以及:這兒怎麼還有個門???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的有限套娃故事。

  在這些門和門交織成的類似迷宮探索之中,你可以獲得新的傢俱,可以獲得新的英文書籍,當然也可以撿到紙張,煤塊和顏料,這些都會在你回家之後成為小窩的一部分。你完全可以讓小影子像一隻勤勞的小螞蟻一樣,把所有感興趣的東西都收拾回屋,這樣一來,或許它的孤獨感也能夠稍微淡化一些。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偶爾在外過夜也是不錯的選擇

  《漫長等待》的開發商Studio Seufz很較真。這不光體現在遊戲頂端碩大的倒計時上,也不光體現在影子在各個場景的發言裡,還體現在本作相當一板一眼的很多設計上。最典型的一個,就是小影子進行任何事情的動作都很慢。

  你雙擊一處地面,它會在接到指示後會慢慢悠悠地發個愣,隨後才會慢騰騰地走過去。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你讓它開始畫畫,必須等待屏幕中央的過程圖走完,甚至能看清小影子的每一抹筆觸。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甚至連進門動畫都做得很慢。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最讓人驚歎的是,你離家展開的大冒險裡,走過了多少路,回家時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原路返回。我上午打開遊戲時誤打誤撞一度進入了永恆殿堂,發現走幾步就能撿到一本書,於是津津有味地在裡面不停探索,甚至吃飯時也忘記關掉自動行走…

  後果就是我花掉了足足倆小時才走回家裡。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不過在《漫長等待》這個漫無目的到自己給自己定小目標的遊戲裡,這個“慢”恰好是它讓人感到舒服的一部分。用我自己的體驗來說,雖然可以在宮殿收集各類物品,但我卻幾乎不會從這些收集要素中感到一絲一毫的緊迫感,亦或是“這些必須今晚完成”的任務感。

  這或許是頂上時刻存在的倒計時給予我的心理暗示。這個以“天”作為最前綴的計時,彷彿冬日不斷把努力勤奮的我拉回夢境的被窩一樣,不停地暗示我:不需要收集物品,也不需要推進主線,遊戲的主要目的僅僅是“好好待著”。

  這麼想著,我似乎也開始變得平心靜氣了起來。

  嗯,從這個角度來看,《漫長等待》或許也很適合當做一款放置遊戲來玩,就像曾經的《旅行青蛙》一樣。

  關於《漫長等待》的遊戲本身,目前差不多就是這些。遊戲本身當然也還有一些隱藏的收集道具,亦或者是地下王國之中有趣的地點——但我覺得這些姑且算是探索樂趣的一部分,如果在這裡寫出來,恐怕也會打碎掉一些玩家的期待感。當然,另一方面,也是我本身也確實才剛剛開始這段王國阿宅之旅。

  很明顯,《漫長等待》就是這樣一款劍走偏鋒的遊戲,它和鼎鼎大名的《沙漠巴士》可以歸入一類,比起自身的玩法,遊戲本身更像是在釋放出一種電波。不同的接受人群,能夠從中得到不一樣的感悟。這份感悟或許還是相當主觀,言語難以確切形容的。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在遊戲裡,影子也時常在和自己的孤獨抗爭

  這能體現在steam的評論區裡。留下評論的玩家之中,有些人依舊將它當做一款帶著解謎要素的收集遊戲,詳盡分享出自己的探索心得,告訴其他玩家自己歸納出的“最快收集路線”;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有些玩家則是買來放置,期待著400天后,這個遊戲將會迎來的“王之歸來”到底會是如何的演出,以及遊戲在這之後又會是怎樣的走向;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有一些玩家把它當做了時間膠囊,想看看400天之後,自己的生活和此時此刻會有什麼不同;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也不乏一些玩家已經開始傳達自己從遊戲中獲得的感悟。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但無論如何,“孤獨”都是本作顯而易見的主題,也是你非常容易就能夠從遊戲裡感受到的飽和因子。小影子姍姍走過的每一處殿堂過道,每一個潮溼山洞,每一層寂靜階梯,無時無刻不在將“孤獨”二字加粗放大顯示在屏幕的正中央。

  這種淡淡飄散著的“喪”感,也是本作蘊含的治癒力量。孤獨恰恰是最能夠喚起共鳴的一樣情緒。或許總有那麼一刻,你會發現“影子”自言自語中的某句話恰好也是你曾經或當下的所思所想,那個時刻,你一定會慶幸自己曾經開啟過這個遊戲。

  最後,感謝《漫長等待》提供的這個小影子,我太喜歡它的動作和各類神態了,或許以後它會經常以表情包的形式出現在我的文章裡。回頭見。

我的一個朋友買下這款遊戲,只為了看看400天后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