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慶哥

水瓶座辣媽

玩轉廣式煲湯、變美乾貨總結癖


這兩天微博有個話題很火:“總懷疑自己有病怎麼辦”,超過三萬人留言。

有條被點贊6萬的留言,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聲:

我爸咳一下:他是不是感染了?

我媽打個噴嚏:她是不是感染了?

我喉嚨幹:我是不是感染了?

熬夜白天困:我是不是感染了?

一看新聞:我們全家是不是感染了?

新冠肺炎病毒太狡猾了,也不能怪我們疑神疑鬼,之前以為只會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現在專家又說也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之前說潛伏期14天,現在又變成了24天......

隨著我們對病毒的認識加深,每看一次新聞,心裡就被碾壓一次。

這周很多地區陸續復工了,我身邊很多需要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朋友已焦慮得睡不著覺。

在疫情蔓延的很多天裡,我也處於擔驚受怕的情緒中,吃不下飯、看不進書、寫不了字,被恐懼控制的我,做事提不起精神。

《與神對話》中作者說:“所有人類的思維,話語或舉動要麼基於怕,要麼基於愛。”

愛是擴張、開放、贈送、分享、治療的力量。而怕是收縮、封閉、隱藏、傷害的力量。

我們因為怕,把自己縮成一團,身心沒法打開,雖然每天什麼都沒做,卻疲憊不堪。

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生活》裡有一段話很打動我:一天之中只要累積無數微小的喜悅,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只要這樣的日子持續到來,人生在世就樂趣無窮。而保持喜悅的方法,就是“自我改造”。

日子總得過下去,終日被恐懼控制,只會日漸枯萎。不如像松浦彌太郎那樣從“自我改造”開始,每天為自己創造一些微小的喜悅

用愛來代替怕,打開自己而不是緊縮自己,這樣才能重啟生活,忘掉恐懼。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用“交替式”思維,放鬆自己

用“交替式”思維來放鬆自己,這是我每次焦灼不安時用來自我調劑的方法。

“交替式”思維在我的定義裡就是:當你因為恐懼、焦慮,無法進行當下的事項時,嘗試轉移思維去做另外一件事。

在我的書房裡放著一臺橢圓儀,每次我看不下書或者大腦一片空白時,我就會開著動感音樂,在橢圓儀上運動30分鐘,用多巴胺補充我流失的快樂因子。

我看過許知遠的一個採訪,他說自己也喜歡用“交替式”休息法做事,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他寫梁啟超傳記《青年變革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當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即使管理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當下狀態進行不下去時,轉戰另一種狀態,是一種高明的休息,因為你沒有和自己較勁。

人在憂愁時,如果將“多出來的情感”拿來關愛自己和別人時,會快樂很多。這也是一種交替休息,用愛來替代擔憂,內心獲得一種平靜的休憩。

《食光蜜語》是我在假期裡看到的一本很解壓的書,壓力大的時候看菜譜能讓我找到一種接地氣的生活感,另外我也喜歡作者宇文正的廚房故事。

宇文正在遭遇身體疼痛,情緒低谷時依然用心為家人烹飪美食,在小小的方寸之間,

她將祝福和關心填進一蔬一飯裡,在低落的日子裡用愛替換憂愁。

尼采說,切勿令雙眼與精神疲怠,即使在陰暗中也要追尋陽光。

誠然,在陰霾下,我們改變不了現狀,但換一種思維和態度就能換一種活法。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讓大腦“孤獨”,過簡約的精神生活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自動在家不外出,我們的身體比以前孤獨多了,但我們的大腦並不孤獨,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湧來。

如何讓生活正常運轉起來?在我看來,要先讓大腦“孤獨”,讓精神生活重回簡約的節奏。

少看各種謠言和垃圾信息,每天看一點最新的數據和權威專業人士的看法就差不多了,信息量超載容易有心理創傷。

我現在只允許自己限量地使用微博,每天起床刷一下熱點新聞,瀏覽最新的數據就轉移注意力去做正事了,該看書就看書,該寫稿就寫稿。

我要用一件件具體的事項找回內心的秩序感。每天如果只看新聞而不做事,內心會有種無能的憤怒感。

寫作認識的朋友小艾,每天早晨起床,先不洗臉刷牙,喝一杯水,打開電腦就開始工作。累了,在沙發上休息一會,翻開還沒看完的小說,專注書本閱讀,過程中不看手機,認真做讀書筆記。

雖然外面風聲鶴唳,但她活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怡然自得。

有一種孤獨是你在家裡素顏,靜靜地讀一本書,喝一杯茶,整個世界也跟著素淨起來。

當你被一種平靜的喜悅浸潤時,恐懼的世界似乎在你眼前靜止,這種孤獨是欣喜的、安穩的。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每天創造微小的喜悅,重啟生活

自我創造安全感,焦灼會少一半

《反脆弱》裡說,我們的世界並不堅固,它是非常脆弱的,天災人禍、生老病死時刻都在發生,而我們總是無能為力。

就像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人類在它面前有太多的無力感。

我們都很脆弱,尤其是面臨疫情還要復工的人,每天都擔心自己被感染或者無時無刻都在懷疑自己已經被感染。

生完孩子後,我比以前更沒安全感,很擔憂自己或伴侶感染生病,家裡沒人工作,還要治病,房貸還有生活開支怎麼辦?

但是如果我們在最壞結果發生之前先做好保障,多一份安心就少一些焦慮。

我祝願每個人都平平安、健健康康,不被病毒感染,每一天都快樂健康!


作者介紹:慶哥,水瓶座暖心辣媽,變美乾貨總結癖,煲湯讀書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