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生一世十里杏林,最難忘家鄉南地大河沿的十里杏林。

從東至西,沒有十里,也得有個六七里,粗粗的杏樹,深暗灰色,蒼苔彎延,凹凸不平,像飽經滄桑歲月老人的臉,枝丫舒展,形態各異,自成一體,伸向蒼穹,杏樹的外觀本身就是一副很好看的畫,看似如枯木般的樹枝,立過春後,便冒出一個個紫紅色的花苞,隨著春風的愛撫,瓣瓣綻放,真的能帶給人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感覺。

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暖氣淺摧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隨著天氣變暖,梅花凋謝,杏花含羞待豔的粉墨登場,由深紅變粉紅,粉紅中又透著白,五瓣的花中心是散開的細細的嫩黃花蕊,杏花的嬌羞樣就好像少女粉嫩的臉龐,讓人不忍觸碰,不忍褻瀆。

桃花灼灼,杏花淺淺,遠看杏林,流霞似錦,蔚為壯觀,漫步在杏林,更是有種置身於桃花源中的感覺。一簇簇,一串串,一枝枝,比肩接踵好像在逗樂玩耍,好像在喃喃細語,好像在笑看人生。

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杏花未肯無情思”。淡淡的花香,卻能吸引很遠的蜜蜂留戀,花引蜂,蜂戀花,靜怡的杏林中好像只有蜜蜂的嗡嗡聲在陪伴,靜中有動,動中有聲,那是怎樣和諧迷人的畫面。

一陣風吹過,驚慌了蜜蜂,震顫了花瓣,片片飄落的花瓣,像空中飛舞的蝴蝶,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一層一層的,叫人不忍心踐踏,更讓人有一種掃起來,像黛玉那樣去埋的衝動,堆起一個香築,築起一世繁華,掩埋一腔憂傷。

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小時候,以為杏樹也會傷心,也會流淚,那滴滴的凝膠,便以為是杏樹的眼淚,是受不了寒冷嗎?是不堪重負嗎?是受不了調皮孩子的折辱嗎?長大後才知道那是杏樹自我保護創傷的分泌液,據說還可以入藥呢!

“花退殘紅青杏小”。紅顏已退,洗盡鉛華,杏樹的葉子這時已經長出,凋謝的花瓣中長出毛茸茸的青杏,用青杏形容毛頭小孩非常貼切,青杏就像那乳臭未乾的嬰兒,昂著稚嫩的小臉惹人憐,叫人有種去保護的衝動。

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一春湖上看花枝,看到青青杏子肥”。綠肥紅瘦,多情的春,瘦了杏花,肥了綠葉,隨著葉子的長大,凋謝的杏花已落盡,青杏也慢慢的長大,並且褪去茸毛,變的光滑,這時候看著青杏就會流口水,割草的時候,偷幾顆,酸的呲牙咧嘴的,卻還是吃不夠。貧瘠的年代,那便是刺激味蕾的美味。

“意興到南園,杏子半紅碧”。壓滿枝頭的杏,隨著季節的到來,已開始慢慢成熟,到麥收前後,基本都熟了。那些成熟的杏,品種不一樣,顏色也各異,有金黃色的,有橙紅的,有深紅的,像一個個的小燈籠掛在綠葉中,交相輝映,風光無限。都說紅花配綠葉是最好看的,叫我說成熟的果實配綠葉更有種攝人心魄的美,那是種成熟的美,是飽經歲月沉澱的美。

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收完麥後,和小夥伴們會一起去拾遺留的麥子,然後搓吧搓吧,把皮吹乾淨,就去杏林換杏吃了,吃著自己勞動成果換來的杏,更是香甜無比,是慢慢的咂吧,細細的品嚐,絕不會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囫圇吞棗。

也不知道哪一年,杏林承包給個人,可能嫌麻煩,亦或是嫌不掙錢,不得而知,反正是都被伐掉了,都栽上了楊樹。杏林消失了,孩子們少了一個好去處,老家少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如果杏林還保留到現在,在春天那肯定能吸引很多的遊客,更是很好的生態採摘園。

十里杏林,雖說沒有一生一世,但卻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時至今日有時候還會夢到在杏林裡賞花,在杏林裡割草,在杏林裡談天說地。

故事:家鄉延津的十里杏林

作者簡介:樊詩意,祖籍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現居住永城市,愛好廣泛,尤愛文學和打兵乓球。聯繫方式:13781568415;微信號:A13781568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