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現代人挑戰宋詞經典詞牌有多難?在前幾期裡,筆者和大家分享過兩首。一首是莫言先生挑戰《江城子》,雖句句霸氣,但還是被不少網友挑出了些毛病。一首是郭沫若先生挑戰《水調歌頭》,寫得大氣磅礴,令人讚歎。除了這兩位外,現當代文人中便少有人挑戰經典了。正因為如此,本期這首就顯得頗為難得。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本期筆者要分享的是詩詞大會才女武亦姝的一首《浣溪沙》。提起武亦姝,很多人都對她在詩詞大會上可圈可點的表現記憶深刻。而讓詩詞迷更驚喜的是,這位理科生不但能背詩詞,還在2019年的高考中以613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當很多家長都在思考,她的父母到底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時,她也受到了不小的質疑。有不少網友指出,雖然她背了幾千首詩詞,卻只不過是死記硬背而已,只要肯花時間大家都能做到。也有人拿出餘秋雨先生勸家長不要逼孩子背詩的話來說事,認為背詩對一個人的成長並無益處。然而他們忘了當年蘅塘退士說的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事實上,武亦姝在高一時寫的這首《浣溪沙》是相當有水平的,讓我們來品一品:

《浣溪沙》

當代.武亦姝

早是殷勤一捧沙,去來望不到生涯。雲飛潭路葉旁家。

潮本無期還浦岸,山窗竹雨叩閒花。月心一點臥松鴉。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浣溪沙》這個詞牌名是唐代教坊的曲名,正調共42字,代表詞作是北宋大詞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在這首詞中,晏殊寫出了千古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說起來這個詞牌雖常見,卻屬於高難度詞牌,它的上片3句是3個平韻,下片3句要兩韻,而且高手要在過片(即下片前兩句)中對偶。兩宋高手中,張先、秦觀、吳文英、辛棄疾都寫過這個詞牌,真正為人們熟知的並不多。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武亦姝這首詞可當相思或思鄉詞來解,全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詞的上片由“捧沙”的動作起句,用“殷勤”來修飾,已經埋下一股愁意。後兩句一虛一實,望不到歸家的路,心卻隨著閒雲飛到了家中。這種虛實結合的寫法,是古代常用的寫法,由眼前及遠方,十分高明。

詞的下片前兩句看得出來是模仿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只是武亦姝用潮水來代替落花。“潮有信”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指的是潮水的漲退都是有信數的,會如期而至,武亦姝在這裡寫“潮本無期”正句反用,可謂妙筆。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下片第二句“山窗竹雨叩閒花”僅7個字引入了“山”、“窗”、“竹雨”、“花”4個意象,令愁意全出。從後句的月和上片的雲來看,此時應該沒有下雨,這句中的“竹雨”應該是竹葉飄落的樣子,類似宋代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溼杏花雨”。落筆“月心一點臥松鴉”一樣是妙筆,種種愁苦都藏在了這月心一點中,松間的鴉鳥和月色一起,構成了一副奇幻的夜景。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晏殊寫詞工整清麗,而又不失不婉約典雅,武亦姝這首詞雖然無法做到下片起首兩句完美對偶,但在意境的渲染上頗有晏殊之風。當時寫這首詞時武亦姝念高一,只有16歲,能有這樣的筆力已屬不易,大家覺得這首詞寫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