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群、連麥、視頻,江漢這場專家諮詢會在“雲”端

“歡迎三位教授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今天的專家諮詢會,首先請承辦人介紹案情。”3月4日上午9點30分,在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姚妍的組織主持下,一場多人遠程專家諮詢會準時召開。武漢大學法學教授陳家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童德華、王安異受邀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辦案人員共同圍繞一起由20年前糾紛引發的故意毀壞財物案進行討論。


建群、連麥、視頻,江漢這場專家諮詢會在“雲”端


年前,該案移送江漢區檢察院審查起訴,第一檢察部員額檢察官汪寶受理審查後認為證據不足,提出補充偵查意見後退查。

案件重報後,偵查機關按要求補充了視頻辨認、涉案財物價值鑑定等證據,但由於本案持續時間長、案情複雜、民刑交織、罪與非罪界限難以釐清,承辦檢察官在依託檢答網提問後,為謹慎起見,於2月20日向第六檢察部建議,希望召開專家諮詢會,聽取學界專業意見。

收到業務部門需求,姚妍立刻向武漢市檢察院研究室申請提供專家資源。在市院支持下,她聯繫了多位知名法學教授,提前預約到了目前身在武漢的三位學者並約定好時間。

與此同時,汪寶檢察官正抓緊撰寫專家諮詢會案情彙報材料,按照時間線全面梳理本案案件事實及相關證據,最終形成了2萬多字,共37頁的書面報告。

考慮到武漢目前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城實施交通管制,對於會議形式,姚妍首先想到的就是“雲”連線。可是,遠程視頻會議雖省時省力,但參會專家需要提前閱讀並詳細瞭解本案案情,紙質案件材料如何才能送到專家手中呢?

“我去送吧。”看姚妍一人無法抽身,第六檢察部幹警王進主動攬過任務。第二天,他驅車前往武昌區、江岸區,按照對方提供的地址將保密材料逐一送到教授們手中。

一切準備就緒,姚妍將三位專家及偵查機關辦案人員,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楊祥興、第一檢察部部門負責人陳玖紅、承辦檢察官邀請進入臨時微信群,再次明確會議時間。

“雲”連線當天,視頻信號穩定,會議推進順利。案件情況及相關背景介紹完畢後,三位刑事司法學界專家就各自思考及感興趣的問題補充提問,承辦檢察官現場答疑。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專家們分別從法學理論、辦案實務、矛盾化解等層面對案件進行了深入分析,針對本案中的違法阻卻性事由、被害人自陷風險、民事權利中的自力救濟、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等核心爭議逐一分析論證,並對案件辦理結果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幫助承辦人撥雲見日、開拓思路,為案件辦理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

“藉助‘外腦’對案件‘把脈問診’,發揮行業專家“智囊”作用,有助於檢察機關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會議結束後,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楊祥興意猶未盡,“感謝教授們抽出時間給我們上了一堂‘網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