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魯迅。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學習醫術,回國後發現國人的麻不不仁,於是決定通過手中的筆揭露社會的黑暗,被喻為“民族魂”。毛主席評價他“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的方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到無可挑剔的人,卻有一個致命的嗜好,那就是吸菸,魯迅先生終其一生也沒有戒掉抽菸的習慣,以至於最後在上海患肺結核去世,享年55歲。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先生,他的生命又為何像一縷青煙,來去匆匆?讓我們來看一看吸菸是如何影響魯迅的人生的。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嗜煙成性,不分貴賤

魯迅不僅以文采斐然響徹文壇,同時也作為一個“菸民”,被人們所知。魯迅先生曾經說,自己每天就只做三件事:仰臥、抽菸、寫文章。他的朋友許壽裳回憶:“他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點一支香菸,抽的時間久了,白床單都給他的煙染成黃色的了。”

魯迅先生的愛人許廣平也回憶道:“他和熟悉的客人交談,手中一定夾著一支菸,整個屋子都是煙霧繚繞的,只要看看地上菸頭的數量,就知道他這一天是在家還是外出了,他的房間總是充滿煙味的,讓進去的人受不了。”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也曾經回憶到:父親睡在床外側,瓷杯旁邊放著香菸……他從盒子裡抽出一隻香菸放進他被燻的又黑又黃的嘴裡……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關於魯迅先生從何時開始抽菸,恐怕連他自己也不記得了,他活了55歲,竟然有33年都在抽菸。根據認識魯迅先生的人回憶,他從1909年在杭州師範學堂當教員的時候,煙癮就已經很大了,每天都要抽上幾十支,魯迅先生抽菸從來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煙就可以抽。

《魯迅日記》中記載:1913年6月21日魯迅先生回家鄉探親的時候,“往潤昌公司買毛氈、菸捲等七元八角”,雖然七元八角對魯迅來說不算太貴,但是按照當時的物價,這些錢夠一個普通百姓很長時間的開銷了,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一定是買了大量的煙,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抽菸的歷史已經很久了。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在1928年魯迅先生寄給章廷謙的信中也寫道:“我酒是早不喝了,煙仍舊,每天三十至四十支”。甚至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在上海書店的朋友內山完造還看到他坐在臺子旁的椅子上,右手拿著香菸,此時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大家勸他停止吸菸,他就把煙丟掉了。

根據郁達夫的回憶:“他在北京時抽的就是哈德門牌子的香菸”。到了上海之後,他也只抽幾角錢的煙,對於煙的品牌也沒什麼要求,平時抽的都是便宜的,他唯一一次抽貴的煙,還是在被章士釗開除之後,高興的買了一包昂貴的海軍牌香菸來慶祝。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憂國憂民的吸菸之路

魯迅先生嗜煙成性,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此時三一八慘案剛剛過去,當時日本軍艦進入天津大沽口,打死了很多國民軍,並且還囂張的聯合英美等八國,要求當時執政的北京段祺瑞政府撤除大沽口的所有國防設施,讓日軍進入,消息一出學生們群情激奮,開始上街遊行,喪心病狂的段祺瑞居然命令士兵開槍殺害學生,遇難者多達四十七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劉和珍,在她遇難後,魯迅先生寫下了《紀念劉和珍君》一文,譴責北洋政府的殘暴無恥

經此之後,魯迅先生深感國家的腐敗和青年流血的無辜,夜不能寐、輾轉反側,香菸又成了他排遣寂寞的伴侶,在《一覺》這篇紀念三一八慘案的文章中,先生寫道:“我疲勞著,捏著紙菸,在無名的思想中靜靜地合了眼睛,看見很長的夢。”

可見魯迅先生對於當時的國家是失望的,但是他不知道出路在哪裡,因此只能夜以繼日的抽菸,來緩解一些痛苦的心情。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戒菸之路:終究難斷

吸菸儘管能緩解精神上的痛苦,但是對身體的傷害還是很大的,周家三兄弟只有魯迅壽命最短,這與他抽菸有著很大的關係。當時醫生讓魯迅先生戒菸戒酒,他惆悵的說道:“

禁酒倒沒有什麼,禁吸菸則苦極矣,還不如生病好了”。許廣平見此情景,知道讓魯迅先生依靠自己的控制力戒菸是沒有可能了,於是嘗試著以愛情的名義逼迫他戒菸,魯迅也知道吸菸對自己不好,於是告訴許廣平他知道自己為了戒菸鬧了一些脾氣,希望在她的管束下能真正把煙戒掉,為了表示戒菸的誠意,他邀請許廣平南下廣州來監督他,表示自己“甘受管束”。許廣平也照做了,從此開啟了他們十年的恩愛之旅,也是戒菸之旅。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明知煙有害,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戒菸的確有效,但最終卻還是沒能成功,魯迅先生遵照醫囑,減少了抽菸的數量,但是幾十年來的煙癮還是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傷害,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一月肩及脅均大痛”,“三月二日驟患氣喘”,“發熱未愈”,而後“八月痰中見血”,十月就發展到“氣喘不止,延至十九日上午五時二十五分逝世”。”一代文豪就這樣與世長辭。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他人來的難”,這句話用在魯迅先生身上最貼切不過了,魯迅先生一生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國家和民族而憂慮,也與敵對勢力堅決做鬥爭,但他終究還是一個普通人,但香菸作為他戒不掉的伴侶,一直是他健康路上的罪魁禍首,即使有他下定決心戒菸,也有許廣平的支持,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也許這就是魯迅先生的人生:猶如一縷青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