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微博曾經流傳著一條很暖心的視頻:在成都地鐵上,一名大概12歲的小男孩帶著患有眼疾的父母乘地鐵出行,並小心翼翼地引導著他們。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父母兩人緊靠著小男孩,小男孩則一臉認真和專注。沒有抱怨,沒有嫌棄。一小二老三個人的背影,在眾人的目光下化為一條暖心的線。


小男孩充分表現了:我是你的眼,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一幕,溫暖而深情,甚至讓許多父母自愧不如。


作家李月亮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


或許一個人炫富的方式有千萬種,但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就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高質量的陪伴

才能養出感恩的孩子


《奇葩說》欄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一週沒陪夠孩子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調查結果顯示:支持率高達79%,獲多票領先反對者。


但當節目組採訪到幾位小朋友時,三位小朋友的回答竟然是:不願意,不支持。理由是:

因為他是我的爸爸呀;

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

爸爸工作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意料之外的答案,讓一眾場外老父親淚眼愧對於孩子。


本以為所有孩子都會說同意,卻沒想到會得到自己孩子如此誠懇而堅定的回答。


或許他們自己也不會想到,平常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這麼少,但孩子內心依然感激並且給自己如此暖心的評價。


心酸,亦感動;扎心,亦真實。


美國育兒作家珍妮.艾裡姆曾說:“孩子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其實,孩子天生是單純善良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感受到溫暖而向上的力量的。


但由於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畢竟不夠成熟,對外界的所有反應幾乎都是基於自然反應和模仿而來,父母的循循善誘和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營養品。


在孩子該單純的年紀,別再滿是對比和打擊了,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安心的成長環境,而不是父母窮盡思想考慮給孩子買什麼禮物。


我想,最好的東西往往是不需要刻意去尋找的,因為它一直在身邊。


那是高質量的陪伴,是堅定的眼神和深沉的愛。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不懂感恩

孩子再優秀也無益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大儒朱熹曾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


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著的溫室花園。


而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覺得一切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那些孩子,大把花著父母的錢,只懂自己的快樂,不懂父母的辛酸,不捨得為親情付出一分一毫,可以算是全無良知。


林則徐曾說:“存心不好,風水無益;父母不敬,奉神無益。”


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優秀,對於家庭、對於社會也全無益處。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遠勝過養出千千萬萬個優秀的“白眼狼”。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是做父母的希求孩子回報。而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正享受著別人的付出,自己的生活因為別人的付出而幸福。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一個人如果心懷感恩,就會感覺自己被家人所需要,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幸福感。


相反,如果總是覺得別人虧欠於他,便會帶著怨氣生活。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心懷感恩。


就像畢淑敏說的那樣:“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


親情不需要回報

但值得感恩


親情不是單方面的愛與呵護,更應該報以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孩子,總能帶給父母溫暖和慰藉。


老話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作為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錢瑗從小就會照顧人。


楊絳曾在散文集《我們仨》中寫道:“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即使工作再忙,錢瑗總會趕回家,為睡眠淺媽媽縫製睡衣,為愛吃糖的爸爸剝好糖紙。


每逢錢鍾書去外地出差,從不囑咐楊絳照顧好女兒。


他只囑咐阿瑗好好照顧媽媽,而錢瑗也總是很負責地答應下來。


每逢爸爸因病請假,錢瑗又跑去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嚕胡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著。”


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錢瑗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教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懂得感恩的孩子,會發自內心地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並竭盡所能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歲時,錢瑗首次回到錢家老宅。彼時錢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都聚集在院裡玩耍,唯有錢瑗靜靜守在祖父身旁看書。


女孩兒靠在祖父床尾,一會兒為他掖掖被子,一會兒又去翻翻書頁。


1997年歲暮,錢瑗寫了一首打油詩,給媽媽拜年:


牛兒不吃草,想把娘恩報。

願採忘憂花,藉此謝娘生。


當時錢瑗重病,已經不能進食。這首詩寫成沒多久,錢瑗就去世了。她最後留給人世間的,依然是對父母的感恩。


//////////


竭盡全力去討好自己的孩子,孩子不一定會如你愛他一樣地愛你。


而一個家庭擁有穩定信賴的結構,有融洽的關係,溫馨的氣氛,孩子自然擁有強大的幸福感。


正如心理學家李維蓉的話:真正的家庭教育,重點不在教育而在環境。


別再說孩子要富養還是窮養了,有教養的樣子,才是最好的。


給孩子買禮物或許是愛孩子最直接的彰顯方式,但養出一個會感恩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小今說:要讓孩子懂得感恩,最好父母先行。有父母的榜樣,孩子也更樂於學習和實踐,將感恩和愛的種子種在自己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