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一段2000多米的路

每天至少巡邏4趟,至少走2萬多步

平均每天勸返10多個

想攀爬、翻越圍擋的居民

每天維修多處破損圍擋……

這就是一名水務下沉社區黨員的工作日常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52歲的汪德海是市水務堤防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的防汛物資倉庫管理員。今年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他積極響應下沉社區工作的號召,主動下沉到單位對口幫扶的礄口區長豐街豐美社區。按照社區統一安排,他負責在社區A、B、AB1-11出入口外圍巡邏。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2月中旬,該社區積極響應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第12號公告,對本小區實施最嚴的封閉式管理制度,在AB1-11出口加裝了近2000多米的隔離擋板進行打圍,實現“硬隔離”。

出口打圍後的第二天,汪德海巡邏時發現,時常有居民翻爬、跨越甚至損壞隔離擋板,想方設法要出小區。每每見狀他便上前嚴肅制止,深入宣傳疫情形勢,耐心勸返擬出行居民,僅當日就勸返20多個居民。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由於居民的破壞,隔離擋板出現多處破損。次日一早,汪德海就從家裡自帶工具:一把老虎鉗子、一把起子,一卷鐵絲,開始他的“維修之旅”。此後,一旦發現隔離擋板被推倒,他便會叫上一同巡邏的隊友,兩人合力加固防疫隔離擋板;一旦發現隔離擋板破損,他就會像修補衣服般,用鐵絲將破洞修補好。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水務人在行動丨破損的隔離擋板他主動來修,守護好社區出口的“第一道閥門”

剛開始維修的幾天,他動作不熟,手時常被劃破甚至流血,可他一聲不吭,貼上創可貼繼續維修破損擋板。現在,他維修擋板的技術越來越熟練,處理一處破損從以往的半小時至今只需10來分鐘即可完成,至今,已累計維修損壞檔板60餘處。

一同下沉的黨員稱讚他是“隔離圍擋的修理師”,他憨憨地笑著說,“作為武漢人,我也想為抗疫出份力、做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