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眾所周知,我國的基建技術是世界第一。由於效率和質量雙重保證,如今全球各地都有著我國基建隊的身影。而我國基建水平之所以如此高超,離不開深厚的歷史沉澱。縱觀我國現存的各種古典建築,每一座無不體現了古人工藝智慧的博大精深。

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而在古代建築樣式裡,有一種頗為獨特。這種建築便是如今在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地較為常見的土樓。看過電影《大魚海棠》的觀眾或許會對這種建築有印象,片中那個碩大無比的圓形建築便是土樓。

說到土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的宋元時期,它是由於歷史動盪和人口大遷徙下的產物。當年北宋為金國所滅,大量北方漢人喬遷到了南方福建、江西、廣東一帶。而北方傳統的生土建築藝術在大遷徙背景下,和南方獨特的自然環境相結合,最後衍生出了土樓這樣的建築類型。

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為何稱之為土樓呢?主要由於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這是一種未經焙燒,按一定比例混合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形成的土,再由夾板夯實鑄成牆體。說白了,土樓的大部分承重結構都是這種生土,故而得名。

土樓的樣式也十分有特點,無一例外全是圓形。且層高一般在五六層左右,即便是四世同堂,都有足夠多的空間供家庭成員居住。而對於那些大家族而言,土樓的規模也會相應擴大。

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除了空間充足外,這些土樓的防火性能還相當出色。眾所周知,泥土本來就有滅火的功效,土樓用的還是未經焙燒的生土,基本不可能被點燃。

另外,由於一開始我國古代漢人便是照著防禦當地土匪進攻修造的土樓,其看起來更像是個土堡或是土寨。即外面全都被生土包得嚴嚴實實,僅有一扇堅固的大門入口,土牆厚度更是達到了2米左右。再加上土樓內部還有緊急逃生的地下暗道,因此,土樓還是一座極強的防禦工事,幫助當年的南遷漢人抵禦了一波又一波的土匪。

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也是因為造型古怪,以及看起來防禦性能良好。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冷戰期間,美國的衛星曾拍下福建土樓的照片。當時他們還以為這是我國的導彈發射井,看到土樓聚集的村莊,誤認成了我國的軍事基地。

為此,他們還苦苦研究了20多年,一直沒搞清楚這些土樓的神秘用途。直到後來中美恢復邦交,他們來到福建旅遊時,才發現所謂的“軍事基地”,不過是我國的千年民居而已。

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不得不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確實是歎為觀止。這些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土樓,不僅能提供整個家族的住宿,還能防火防盜防土匪,全球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種古建築,能有如此多的功效。

我國有一千年古建築,防火防盜防土匪,美國絞盡腦汁也沒研究明白

在2008年,我國土樓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過,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加深,這些土樓如今已鮮有人居住了。如今,它們已成了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時時刻刻提醒著國人,當年我們祖宗的基建工藝是多麼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