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陳情令》:自始至終的溫柔,金光瑤只給了兩個人

金光瑤的一生,正如他自己總結的:“藍曦臣!我這一生撒謊無數,害人無數,如你所言,殺父殺兄殺妻殺子殺師殺友,天下的壞事,我什麼沒做過!可我獨獨沒有想過要害你!”

他將藍曦臣視作知己,從來都維護他,盡心竭力幫助他。即使在《陳情令》的結尾,金光瑤將藍曦臣劫持到聶明玦的棺木前,想要和藍曦臣同歸於盡。

但是,千鈞一髮之際,他還是動了惻隱之心,把藍曦臣猛地一推,將對藍曦臣的善意和溫柔保留到了最後。

造化弄人,對金光瑤致命的穿胸一劍,正是拜藍曦臣所賜。

細品《陳情令》:自始至終的溫柔,金光瑤只給了兩個人


可憐又可悲的金光瑤,他並非徹底的壞人,自始至終,他溫柔可親的一面,只呈現給了兩個人。

01、善待金凌,成為一個可敬可親的叔叔

可憐金凌無父無母,從小到大被人戳著脊樑骨罵“有娘生沒娘養”,其實,這都是金光瑤一手造成的。

為了出人頭地,繼承金氏家主之位,金光瑤設計了窮奇道截殺,致使金子軒在金凌滿月的當天被失控的溫寧殺死。

而在血洗不夜天時,金光瑤暗中吹奏《亂魄抄》,傀儡失控,師姐闖進刀光劍影中,為了替魏無羨擋劍重傷死去。

這兩樁命案金光瑤都推得乾乾淨淨,全都被算在了魏無羨頭上。這也是魏無羨絕望跳崖的根本原因:金子軒之死,他已經無地自容,驚慌失措,而師姐又在他面前慘死,魏無羨精神崩潰,再無求生的慾望。

細品《陳情令》:自始至終的溫柔,金光瑤只給了兩個人


由此,藍忘機和魏無羨有多痛恨金光瑤,也不言而喻。

但是,無論金光瑤怎樣狠毒,不擇手段。他對自己的親侄子金凌卻愛護有加,真心實意地對他好。

金凌剛出生時,金光瑤就十分喜歡他,想要抱抱他,卻被父親金光善一通臭罵。那時,金光瑤對金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面對一個剛出生的可愛嬰兒,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有惡意。

金凌失去父母之後,金光瑤對他加倍呵護,寵愛溺愛。一方面,他對金凌失去雙親的真正原因心知肚明,所以,他想通過對金凌的關愛來彌補對金子軒和江厭離的愧疚之情。

另一方面,金光瑤從小到大從未享受過父愛的溫暖,看著眼前的侄子,他會想到自己灰暗的童年。他不想讓金凌有類似的經歷。於是,他給予金凌溫柔和耐心,讓他在寬鬆的環境中長大。所以,金凌雖然繼承了金子軒的傲氣,還染上了江澄的暴躁,但是,總體上是一個善良和識大體的孩子。

細品《陳情令》:自始至終的溫柔,金光瑤只給了兩個人


金光瑤送給金凌靈犬,博金凌開心;在觀音廟中,他雖然劫持了金凌,但是當被刀靈控制的溫寧突然衝進來時,金光瑤毫不猶豫地放走金凌,以免他受到傷害。

貴為仙督,名號“斂芳尊”,金光瑤給金凌樹立了一個權威正直和受人尊敬的形象,金凌也很尊敬和依賴他的小叔叔。

02、與藍曦臣交好,只因澤蕪君從未輕慢待他

金光瑤一生最不能忍的四個字便是“娼妓之子”。

他的身世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為此,他被人輕視,被人侮辱,甚至被人兩次從高高的金麟臺踹下來。

金光瑤給自己的劍命名為“恨生”,再恰當不過,他恨自己無法決定的身世,恨世人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他。

從在雲深不知處見第一面開始,藍曦臣就敬他護他,將他視為自己的知己,後來他們還成為結拜兄弟,在藍氏被溫氏燒燬後重建的過程中,金光瑤在明裡暗裡幫過許多忙。

細品《陳情令》:自始至終的溫柔,金光瑤只給了兩個人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金光瑤唯一的朋友就是藍曦臣,所以,他毫無保留地獻出了自己的真心。澤蕪君從未輕慢待他,金光瑤對澤蕪君亦是始終如一。

只可惜,金光瑤受到了太多的傷害,出人頭地對他而言太重要了,被人踩在腳底下的日子他實在過夠了。害了那麼多人,他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可憐藍曦臣,該怎樣從悔恨交加的情緒中走出來?

金光瑤說:“沒辦法。做盡了壞事,卻還想要人垂憐,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呀。”

八面玲瓏的金光瑤一步步撕下偽善的面具,原形畢露的他,多行不義必自斃。

細品《陳情令》:自始至終的溫柔,金光瑤只給了兩個人


《陳情令》有“十憾”:一憾不能護金光瑤於少年,他原本可以長成一個謙謙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