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斯大林為何拒絕派兵分區佔領日本?決策失誤留下大患?

馨馨話語


蘇德戰爭爆發前的兩個月,斯大林為了免去後顧之憂完全不顧盟友的抗戰情勢與日本簽訂了友好中立條約。正是有了這個條約,斯大林才得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德國,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不利的局面,而日本得以安心南下,雙方出現了“共贏”的局面。

直至日本宣佈投降前,斯大林一直“很好”的遵守蘇日中立條約,這讓日本很“感動”,以致於在國門沖繩島被美軍砸開後日本當局者出現了幻覺,妄想著與斯大林續約並有意邀請其出面調停戰爭以儘量減少損失,但斯大林揣著明白裝糊塗一直在和日本打太極。

殊不知,日本已經被斯大林給坑了。在歐洲戰事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答應了羅斯福,在德國投降後的三個月時間內出兵東北,交換的條件其中包括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交還蘇聯、千島群島必須交予蘇聯等,而日本一直被斯大林矇在鼓裡,要怪就怪日本的情報部門太垃圾沒有搞到雅爾塔分贓大會的大致內容。

當美國亮出原子彈這個大殺神器之後,斯大林知道日本已經時日不多,下山摘“桃子”的時機到了。斯大林立即宣佈蘇日中立條約已經無效,在美國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的前一天傍晚,一封宣戰書突然拍到了日駐蘇大使的辦公桌上,聲明零時一過蘇聯正式出兵東北,留給日本關東軍準備的時間不足五個小時,這對已經搖搖欲墜的日本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而“桃子”這勝利的果實到底該誰來摘?這要問桃樹是誰摘的,是誰挑水澆的。在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你斯大林因蘇日中立條約的存在對大陸抗日戰線的崩潰不聞不問,羅斯福邀請你斯大林出兵時竟然獅子大開口;當美軍和日軍正在硫磺島和沖繩島及菲律賓鏖戰的時候,你斯大林遲遲不出兵一直在旁邊看戲;當“桃子”已經成熟了你斯大林才假裝來挑幾擔水,而且把手伸得老長了硬要摘桃子,這美國總統杜魯門可容忍不了,包括桀驁不馴目中無人的麥克阿瑟。

斯大林對日宣戰後不到六個小時的時間便向東北的關東軍發起了進攻,斯大林動作如此之快這是美國萬萬沒想到的,更令杜魯門想不到的是,兩天的時間蘇軍的先頭部隊就突進了朝鮮,不巧的是此時的日本內閣決定投降的消息已經傳出。如果按照蘇軍的推進速度,斯大林完全有可能搶在日本宣佈投降前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日後將會威脅到美國在遠東的利益,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美國的最好願望是可以吃獨食,但當時的美國的目標主要是佔領日本本土,加上進攻半島很有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因此將可能導致的傷亡留給了蘇聯,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但是,半島的戰事完全超出了美國的預料,杜魯門不甘心斯大林獨自佔領整個半島,為了爭取實現美蘇軍隊共同佔領半島不得不單方提出了以三八線南北作為雙方的對日受降分界線,令杜魯門沒想到的是斯大林並沒有討價還價,一口氣答應了美國的單方提議。

美國提出的單方提議不久後才明白斯大林心裡在打什麼算盤,由於提議中並沒有明確規定三八線以北所延伸的範圍,給了斯大林渾水摸魚的機會。除了要拿回雅爾塔會議上前任總統羅斯福許諾的交還庫頁島南部及附近島嶼、交付千島群島等條件外,斯大林還要以半島三八線以南地區作為交換日本本土三八線以北的地區,伺機進行登陸日本本土,與美國再分一杯羹。氣急敗壞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盟軍最高總司令麥克阿瑟對貪婪成性的斯大林可容忍不了,不惜以武力威逼蘇軍立即退兵,已經滿載而歸的斯大林只好鳴鼓收兵,被迫接受了美軍獨佔日本的現實。


賽門之略


不是斯大林拒絕出兵佔領日本,而是美國不讓。從主觀意願上說,是蔣介石拒絕派兵佔領日本,他放棄了這次絕佳機會。而斯大林則不是如此,斯大林非常貪心,不可能會放棄如此機會,是美國為了遏制蘇聯的力量,所以將蘇聯阻攔在北方四島,沒有進入日本本土。


美國的的確確曾提出在日本投降之後,把日本分為四份,分別由美,英,蘇,中四國佔領。美國之所以提出如此想法,不是因為他好心,而是當時的情況所迫。在提出此想法之時,日本還沒有投降,美國也還沒有造出原子彈,按當時的情況,日本製定了一個作戰到底的計劃,美國人估計如果要完全佔領日本,起碼會付出一百萬美國士兵的生命。

所以美國提出由美,蘇,中,英共同佔領日本,是想讓同盟國們都出出力,以此來減少美軍的傷亡。但是後來情況不一樣,美國在1945年7月成功試爆原子彈,在1945年8月分別向廣島與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巨大的威力讓世界震驚。擁有原子彈的美國能夠以更快的方式結束戰爭,就算日本堅決抵抗到底,那麼美國的原子彈也能將整個日本炸平,有了原子彈,美國也不需要再付出之前預料一百萬士兵生命的代價。



由於缺少原子彈製造的材料,所以美軍在投下兩顆原子彈後便沒有選擇繼續攻擊,美軍派飛機在日本上空投下大量的核威脅宣傳單,以此希望讓日本投降。最終也如美國所期待的那樣,日本投降了。日本一投降,美軍就更不可能讓讓蘇聯進入日本本土,斯大林也害怕原子彈的威力,所以並沒有強行派兵進入日本,選擇了妥協。


傳奇歷史觀


斯大林同志絕對沒有拒絕,斯大林非常希望南下日本,因為拿下日本將意味著蘇聯海軍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斯大林絕對不想放棄日本,但奈何麥克阿瑟死活不讓蘇軍進入,斯大林也沒敢和美軍正面硬鋼

其實在整個二戰時期,日本和蘇聯的關係一直不錯,當初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全東北的時候,斯大林就沒有進行干預,最後蘇聯將中東路的所有權交給了偽滿和日本,徹底退出了東三省。

在七七事變之後,蘇聯擔心日本拿下中國後會入侵蘇聯遠東地區,於是向國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武器彈藥,並派出了援華飛行隊與日軍作戰。

在日本確立了南下戰略之後,1941年4月13日,日本與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日本保證不侵犯蘇聯遠東地區和蒙古,蘇聯則終止對華的援助,並承認偽滿洲國。自此到1945年8月8日,日蘇兩國一直處於和平階段。

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向蘇軍投降,二戰歐洲戰事結束。此時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仍在進行,面對日軍的殊死抵抗,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沖繩戰役更是讓美軍見識了日本法西斯的瘋狂。

由於德國投降的時候,美國還沒有研製出原子彈,這時的美國只能通過常規戰爭與日軍作戰,但據美軍估算,如果想拿下日本,美軍至少要付出150萬人傷亡,這個數字遠超二戰時美軍的總傷亡人數,這是美國民眾所不能接受的。為此美國急需蘇軍參與對日戰爭,減輕美軍的壓力。

對日作戰的事情早在雅爾塔會議上就提出了,為了換取蘇聯對日作戰,美英在歐洲地區對蘇聯作出了巨大讓步,承認東歐地區在戰後屬於蘇聯勢力範圍。

最後經過討價還價,斯大林同意在結束對德戰爭三個月內對日作戰,三國還對日本佔領區進行了劃分,約定戰後有中、美、英、蘇四國分區佔領日本。(中、美、英、蘇四國佔領日本地圖)

在德國投降後,美英就立即敦促蘇聯按約出兵,但斯大林就是遲遲不予回覆,找各種藉口進行搪塞。斯大林的想法很明確,他就是在儘量的拖時間,讓美軍最大限度的消耗日本,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按照美蘇的約定,蘇聯要在結束對德戰爭三個月內對日本宣戰,斯大林於是將出兵時間緊緊的卡在德國投降後的第90天,直到1945年8月8日,蘇聯才正式對日作戰。

然而就在蘇聯出兵的前兩天,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了首枚原子彈。月9日11時02分,美國又在長崎投放了第二枚原子彈,在這兩枚原子彈的打擊下,日本天皇裕仁於8月15日日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日宣佈無條件投降,此時距離蘇聯對日作戰只過去了7天。

不過即便是宣佈了投降,蘇軍卻沒有停止進攻的腳步,畢竟日本還有簽署正式的降書,而就算是簽了投降書,已如開弓之箭蘇軍也不會終止戰鬥,斯大林希望抓住日本投降的這個契機,佔領更大的地盤。

此時的日軍早已是強弩之末,關東軍在蘇軍的打擊下潰不成軍,蘇軍很快就佔領了中國東北和庫頁島,並準備南下進攻朝鮮半島。

對於蘇軍的兵貴神速,美國有點措手不及,美國要早知道原子彈可以如此輕易的解決問題,說什麼也不會“引狼入室”邀請蘇軍參戰。

為了防止蘇聯獨佔朝鮮半島,美軍提出以北緯38°線為界,38°線以北為蘇聯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而且這個條界線不止限於朝鮮半島,日本也包含在內。也就是說,38°線以北的日本本土也是交由蘇軍佔領。

出乎美國意料的是,美國的提議迅速得到蘇聯的同意,按照約定,蘇軍在朝鮮半島的止步於38°線。(紅色的線是美蘇約定的分界線,黃色的線則是實際分界線)

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了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這時蘇軍剛剛拿下千島群島和北方四島,在北方四島完成集結的蘇軍準備進軍北海道。

然而就在蘇軍想要進入日本本土時,已經接管北海道的美軍卻強硬拒絕蘇軍的入境要求。

原來在日本天皇宣佈投降之後,美軍就迅速控制了整個日本,而日本方面為了防止蘇軍佔領日本,對美軍的行動也非常配合。等到蘇軍抵達北海道的時候,駐守在此的美軍奉最高司令麥克阿瑟的指使,拒絕蘇軍接管北海道。

麥克阿瑟的行為令斯大林十分憤怒,蘇聯政府迅速找到杜魯門,要求美劇遵守協議,放蘇軍入境。但讓斯大林崩潰的是,杜魯門竟然回覆管不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表示指揮不動麥克阿瑟。

其實拒絕蘇軍入境確實是麥克阿瑟的擅自決定,但美國政府也默認了他的行為,杜魯門的話不過是在搪塞斯大林。

當然,斯大林肯定不會相信杜魯門的話,斯大林威脅如果美軍不放行,蘇軍將硬闖。但麥克阿瑟的仍舊是強勢回絕,表示不惜一戰。

麥克阿瑟是一個軍人,他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他認為日本是美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憑啥白白便宜俄國佬。(麥克阿瑟)

眼瞅著美國態度很堅決,斯大林也不敢硬上,畢竟當時美軍的整體實力遠在蘇聯之上,而且美國還有核武器,美國可以通過歐洲的軍事基地對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進行核打擊。所以掂量再三,斯大林最終向美國妥協,沒有進入日本。

而日本則幸運地免於被蘇聯佔領,躲過了德國一分為二的遭遇,假如當年蘇軍真的進入日本,現在不僅有南北韓,肯定還有南北日。


千佛山車神


斯大林都已經建好了日本傀儡政權,根本沒有放棄佔領日本!

日本是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而蘇軍是在8月9日對日本展開宣戰的,蘇軍的宣戰是因為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29轟炸機向日本廣島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彈後,蘇軍預感到日本即將投降,所以馬上命令蘇軍展開對日本進攻,包括了對東北地區,薩哈林島,北方四島的進攻。

甚至蘇軍已經規劃好了,登陸日本北海道地區戰役:蘇軍在8月19日,計劃派出2個步兵師在北海道登陸,一個步兵師在千島群島那部登陸,蘇軍空軍部隊提供一個殲擊機航空兵師和一個轟炸機師支援太平洋艦隊也接到了配合登陸命令,同時蘇軍下令太平洋第一潛艇部隊派出2艘潛艇,搭載著120名登陸士兵、4門45毫米反坦克炮和維持10天的糧食,計劃對日本北海道留萌港口試探性登陸,從而擾亂日本的視線,牽制日本部隊。

但是蘇軍也沒有想到日本在8月15日就投降了,這超乎了蘇軍登陸北海道的時間,同時美國對日本施壓,拒絕蘇軍佔領北海道地區,嚴防蘇軍登陸搶佔北海道地區。蘇軍對佔領北海道是希望佔領北海道的煤炭、鐵礦資源,特別是北海道地區的港口,而蘇軍戰後重建需要大量的支援,通過日本港口就可以快速向蘇軍本土運輸。而日本引進德國人造石油技術基地,也在北海道地區。

同時北海道地區生產漁業,可以為蘇軍提供大量的魚類產品。對於蘇軍的要求,美國當時的總統杜魯門自己拒絕了佔領北海道,可以允許蘇軍駐紮在千島群島,而美國的做法就是防止日本出現2個日本誕生。因為當時蘇軍已經建立了“北海道蝦夷共和國”,目的就是分裂日本。當時的北海道就是一座孤島,日本海軍沒有任何軍艦、船隻可以抵達,都被美軍炸沉了,美軍防止北海道成為蘇軍基地,所以全面阻止了蘇軍,這足以說明蘇軍是有計劃佔領日本的。


浴火


對於一個經常幹趁火打劫這種事的國家來說,你以為蘇聯真的想放棄日本這塊肥肉嗎?不可能,只是當時的國際環境阻止了蘇聯派兵分區佔領日本。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蘇聯最終放棄了日本這塊“肥肉”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早在日本正式宣佈投降的前一週,也就是1945年8月9日這一天,蘇聯對日本展開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目的就是徹底摧毀日本在滿洲、庫頁島、千島群島、朝鮮半島等地部署的軍事力量,這一行動稱為“八月風暴”。


在正式開戰前,斯大林對當時的遠東司令員強調道:我們不僅要解放滿洲和千島群島,而且要儘快佔領日本北海道和東京地區。

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第二天,斯大林就給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去了一份電報,電報的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重申了雅爾塔協定的內容——佔領千島群島;二是強調了日本將要佔領北海道和東京。

18日,杜魯門回電斯大林,說道:根據在雅爾塔會議上所達成的共識,同意蘇聯的第一條要求;但對於蘇聯要登陸日本本土,佔領北海道以及東京這一要求,由於有德國分裂的前車之鑑,所以杜魯門斷然拒絕了蘇聯。


收到杜魯門的回信後,蘇聯也在這事情上沒有過多糾纏,在收到杜魯門電報的第四天後,斯大林就指示蘇聯駐日代表傑列維揚科放棄蘇聯在北海道和東京的佔領要求,而傑列維揚科也將斯大林的這一指示轉交了美國方面。

隨著斯大林的讓步,至此,蘇聯徹底放棄了“八月風暴”中的佔領日本的計劃。

因此,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到,是美國阻止了蘇軍登陸日本本土,並不是斯大林拒絕派兵佔領日本。

而關於斯大林為何放棄佔領日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蘇聯當時要將外蒙古獨立出去,這一行為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並且答應為外蒙古的獨立提供軍事援助,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蘇聯不好做的太過。
△外蒙古


其二,蘇聯在遠東的軍事實力遠不如美國,蘇聯要真的因為佔領日本本土和美國鬧翻,那麼,雙方勢必會在遠東地區展開軍事行動,但是,蘇聯距離遠東較遠,補給困難,無法與美軍長時間抗衡。再一個,就算蘇聯真的登陸了日本,不要忘了,美國手裡還有原子彈這一大殺器,當時世界上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只有美國。而美國之前在日本投的兩顆原子彈對蘇聯也是一個極大的震懾。

所以,基於這一方面的原因,蘇聯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其三,為防止蘇聯反悔,美國在當年十月份就派了大量軍隊前往北海道,數量最多時達到2.5萬人,而且這2.5萬人直到1954年撤走。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保護日本,防止蘇聯在美軍走後不守信用:二是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日本的控制,讓日本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
△駐日美軍


基於以上原因,最終使得斯大林不得不放棄蘇聯佔領日本的計劃。

所以,不是斯大林不想派兵佔領日本,而是美國不允許其佔領。


秦皇唐宗


不存在這個問題,以當時蘇聯和斯大林的情況來看,能多佔領土地他絕對不會放棄。之前和德國瓜分過波蘭,二戰末期佔據了幾乎整個東歐。對於日本的佔領,因為種種原因,至今還佔據著日本的北方四島。

至於蘇聯當時為什麼沒有去佔領日本,主要是由於美國的阻撓,最終沒能成行。

分區佔領日本方案

按照1945年7月26日,由美、英、中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作為處理戰後日本問題的綱領性文件,其中規定了戰後日本分區佔領的方案,其實也類似於德國的佔領。當時蘇聯參加了波茨坦會議,由於當時的蘇聯還沒有對日宣戰,所以蘇聯也沒有在這份公告上簽字。

會議期間,蘇聯就戰後日本的佔領與盟國令人人進行了商議,會議期間制定了兩份分區佔領的方案:

這是第一個方案,美國主要佔領本州島的關東和中部地區;中國佔領日本的四國島;英國佔領日本的九州島和中國地區;蘇聯主要佔領日本北部地區。

日本的琉球群島由英國佔領,福井縣、大阪府由中美共同佔領。

這是第二個方案,蘇聯佔領的地區仍為日本北部地區;英國佔領九州島和日本的中國地區;美國佔領日本本州島中部和關東地區,其中日本的大阪府和福井縣在方案一中由中美共同佔領,在方案二中由美國獨佔。琉球群島在方案一中由英國佔領,在方案二中由美國佔領。

兩份方案中,蘇聯佔領的地方都是一樣的,沒有改變,主要是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內部的調整(當時中國處於國民黨統治時期,在陣營上來說屬於美英陣營)。

日本分區佔領方案的破壞

戰後實際上是美國一家佔領了日本。

從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內部來說,英國因為經歷了二戰的消耗,此時其全球殖民系統出現了崩潰。戰後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及非洲的廣大殖民地地區都紛紛獨立,英國對這些事情應接不暇,根本無力派兵佔領日本。早先英國也派了一些部隊登陸日本,後來因為國內經濟需要重建等問題便撤走了。

中國方面,計劃由國軍原榮譽二師整編的六十七師作為日本佔領軍,師長是精通日語的戴堅少將。不過由於戰後不久中國爆發了內戰,國民政府也始終沒有真正派出軍隊對日本實施佔領。

▲戴堅將軍(右一)

在中國和英國最終沒有實際佔領的情況下,能佔領日本的也就剩美蘇兩家了,他們也分別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

重點就在這裡,為什麼蘇聯最終沒有佔領日本呢?

原因就在於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千般阻撓蘇軍對日本的佔領,使得蘇聯最終沒能成行。早在1945年6月,美國成功試爆原子彈後,杜魯門就決定不能讓德國分區佔領的情況發生在日本身上,迅速派兵佔領了日本全境。等到斯大林在1945年8月份出兵中國東北之後,向派兵過去的時候,就與杜魯門協商過,杜魯門根本沒鳥斯大林。

在三番五次的交涉無果後,斯大林這邊就單方面行動,收復了日俄戰爭中被日軍佔據的庫頁島南部,攻佔了千葉群島和北方四島。事後斯大林對於美國基本佔領日本全境的事情也沒有較真,日本就這樣被美國獨佔了。

美國阻撓蘇聯佔領日本的原因

其實美國阻撓蘇聯佔領日本的原因也不復雜,實際上是戰後資本主義和社會瓜分世界勢力範圍的事情。

二戰末期,隨著法西斯國家被盟軍打敗,之前全球反法西斯的主要矛盾逐步變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之間的矛盾。

▲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標誌著冷戰的開始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標誌著冷戰的開始,以美英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與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開始公開化。實際上二戰末期,兩大陣營都是儘可能地多搶佔地盤。在東歐,蘇聯憑藉著陸軍上的優勢佔據了幾乎整個東歐。在東亞,當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後,部隊也開到了朝鮮,此時的杜魯門趕忙劃定了一個“三八線”,確定了蘇聯和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

具體在日本佔領問題上來說,當時如果中國和英國去佔領日本,美國也不會阻撓,畢竟那會都是一個陣營的。唯獨蘇聯佔領日本,美國會從中阻撓,原因就在於兩大陣營之間的矛盾。

所以說白了,主要是因為兩大陣營的矛盾,使得美國萬般阻撓蘇聯去佔領日本,而當蘇聯想要佔領日本的時候,美國已經不給蘇聯機會了,蘇聯為了避免與美國的直接衝突,默認了這一事實。


老威觀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點根老煙,吹口氣的功夫就把這題給刷出來了。瞅了小半天,俺後槽牙疼!就這問題,真沒水平!

啥斯大林拒絕佔領小鬼子那破島,您這屬於大半夜不開燈聊天,不就是閉著眼睛胡咧咧嗎?真沒譜!

老毛子打出生在咱這橢圓形的地球上,那刻到骨頭縫裡的DNA,就是對土地的無底線的渴求。那吃相你就別提了,要不咋就把個指甲蓋大的莫斯科公國,一股腦整成了兩千二百四十萬平方公里(這是紅色蘇聯時期的數據),就這數據擱地球上那總面積您計算一下,這就佔了六分之一。

那回老毛子乾點啥事不多吃多佔點土地,他就不是老毛子。你知道歐洲那幫子每天沒事瞎吵吵的傢伙們,為嘛那麼恨老毛子?

還不是老毛子那對土地多吃多佔的德性,那會歐洲整點啥事出來,這貨一準冒頭。結果就是歐洲這嘎達又少了一兄弟,而這兄弟的家當全丟給了老毛子,老毛子當禮物全收了。

那叫個不要臉!但你能咋樣?歐洲每次搞大一統,一旦有個雛形,回頭總要去懟老毛子,原因就在這裡。

斯大林雖然是格魯吉亞人,但那骨子裡可是正宗的老毛子,所以您給他留個機會多佔點土地,他會拒絕?您這想多了吧!

那麼題主這事是咋回事呢?

俺先給大傢伙簡單的捯飭捯飭這事,打個底。

開頭的時候,其實美國佬也答應了,把那小鬼子的破島像柏林哪樣,分上一分,一家佔一塊共同管理。可在這事,有個變數,就是那喜歡腦殼扣一頂綠色的還鑲著金線大簷帽的麥克阿瑟。

話說這麥克阿瑟,那自戀到了極點,是美軍歷史上最會演戲的將軍。這傢伙對權利的渴望那是達到了極致,但在美國國內,政壇上他沒這機會,上層那些個高官對這貨沒幾個能瞧的上他的。

所以這傢伙就把主意打到了殖民地上,眼瞅著這小鬼子的破島就歸他管理了,哪成想斯大林要橫插這麼一杆子,麥克阿瑟是相當的不高興,於是就極力阻止這事。

最後這事就被麥克阿瑟給整黃了,把個麥克阿瑟高興的不要不要的!要說這麥克阿瑟在自己國內擠不上去,他這就想在小鬼子這地整點事出來。

要不憑啥小鬼子能在二戰結束後的廢墟上,很短時間內就爬起來,這麥克阿瑟的功勞那是大大的。當年麥克阿瑟要走的時候,小鬼子從上到下,那個哭呦!感覺小鬼子那天都要塌了似的,從這您就能品出他那味來。

麥克阿瑟最大的功績就是把那小鬼子從廢墟里給拯救出來,當年那小鬼子的天皇,要不是也得上刑,就因為這麥克阿瑟極力的從中轉悠,才把個那八岐大蛇附體的天皇撈了出來。

還有那些個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還有那所謂的廁所,都是這麥克阿瑟給留下來的,要不那會小鬼子那有這膽子。擱到現在把那安倍晉三給整的暈暈乎乎的,沒事跑到那廁所爬地上磕頭,這些小鬼子就得感謝麥克阿瑟好幾輩!

好了,簡單的瞭解了,咱從開頭把這事捋捋,再瞭解一下為嘛美國佬會同意老毛子分了小鬼子的破島。

為啥同意?

話說1914年快過了一半了,那小個子希特勒拉著五百五十萬的德國佬整了閃電戰,這就抄了老毛子的後路,一傢伙就把老毛子給懟到了莫斯科城下。

那斯大林也不含糊,直接整了一個紅場閱兵,老毛子那當兵的從紅場上一下來,拿這波波沙就和希特勒玩命,這就成了二戰的轉折點,生生的把個希特勒那慾望的小火苗給掐死在了莫斯科城下。

當盟軍緩過勁來,美國佬這佔便宜沒夠的傢伙也終於下場了,希特勒那沙盤也就崩了。

到這點上,那軸心國完蛋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所以到了1945年二月份的時候,羅斯福帶著被希特勒欺負的不要不要的丘吉爾和斯大林在雅爾塔開會。

這會議就是著名的雅爾塔會議,簡單的說這會議討論的就是二戰結束後三巨頭,對世界的分配問題。其實是倆巨頭,那丘吉爾純屬打醬油的,這就是羅斯福擱在歐洲這地牽制老毛子的一個棋子而已。

在這個過程中,咱大華夏連個開口的機會都沒有,那蒙古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還有咱大華夏地頭上的旅順港以及小鬼子佔有的中東鐵路全部交給老毛子,那庫頁島,這就不明不白的成了老毛子的地等等。

說起這事,咱心裡就不痛快!

這事定了以後,這就開幹了!

美國佬懟的小鬼子實在是辛苦,這就醃製了兩鹹鴨蛋,一曰胖子,二曰小男孩。1945年八月六號把這倆鹹鴨蛋就餵給了小鬼子,這一傢伙把小鬼子喂的飽飽,打個嗝的功夫就整出兩朵蘑菇雲,那廣島和長崎稀里嘩啦的這就沒了。

把個臭不要臉的日本天皇嚇的腿肚子一哆嗦,瞅了一眼那叫囂著拉著天皇玩玉碎的陸軍馬鹿:“心說這是個嘛玩意,俺還沒活夠呢?你這混蛋非要拉著俺去死,這那成呢?”

回頭這天皇就對著這小鬼子的陸軍馬鹿玩陰的,聯合海軍馬鹿就把這陸軍馬鹿那些個死硬分子要麼整死了,要麼整到了監獄裡頭,這就準備玩投降。

話說這個時候,老毛子瞅著那倆原子彈下巴頦驚的掉了一地,他們也知道這二戰的事馬上就要結束了。

於是在八月九號的時候,這就開懟有著小鬼子精銳中的精銳——關東軍。

其實這個時候的關東軍,那就是一堆的慫包蛋,真正的關東軍都被調走了,要麼和美國佬在太平洋上死磕,要麼跑大華夏地界繼續搞事。

老毛子這一傢伙下去,輕輕鬆鬆的就把關東軍搞定了,順帶著還給自己個那西伯利亞弄了不少的免費勞力。

沒幾天的功夫,朝鮮也被拿下了。眼瞅著大半的朝鮮就要落到老毛子的嘴巴里,美國佬這下子就不幹了。

這火急火燎的美國佬(這個時候的總統已經換成了杜魯門),這就整了個餿主意出來,弄了個北緯三十八度線。

要以這條線為基準,把朝鮮一分為二,兩家各佔一半。

斯大林是吃虧的主嗎?當然不是!你不是說北緯三十八度線嗎?那成,回頭那已經佔了庫頁島的老毛子,這就準備往小鬼子那破島子的北海道溜達。

杜魯門恨不得抽自己倆大嘴巴,但這話已經放出去了,不認也得認。

這事就遇到了那麥克阿瑟,這美國佬任命的小鬼子佔領區的最高統帥,那腦袋瓜搖的就像個撥浪鼓一樣。

老毛子到是想要強行登島,但被那原子彈真真的有點犯怵,最後雙方一頓扯皮,這事也就擱置了,也就被麥克阿瑟攪黃了。

後來美軍陸陸續續的就整了四十六萬人的部隊登上了小鬼子的破島,從而控制了小鬼子的各個城市,一直到現在。

所以您要說斯大林拒絕佔領日本,這就沒道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日本投降之後,志得意滿的蘇聯最終沒能踏上日本本土,而導致美國獨佔日本,這不得不說是蘇聯的戰略失誤,而究其原因,也無外乎來兩點,第一,斯大林的優柔寡斷。第二,吃獨食的美國。


早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英等國為了換取蘇聯早日對日本宣戰而對蘇聯做出了巨大讓步,這其中就包括將庫頁島和南千島群島劃歸蘇聯,但斯大林的主要心思在歐洲,其實斯大林也明白,打敗德國蘇聯功不可沒,但對於打敗日本則還是主要唱美國的戲,因此對於佔領德國,斯大林是不遺餘力且志在必得的,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蘇聯也如願以償的佔領了東部德國。


德國投降後,斯大林將對日本宣戰的日子推遲到了3個月之後,這一方面是斯大林耍的小聰明,希望借日本之力來進一步消耗美英等國的實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加大了美英等國對蘇聯的不滿和猜忌。事實證明,正是由於斯大林在對日宣戰問題上的優柔寡斷,造成了後來蘇聯無緣登陸日本本土的遺憾。

二戰後期美蘇分區佔領德國的教訓讓美國如鯁在喉,在對日作戰中佔據優勢的美國決定不再重蹈德國的覆轍,因此在蘇聯發起“八月風暴行動”以來,就堅決的不讓蘇聯進一步靠近日本本土,為了防止蘇聯突襲日本北海道,美國在短期內就快速投入了46萬美軍,全面佔領了日本,搶佔先機的美國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脅蘇聯,而對於美國獨佔日本的既成事實,蘇聯也只能悻悻而去,徹底放棄了分兵佔領日本的念頭。

蘇聯沒有佔領日本北海道,自然不是因為斯大林拒絕佔領,而是因為斯大林的決策失誤而導致蘇聯不得不放棄佔領日本而已。


那年那月那兵說


如果可以,斯大林表示願意佔領整個日本。

斯大林從來沒有嫌自己國家領土大過,如果可以佔領別國領土,那麼斯大林肯定會佔領全世界的。但是斯大林沒有那個機會和能力佔領,而二戰後期斯大林對日本也是垂涎三尺,無奈他沒有那個能力派兵分佔日本本土,僅僅只能拿下日本的北四島!


日本本土皆為美國派兵佔領

二戰時期唯一一個打進日本的國家就是美國了。美國在和日本戰爭的四年之中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日本最厲害的軍隊就是海軍了,而美國用了四年的時間把日本的海軍消滅殆盡,但是美國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美國佔領日本是有很大的理由的,同時美國當時是唯一一個沒有戰爭發生在自己領土的國家,所以此時的美國保存實力是最多的,經濟也是沒被破壞的,其他幾個國家沒有實力和美國爭奪日本。

美國的原子彈驚豔了全世界

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不僅把日本嚇破了膽,我直接促進了日本的快速投降。同時原子彈的爆炸也極大的震懾了其他各國,極大的提升了美國的國際地位。

因此面對擁有原子彈的美國,各國都是膽戰心驚,包括一貫強勢的斯大林面對美國的原子彈也只能對美國一再妥協,進而放棄進軍日本。

因此,原子彈其實是美國可以阻止中、英、蘇進軍日本的最有力武器!

蘇聯剛剛經歷德軍的侵略,急需休養生息

在二戰時期德國對蘇聯的轟炸是非常厲害的,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慘重,急需休養生息。因此在出兵日本方面,他不可能再和美國通過戰爭解決問題了。

所以斯大林這個時期必須把重心轉移到發展自己的國家了,不然只會讓蘇聯走下坡路。因此,出於這個問題也得讓蘇聯放棄出兵日本。

迫於美國的原子彈以及美國強大的國力,還有自己國家急需休養生息,因此美國不得不放棄派兵分佔日本。


唐朝的長老


誰說的說斯大林不想佔領日本本土呢,有點想象了吧。有關說法請找出原文出處,不要想象,原本蘇聯是有佔領日本本土的計劃的。可以在許多記錄中找到。

在蘇聯出兵對日作戰之前已經在討論赤,當時美國已經在計劃中把北海道地區列為蘇聯佔領區,斯大林也有意要出兵的。不存在拒絕的問題了,真正拒絕蘇聯的是美國,不是蘇聯自己放棄。

這是美國中途變卦,不想讓蘇聯佔據日本北海道等地區,這背後設計了蘇聯,原來美國考慮到戰後的問題,想把日本當成一道防線,不想讓蘇聯控制其中的一部分。

在當時情況下蘇聯出兵有點過於急的,時間太緊了,沒有完成各方面的準備,還抱有和平接收日本北海道的打算吧,針對日本登陸計劃沒有真正的去執行,只能說,日本投降太快了,如果晚一點,也許真有這種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