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確診患新冠肺炎,祈禱平安,你最喜歡他哪部影視作品?

經典影音閣


我是小欣,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患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希望全球人民都能夠順利度過難關,而人類也會因為這次疫情從而學會敬畏自然,尊重這些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它生靈。

回到原題,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確診,確實令人擔憂。

湯姆漢克斯以演技精湛而著稱,曾參演多部不同類型電影,每一部電影我都看過,有的甚至看了五六遍,下面我來說一說我最喜歡的兩部。

第一部是溫馨浪漫電影《西雅圖不眠夜》



電影非常的溫暖和純情,既是喜劇,又講述純美愛情,故事雖然俗套,但劇中人物精湛的表演卻緊緊抓住為一位觀眾的心,而且女主人公有超級漂亮。

湯姆·漢克斯飾演失去妻子的薩姆,他認為自己此生的愛已經走到了盡頭,不會再有新的戀情走進心中。薩姆和兒子喬納兩人在西雅圖一起平靜的生活。

但兒子喬納,卻一直希望爸爸能夠再次獲得生活的陽光,開始新的婚姻,於是在平安夜的時候打電話到電臺的情感熱線,經過一次次錯過,最終和一個住在東部的善良、溫柔的女記者走在了一起。

這部片子還有一個譯名是《緣分的天空》,他們的相遇,相愛,好似機緣巧合。

雖然一次次錯過,但最終相遇了。

這種相遇是美麗的,偏戲劇性,好像是可以安排。

但是真正的愛情不就是這樣嗎?

茫茫人海中相遇,不早也不晚。

什麼是緣?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回答。

但對於薩姆和安妮,是情人節那天夜裡,在帝國大廈頂層最簡單的那句對話:

“It's you?”
“It's me。”


《西雅圖不眠夜》我最喜歡的臺詞

People who truly loved once are far more likely to love again.

真愛過的人很難再戀愛。

When you are attracted to someone it just means that your subconscious is attracted to their subconscious, subconsciously.

當你被某個人吸引時, 那只是意味著你倆在潛意識裡相互吸引。


第二部是《費城故事》

《費城故事》這部電影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影視作品,在90年代的美國,由於艾滋病的出現,同性戀已經不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而是一種帶來極大社會恐慌的現象。

電影講述的是湯姆漢克斯飾演的安德魯是一名年輕有為的律師,但因同性戀患上艾滋病,因此遭受到老闆嫌棄,被老闆無故解僱,不輕言放棄的安德魯為了討回公道而訴諸法律的故事。

據說湯姆漢克斯在飾演這個角色時很長時間都沉浸在一種封閉和精神壓抑的狀態。

他用心體會和理解這個人物,無論影片的故事情節還是演員的表演都讓人極為感動,我忍我本人不太支持同性戀,但是湯姆漢克斯的表演卻讓你感受不到對這種同性情感的厭惡,甚至萌生出一種同情,一種理解。

整部片子沒有一點讓你尷尬的鏡頭,而是用含蓄的且真實的情感來展示一種感情,除此之外,影片中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了一種特殊的色彩,以精湛的演技讓整部電影放射光芒。

影片《費城故事》要討論的不僅僅是同性戀個人權利的爭取,它更深層面上是討論一種流行病對於整個社會文化的衝擊。

面對當今冠狀肺炎充斥的社會,再次觀看《費城故事》似乎有了新得意義,只有有關部門重視,所有人能夠正視病情,這樣才能讓患病者知道他們並沒有被社會拋棄和遺忘,他們才會不懼怕,這樣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費城故事》我最喜歡的臺詞

I sincerely appreciate your faith in my abilities.

我誠心多謝你信任我的能力。

The prejudice surrounding AIDS exacts a social death which precedes the actual physical one.

受到社會人士的歧視,在社會上被視作已死,這種歧視超過了身體上的病痛。


我是小欣,關注我,一起來看電影。


小欣講電影


我最喜歡的是《荒島餘生》

剛開始你會以為是魯濱遜漂流式的電影,慢慢看來這是一個很有精神內核的電影。

  “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電影《荒島餘生》中的主人公查特如是說。

  查特是一位聯邦快遞公司的員工,他是一位敬業的員工,視時間為生命。為了工作,他不得不和心愛的女友凱麗長期分居。在一次飛行途中,飛機失事,墜入海中。查特大難不死,卻不幸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在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查特沒有任何求生工具。為了生存,他竭盡所能。可是,荒島上的生活不但艱難,而且孤獨。

  在荒島上,從失事飛機上,飄來了幾樣東西,其中有一個排球。查特用排球做了一個玩偶。在荒島上,查特只有兩個精神寄託,一個是他自己用排球做的玩偶,查特管它叫“威爾森”;另一個是他女友凱麗的送給他的懷錶,懷錶裡,有一張x麗的照片。在漫長而孤獨的日子裡,威爾森和女友的相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威爾森和凱麗的相片伴隨著他。查特在時隔4年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歷經艱辛的查特,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堅持,為自己做了一個木筏。查特對威爾森說:“我一定要活著,無論如何我要繼續保持呼吸,即使已經沒有了盼望的理由。”在海上漂流了5000公里之後,在查特虛弱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終於,有一艘船,救起了他。

  在海上漂流途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好夥伴——用排球做的玩偶“威爾森”。為了救助即將失去的威爾森,查特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命地試圖游到威爾森身邊,終因體力不支,眼睜睜地看著威爾森理他遠去。失去了威爾森,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夥伴的查特,淚流滿面地躺在木筏上。 一遍又一遍地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你!對不起,對不起,......”

  影片的後半段,僥倖生還的查特回到人間。卻發現,自己心愛的女友凱麗,已經結婚了。查特再次勇敢地面對人生的又一次打擊。

  電影似乎在傳遞一種對生命的掙扎。對人生意義的另一種解讀。

  《荒島餘生》我非常喜歡

  昨天看了湯母 漢克斯 主演的 CAST AWAY ,印象頗深。

  影片情節大致是這樣的:男主角是聯邦快遞的一名普通職員,負責快件的郵遞,還有一個相愛的女朋友。一次郵遞任務時飛機遇到湍流發生空難大難不死而漂流到一個荒島上,開始了他四年多的艱辛生活。最後終於回到了原來生活的地方,但是女朋友早已為人妻,為人母。

  故事儼然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翻版,但現在看來仍有很多積極的地方。一、要有生的信念。 漂流到荒島上時,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正確面對現實,而不是茫然失措,埋怨自艾。最落魄的時候,你會失去父母、朋友、財產、地位、名利這些你已經很依賴的東西。去靠運氣更依賴生的信念。

  二、要不斷地提高自己。 哪怕是在一個沒人和你競爭的荒島上想生存下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求生技能:如果不想渴死,你就得學會怎麼敲開椰子喝道椰汁;如果想生活得更好些,就得學會捕魚;想要吃到不那麼難吃的生螃蟹,就得學會鑽木取火;想要離開,就必須學會做個結實的船筏。

  三、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 如果我們能等到一隻大船,島上什麼都有,那當然不需要浪費腦細胞,可是身邊的資源很有限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怎麼樣讓資源最大化。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積極地為自己的目的做好準備。漢克斯在影片裡就是把所有的包裹裡能用的如冰鞋 排球 裙子 漂來的飛機門 等都充分的利用,最後才能戰勝困難回到陸地上。 四、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最後漢克斯回到了陸地上,他沒忘記那些曾經救了他命的包裹的主人們,買了新的送到主人手上,並對他們表示感謝。

  這是一個很微小但很了不起的細節:患難的時候一杯水都是珍貴的,可當你有鮮花簇擁,掌聲圍繞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真正記得成功路上那寶貴的鼓勵呢? 五、學會放棄,該放手的時候要知道捨棄。 在荒島的四年多1500多天裡,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都為了和女朋友的團圓,可是結局是她已經不屬於他,如果他對她說跟我走吧,我想也許她會毫不猶豫的回到他的身邊。他很痛苦,可是他最後經過痛苦的思想掙扎,還是選擇了放手。

  給我印象最深的我把它單獨放一段吧:“他說:誰知道明天的潮汐將帶給我什麼呢? ”是的,我們很多的時候覺得山窮水盡,悲慘的一塌糊塗了,可是隻要積極樂觀,生活總會有轉機的,因為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







will鬍子哥


喜歡他的幾乎每一部電影,但是最喜歡的有三部。

第一部:《幸福終點》,女主很美,片中湯哥是來自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杜撰出來的小國家的旅美遊客,趁著他躺在飛往美國的航班中打盹的時候,祖國遭遇軍事叛變主權易手,小湯哥一下飛機就成了無國籍人士,在紐約飛機場被及時的拒簽了。小湯哥當時的狀況和他之前在孤島餘生裡一樣尷尬,出不了飛機場,也回不了國。作為一部電影,這似乎不夠誇張也不夠爆笑,這片子和阿甘正傳一樣經典,展現人性的美麗。

第二部,估計和很多人一樣:《阿甘正傳》,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將這部影片翻來覆去的看,阿甘正傳當年和那麼多出彩的片子同場競技,卻仍然一路高歌猛進,不僅一年時間裡票房高踞榜首,而且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力壓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壓倒性的奪得六項奧斯卡金像獎,足以說明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的。煩躁的時候看阿甘正傳,能讓自己安靜下來。如果把不同的電影比成不同的植物,阿甘正傳就是一株不怎麼引人注目卻給人帶來清涼的薄荷!

第三部:《但丁密碼》根據驚悚懸疑大師丹·布朗小說達芬奇密碼系列中的地獄改編。本片主角是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蘭登教授,故事發生在佛羅倫薩、威尼斯和伊斯坦布爾,所有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基本與三個城市相關。整個故事的邏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蘭登教授在影片開始時失去記憶,一切從零開始摸索,解謎的進度相較前兩部更加利落迅速。本片又掀起一輪懸疑解密觀影風。


娛樂大搜客


照慣例我先說答案,《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傳》《薩利機長》《荒島餘生》《間諜之橋》

  1. 說起漢克斯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那部《阿甘正傳》,漢克斯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之一,演技精湛,挑劇本的眼光更是刁鑽,這次突然被感染還是很意外,沒想到漢克斯是好萊塢第一個被感染的人,唉,祈禱早日康復!
話說回來,聊聊我為什麼喜歡這幾部電影吧。

先說《拯救大兵瑞恩》

電影講述了二戰瑞恩的三個兄弟都死在了戰場上,如果瑞恩再戰死那他的家人將會無依無靠,於是指揮官派出八人小隊去把已經失聯的瑞恩找到,並帶回來。

大致就是八個人救一個人的故事。開場的二十分鐘幾乎完美還原了真實的戰場,血肉橫飛,沒有主角光環,打開船門就進入了人間地獄,戰爭的殘酷不必多說。

故事的內核,人性。八個人去救一個人值得嗎?瑞恩有家人,有媽媽,救他的八個人就沒有嗎?米勒(漢克斯扮演)其實也拿不準,這到底值不值。片中有個橋段我一直印象很深,一行人在找到一個部隊後,一個掌管給了他們一包軍牌,那都是陣亡士兵的軍牌,每一塊軍牌可都是一條人命啊,現在只剩下一塊牌子而已。

如果沒看過強烈推薦去看一下。

《阿甘正傳》

這部電影自然不必多說,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是最勵志的“傻瓜”一種人類完美人格的化身。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薩利機長》

一部很值得看的電影,作為一部災難片,他沒有那種非常宏大的場面,而是著重於還原真實場景,沒有爆炸,沒有刻意的煽情,沉得住氣,加上非常好的高潮製造。

《荒島餘生》

這部電影完美的體現了漢克斯的演技,90%的個人獨角戲,影片拍攝耗時16個月,中途停拍長達1年,不過停拍原因並非是節外生枝,而是為了讓湯姆·漢克斯能減掉55磅體重和將頭髮留長。

男人到底要經歷些什麼才能叫男人


回家搞視頻


荒島餘生

2000 美國 感人,劇情,冒險

查克(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飾)任職於美國聯邦快遞,他系統工程師的職業決定了他的生活忙碌、自律、充滿時間緊迫感。而查克總能把一切工作都井井有序的安排在每天的日程裡,時間就在他的控制之下。他無暇顧及的只是女朋友凱莉(海倫亨特 Helen Hunt 飾)。 一場飛機失事改變了這一切。所有人都以為查克喪生於這場災難中,然而事實上他活了下來,被困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荒島上的生活就連吃喝都成問題,查克成為了現代魯濱遜。但另一方面,他在這裡卻因為與大自然依存,與險境搏鬥,與孤獨作伴,與飢餓抗爭,得到了以前從來沒有領悟到的感受。當他回到現代社會時,人生有了新的開始。





萌萌噠的狗頭


湯姆漢克斯是我最喜歡的美國演員之一,最初從熒屏上認識他還是看了《阿甘正傳》,之後後看過他的《拯救大兵瑞恩》、《飛越未來》、《阿波羅13號》也卡看過他配音的《玩具總動員》,今天得知他們夫婦都確診了新冠肺炎心裡不由得揪了一下,希望他們夫婦二人早日康復回到熒幕中!








歡聚琦樂匯


您好,我是苦艾酒,一名影視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最喜歡湯姆漢克斯的《拯救大兵瑞恩》和《阿甘正傳》。湯姆漢克斯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名演員。這兩部電影也是他最為經典的代表作。突顯了湯姆漢克斯高超細膩的演技。

《拯救大兵瑞恩》是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最好看的戰爭片沒有之一。作為戰爭題材電影的標杆和里程碑式代表,這部劇場面恢宏,最大程度地真實還原了諾曼底登陸這一重大戰役。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的血戰。劇中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代領一隻小分隊營救瑞恩。湯姆漢克斯的表演深入人心,一雙眼睛裡寫滿了故事。對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演繹非常到位,表現了戰爭的殘酷,發人深省。

《阿甘正傳》則是勵志題材電影中的標杆。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人。湯姆漢克斯飾演的阿甘智力存在缺陷,卻有用一顆善良之心。他不停的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奔跑,憑藉自己的善良和踏實書寫了自己美好的人生。阿甘精神也被很多人所學習。

這兩部電影是我最喜歡的湯姆漢克斯的作品。希望湯姆漢克斯早日康復,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苦艾酒影視剪輯


《阿甘正傳》影帝湯姆漢克斯感染新冠肺炎,正在澳大利亞拍新片

《阿甘正傳》《拯救大兵瑞恩》主演湯姆·漢克斯今日對媒體表示,他和妻子麗塔·威爾遜確認感染新冠肺炎,此時他正在澳大利亞拍攝新片,目前因為病情已經進入隔離治療。
他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寫道:“大家好,我和麗塔來到了澳大利亞,我們好像得了感冒和一些身體疼痛,我們已經測試了冠狀病毒,並且證明是陽性的。”
湯姆·漢克斯1956年生於美國加州,是好萊塢一線男明星,曾憑藉《費城故事》《阿甘正傳》奪得奧斯卡兩屆影帝,也曾主演《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拯救大兵瑞恩》《毀滅之路》《幸福終點站》《菲利普斯船長》等諸多經典作品。
作為好萊塢演員的代表人物,湯姆·漢克斯1979年憑藉出演電影《血紅濺白紗》出道,在1980年代,他主演了一系列的青春片、愛情片而備受好評,其中《美人魚》《飛向未來》是其中的代表作。
進入1990年代,他的表演風格日趨成熟,1993年公映的作品《費城故事》讓他首奪奧斯卡影帝,1994年的《阿甘正傳》讓他奧斯卡影帝連冠,這也是奧斯卡歷史上罕見的奧斯卡連莊影帝。
除了出演真人電影之外,他還是經典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的配音,他負責了片中牛仔胡迪的配音,他的聲音演出也是廣受好評。
在特效大片充斥的好萊塢,湯姆·漢克斯總是以精湛的演技征服觀眾,在此,也祝願他早日康復!

天滅哥


你好,我是''我的柳葉刀之路'',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美國著名演員湯姆漢克斯確診患新冠肺炎這個消息,今晨在看新聞的時候也初步瞭解到,據湯姆漢克斯所稱他跟他的夫人是在拍攝新片時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並表示自己會進行隔離觀察,會及時的更新情況,並希望大家照顧好自己。在此,祝願他能夠早日康復!

湯姆漢克斯夫婦

而要問起最喜歡他哪部影視作品,對我而言給我最深印象以及影響的當屬他主演的《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了。這部電影於1994年7月在美國上映,主要講述了一個先天智商只有小孩水平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通過自己的自強不息,認準''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人生信條,最終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在多個領域都創造了奇蹟,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勵志的故事。從電影上映後,獲得了諸多獎項,比如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演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阿甘正傳劇照

而對於我而言,影片除了獲得了無數的獎項,更多的是帶給了我以思考跟鼓勵。阿甘作為了一個先天智商不足的人都沒有抱怨生活,而是選擇相信自己,頑強的拼搏著,即使經歷了種種困難跟曲折都保有一顆善良的本心,在很多的領域都取得了正常人都得不到的成就;而反觀自己,一遇到困難總是逃避,一遇到問題就說別人的不好,抱怨上天對我們不公平,從來都不會從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更不會說埋頭苦幹拼搏了。

而正是因為《阿甘正傳》從阿甘的經歷跟表現讓我得以重新思考,我們應該像阿甘一樣,即使命運對我們不公但我們依然要抱有希望,腳踏實地的去拼搏才是唯一的陽光大道,才能最終有所成就;再者,從阿甘的身上我學會了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阿甘在大學畢業後應徵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裡,他有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尊敬的長官鄧·泰勒上尉。在結束戰爭回國之後阿甘通過捕蝦技術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自己的朋友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在現如今一個唯利是圖的年代,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阿甘這般對待自己的朋友。一個所謂朋友即是利益的時代,阿甘對待朋友的方式真的尤其重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他。

阿甘正傳劇照

以上就是我對於你所提問題的全部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我的柳葉刀之路


最喜歡【阿甘正傳】

1994年7月6日上映的影片《阿甘正傳》改編於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1986年出版),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於第二年(1995年)斬獲奧斯卡六項大獎。

多年過去,這部電影的熱度始終不減,迄今為止,在豆瓣電影“Top 250”的排名中仍以評分9.5排名前三。

對於這部百看不厭的影片,每個人觀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如當年影片上映後美國媒體報道說的那樣:

“男女老幼懷著真誠的感傷湧出電影院。孩子們似乎在想問題,成年在沉思,成雙成對的人則互相緊緊握住對方的手。”

這就說明不管是成長、生活還是愛情,基於不同的角度,從影片中都能得到一定的“收穫”,而這篇文章則從生活與成長的角度進行一次啟示分享。

自信,是成功與“逆襲”的源動力

為什麼會把成功與逆襲並列一起作為一個小標題,一方面原因是因為對於部分人來說,成功就是一種逆襲,“逆襲”一詞源於現代(網絡流行詞),意指在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實際情況中處於劣勢或下風時的“反敗為勝”;而另一方面原因是很多人對於主角福雷斯特·甘(阿甘)的一生評價,往往會有傻子“逆襲”的成分存在。

阿甘,一個智商只有75的男孩,因為患有運動障礙(背部脊椎的問題),小時候帶著腿箍(矯形架),就是這樣一個用現在話說在起跑線上就低於常人的孩子,最終卻達到了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不知道若是阿甘的這種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又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或許可能性最大的是由此抱怨命運不公,越來越自卑、內向,但是對於阿甘而言,卻從未如此。

阿甘的母親為了讓阿甘與正常孩子一樣,想要送他去綠弓縣中心小學讀書,在去之前他母親告誡他說:

“你跟別人一樣,沒什麼不同。”

或許,正是這種教育的影響,阿甘從未看輕過自己,在上學第一天與珍妮的交談正驗證了這一點。

珍妮問:“你的腿怎麼回事?”

阿甘:“我的腿好的很。”

珍妮說:“你是不是有點傻?”

阿甘:“媽媽說:‘蠢人做蠢事。’”

阿甘傻嗎?與影片中其他人對比,確實像是一個“傻子”,但是阿甘從未這樣認為過,不論是與珍妮的聊天,還是退役回來後與布魯太太的對話,當阿甘被問道:“你是瘋子還是傻子”,阿甘淡定的回覆到:

“做傻事的才是傻子。”

阿甘不傻,因為沒有一個傻子最終會取得矚目的成功,他是大學橄欖球隊的主力,是國家的“抗戰英雄”,是中美友好乒乓球賽的使者,是“布巴·阿甘”蝦的背後老闆,捕蝦業大亨……

相反在影片中很多看似不傻的人,或許才是真正的“傻子”,比如一度沉溺於“殘疾”之痛的鄧·泰勒上尉。

可能,部分人看到這裡時會出現一個疑問,以上的敘述與自信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

如果是這樣,我們不妨在此刻冷靜的想一想,究竟什麼是“自信”?

可能很多人對“自信”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侷限,比如擁有某一專業的豐厚知識儲備,這會有自信;或者因為具備超出常人的某些優勢與資本,這也會有自信……

但是,自信真的僅限於此嗎?那些對於處境、現狀不悲觀的態度,就不是自信嗎?那些面對坎坷、挫折不抱怨、始終懷有樂觀積極心態的狀態,就不是自信嗎?

尼采說:“惟有悲觀淨化而成的樂觀,才是真正的樂觀”,那麼同樣,那些在劣勢中對自己的不輕視,可能才是真正的自信。

此時,再轉身去看阿甘的言行舉止,你會發現那才是真正的自信,他始終認為自己與正常人沒有任何不同,即便很多人都說他是傻子,但他始終認定:“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子”,他從沒有做過傻事,至少在自己看來所做過的事並非傻事,所以他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而這就是一種自信。

相反,影片中的鄧·泰勒上尉在戰爭中失去了雙腿,因為缺陷的產生,從而變得不再“自信”,即便沒有他人的眼光,他早已給自己定義成為了“廢物”,在生活中作踐自己,用酒精麻醉,對世事嘲諷,最終若無阿甘的“感化”,或許一生也難與命運抗衡,更不會再次重新煥發笑容,擁抱生活。

阿甘與低谷期鄧·泰勒上尉的藝術對比,足以說明“自信”對人生的重要性。

專注,是成功與“逆襲”的推助力

阿甘最終能夠取得成功,除了自信之外,另一方面就在於專注。

阿甘的母親臨死前曾說道:

“我相信你也把握了你的命運,把上帝給你的恩賜發揮到了極致。”

在影片中,對句子裡的“恩賜”並沒有特殊的說明,但是結合全部劇情,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恩賜”就是讓阿甘備受嘲弄的“低智商”。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這並不能算是一種恩賜,反而是一種缺陷,會制約未來的發展前景,影響今後的生活,但正是這種不佳的特質,卻造就了阿甘“不同”的人生,對待任何事物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心無旁騖、全神貫注。

因為幼時擅長跑步(被同學欺負時激發的“潛能”)被橄欖球隊看中從而破格進入大學,在橄欖球隊阿甘不懂得其中的技巧與規則,一心只知道當球傳到手上時要不停的奔跑,不會受其他因素的干擾,教練給出的評價是:“他也許是最笨的混小子”。

進入軍隊服役後,阿甘的這種“特質”得到了更好的發揮,變得更加的如魚得水。在教官第一次訓話中問起從軍的目的時,阿甘的回答就是:“服從”。

而在軍隊中,無條件服從正是軍人的第一職責。後來在戰爭中負傷療養期間,因病友的話開始迷上了兵乓球,直到成為乒乓球的全明星,並作為中美友好使者來到中國參加乒乓球友誼賽,而阿甘所有兵乓球上的成績,全來於最初教他的人說的那一句話:“眼睛盯著球別放鬆”。

影片《阿甘正傳》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都有自己的命運沒有什麼是隨隨便便發生的,它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乍一看,會感覺這是一種“宿命論”,但實際上對於這句話卻應該辯證的去看待,阿甘的“成功”是命運固有的安排嗎?很顯然並不是,即便命運對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排,但或許那也只是給出了一個可能性,或一個趨向,曾有一段話說:“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是未必每一個人都能看到那一扇窗,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妥善的利用那一扇窗。

比如布魯斯音樂的創始人雷·查爾斯7歲失明,卻妥善利用上帝留給他的另一扇窗——敏銳的藝術感知力以及聽覺,最終成為了法蘭克·辛納屈口中的“音樂界唯一的天才”。對於阿甘而言,因為先天問題,讓他對其他事物不會過度的關注,只會對單一、簡單的事情“專注”,而正是這種因“恩賜”所產生的“特質”,推動他在人生中取得了令他人羨慕的“成功”。

愛默生說:“專注、熱愛、全神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穫”,對於阿甘而言所期待的很少甚至於沒有,只是將每一個人說的話盡全力落實,無論是媽媽的說教、珍妮說的跑、班長的命令還是教練的指導以及布巴說的“捕蝦”……對於每一件事都完全的專注,所以才取得了難以想象的成功,正如馬克·吐溫說的:“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

相比部分人被無限的“慾望與期待”所幹擾,阿甘的專注促使他取得成功,也是一種必然。

因此,專注是成功與“逆襲”的推助力。

真誠,是成功與“逆襲”的保障

這裡的“真誠”指的並非單純意義的真誠,而是與人交往中的情真,也指對承諾的信守。

也許部分人會認為“真誠”這種人性獨特的閃光點,雖可以成就高尚的品格,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並不突出,甚至於在一定情況下,“真誠”的代價很容易被人當成“傻子”來欺負。

但實際上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在影片《阿甘正傳》中所有關於阿甘的劇情發展都有一定“真誠”的影響:

因為阿甘的“真誠”得到了珍妮的關心與最後的傾慕,讓阿甘在幼時被欺負中學會了“奔跑”,尤其是在參加戰爭前得到珍妮的囑咐:“遇到危險,跑得遠遠的”,因此,在戰場中阿甘得以存活。因為阿甘的“真誠”在戰場逃跑中,不忍扔下戰友,轉身回去營救,雖然沒有救活好友布巴,但在後來獲取了鄧·泰勒上尉的友誼,也獲取了“戰爭英雄”稱號。因為阿甘的“真誠”,退役後履行曾經與布巴的承諾開始了“捕蝦”事業,因為曾經的“真誠”獲取了鄧·泰勒的幫助,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阿甘獲取了成功,也因為有了鄧·泰勒的幫助,才讓阿甘入股了“蘋果”(當然,這屬於劇情虛構),擁有豐厚的財產。

左拉說:“真誠是通向榮譽之路”,阿甘正是因為真誠取得了他人期盼的榮譽,同樣,大仲馬曾說:“一兩重的真誠,等於一噸重的聰明”,對於阿甘而言,正是他的“真誠”彌補了他某一方面的劣勢,從而在人生中得以“逆襲”。

也許有人會說阿甘的成功存在一定的“運氣”,這也確是一種事實,但是運氣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在現實中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抓住那一絲“運氣”,不是有一句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機會其實也就是“運氣”,而阿甘所有的特質,讓他每一次都能準確的抓住“機會”。

也許有人會說阿甘的成功不能複製,當然對於每個人而言,成功的標準也都不是固定的,同樣我們可能也未必需要獲取如同阿甘那般的成就,但是我們卻應該為了生活的更美好,而汲取對生活與成長有益的養分,比如從阿甘一生中得到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