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愛的5句古詩詞是什麼?其作者是誰?

牛兒0


我最喜歡的5句詩詞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潛力鶯啼綠映紅》。下雨的時候,喜歡站在窗口看籠罩在雨中的城市,所有的一切都朦朦朧朧的,就會想起那句:多少樓臺煙雨中。

想起大唐的繁盛,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菸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那種意境很美,讓人為之遐想、嚮往。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中唐元稹的《離思》。

潛力鶯啼綠映紅》。

下雨的時候,喜歡站在窗口看籠罩在雨中的城市,所有的一切都朦朦朧朧的,就會想起那句:多少樓臺煙雨中。

想起大唐的繁盛,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菸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那種意境很美,讓人為之遐想、嚮往。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中唐元稹的《離思》。

元稹為了緬懷已經去世的妻子韋叢所做。

曾經去過滄海,那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了,曾經見過卿卿佳人,別的女人就像是胭脂俗粉一般,不屑一顧了,除了巫山的雲,別處的雲就不算是雲了。句句情真意切,都是元稹對妻子韋叢的想念之情。

大學畢業時,有人在筆記本扉頁上留了這句話。從此,這句詩除了深情以外,於我更有了別樣的意義。

 

3.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宋代李之儀的《卜算子》。

很喜歡!每次讀這首詩,心裡就酸酸的,這得是怎樣的一份感情啊。一個住江頭,一個住江尾,雙方空間距離懸隔,相思卻綿綿不絕。

想象一下,江山萬里的大背景,霧靄沉沉的江邊站著一個人,他深情的凝視著遠方,想著遠方的人,輕輕的嘆息……

那份相思,那份幽遠……很是耐人尋味。

當明白深情而不得的時候,情感來了一個轉折: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

儘管思而不見,畢竟還能共飲長江之水。“不見”卻“共飲”把相思引的更遠,更長……

任人揣度吟味,分外深婉含蘊。

 

4.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代王維的《終南別業》。

喜歡這首詩,喜歡裡面自得其樂、隨遇而安的閒適情趣。

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不知不覺,即便來到流水的盡頭,無路可走了,也可以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有人說是一種消極,我卻常拿這首詩來勵志。每每遇到難事的時候,努力之後不見起色,或者感覺筋疲力盡之時,以此勵志。

 

5.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代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的詩詞都很喜歡,最喜歡這句。喜歡這種躊躇滿志,肆意、灑脫。

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異常興奮,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並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毫不掩飾其喜悅之情。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滿腹詩書經綸,豈能埋沒民間,豈能甘做庸人。

 “仰天大笑”,多麼得意;“豈是蓬蒿人”,何等的自負。



路痴珺


0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0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0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04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0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0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選自唐代詩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翻譯:博覽群書把書吃透,寫起文章來如文思泉湧,有如神助。(這也是所有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心願哈!)

說:

這句話誤導世人好多年,大多人理解的意思是:多多讀好書,才能寫出好作品,據考證,杜甫這句詩是想表達自己讀的東西多,寫的東西好,本意重點在杜甫對自我才氣才華的自信和作為文人的驕傲。

而全詩表達了杜甫對於統治者埋沒人才的態度頗為不滿,詩中直接表達了內心真實想法,無半點隱瞞,也不害怕招來統治者的報復,可見杜甫的傲氣與錚錚傲骨,是位非常值得被人敬佩的詩人。

0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選自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翻譯:倘若上天有感情,也會隨著歲月蹉跎而老去的,不斷地前進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 說

這首詩是毛主席戰爭題材詩詞中最後一篇,

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反動派的信心和決心,表達了毛主席解放全中國必勝信念與革命豪情,既浪漫又氣勢恢宏,寓意深遠。

0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選自王維《山居秋暝》

翻譯:雨水洗滌後的松林格外清新,山石剔透,雨水形成的清泉從上流過。

🌱 說:

王維在終南山輞川寫下此詩,在王維時代,關中地區平均溫度比現在高一點,水也要更大,山林也更茂密。王維在那買了個小別業,因山形水勢建的一種小茅棚,假期週末,他和朋友泛舟水上。

《山居秋暝》展示的景象是:春天到了,花開了,秋天到了有楓葉,水裡邊有魚,天上有鳥,船上有快樂的隱士。王維在展示中國古典的山水美感方面,是超一流的大家。

04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選自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

翻譯:二月春風像那小剪刀咯吱咯吱,把葉子剪的一片兒一片兒的。

🌱 說:

一個老頭兒或者年紀大的人,一般不這麼想問題,而賀知章會這麼想,說明他是非常富有童真和孩子天性的一個人,這句詩提醒我:不管到了多大年紀,一定要保持赤子和童真之心,幸福指數會高很多。

0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選自宋代王安石《元日》

翻譯:在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逝去;暖和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升的太陽下,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 說:

現在的過年味道越來越淡薄,而這兩句詩裡的生活味道和節日味道很足,彷彿鞭炮聲、人們喝屠蘇酒、陽光普照人們、換桃符的場景和畫面感就在眼前,不禁讓人懷戀過去。

此詩創作背景: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的新氣象做了此詩,表達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喜悅和期望,也道出了新生事物終將取代舊事物的必然規律。


易木童童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淵遠流長,古代先哲們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知識寶藏。其中唐詩和宋詞更是這文化寶藏裡兩顆璀璨的明珠。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詩詞千百年來影響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這裡面有好多我喜歡的詩詞,如果非要選出五句的話我個人認為是這五句古詩詞。

第一句是曹操的《龜雖壽》裡的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句詩告訴我們人生有限,要不停地奮鬥拼搏,即使到了晚年,胸中也要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保持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

第二句是李白的《將進酒》裡的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一生放浪詩酒,酒是他消除憂愁的良方,又是他揮毫作詩的引子。正因為人生短促易逝,我們才更應該及時盡情地享受生命的歡樂,不要辜負光陰。“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要完美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富貴只是過眼雲煙,不能長保,李白用他的豪邁詩句告訴我們,人生應該充滿自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即使有時候受到挫折,也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終究會苦盡甘來,迎接輝煌燦爛的明天。

第三句還是李白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人生道路艱難險阻重重,但詩人壯心不死,想到呂尚、伊尹這兩位古代的賢臣,又增添了無比的信心。而在現實中,還是行路難,岔路有很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人擺脫了歧路仿徨的苦悶,相信總有一天會乘風破浪,到達理想的彼岸。這不正像我們現在好多人面臨的困惑嗎?岔路很多,我該幹什麼?挫折重重,我該怎麼辦?詩人用這兩句詩詞告訴了我們,雖然長路漫漫,困難很多,但是隻要我們努力學習,踏實工作,完善自我,終究有一天命運會帶給我們想要的一切。

第四句是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裡的一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是一位大文學家,大詩人,他有名的詩句很多,但是我唯獨最喜歡這句。蘇軾說,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其實這句話裡的“浩然之氣”是出自孟子的古文,《孟子•公孫丑上》雲:“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蘇軾在文學領域聞名天下,但是他的人格魅力更是我們應該看重和發揚的。他仕途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他始終不改樂觀的天性。他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發展慈善事業,創辦公立醫院,堪比和煦春風,帶給世界無盡的生機和溫暖。他所表現出的偉大人格和社會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輝,激勵著每一箇中國人。

第五句我選毛主席《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裡的一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主席大概創作了100多首詩詞,每一首讀來都是經典。裡面膾炙人口的詩句有很多,我唯獨喜歡這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主席引用了民間諺語裡的一句話。把深刻的哲理,用口頭語融於詩詞之中,這句話永遠啟迪、鞭策每一箇中國人:勝利屬於不畏艱險,勇敢攀登的人。世界上什麼事都是如此。“無限風光在險峰”,主席告訴我們,人只要有毅力,有恆心,任何困難都能克服,只要意志堅定,心中的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海峰99


個人最喜愛的五句古詩詞和作者分別如下: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文天祥

2,“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李白

3,“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身如。看試手,補天裂。”《賀新郎》/辛棄疾

4,“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佚名

5,“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柳永

……

希望喜歡


L行者詩者L


謝謝提問,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最喜歡的關於家國情懷的古詩詞。

以下幾首詩誠如 歌曲《國家》唱的一樣:“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不管到什麼時候,身處什麼地方,詩人們的家國情懷,讀來仍然讓人肅然起敬。

1.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譯文: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怎麼能因為有福祉就追求,有禍患就避開呢?”)

2.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 陸游《病起書懷》

(譯文: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人要死後才能蓋棺定論的。)

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譯文:就算仕途失意,年老體衰,僵臥孤村,承受病體之痛,也還想著為國分憂,還想著替國家守衛邊疆,縱然已是烈士暮年,仍然壯心不已。)

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 徐錫麟《出塞》

(譯文:只要能報效祖國,能戰死疆場的熱忱,又何必馬革裹屍,歸葬故土。)

5.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 鄭燮《墨竹圖題詩》

(譯文:臥在衙門的書房裡靜聽著竹葉沙沙的響動,總感覺是民間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雖然只是小小的縣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就像衙門臥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雲寄錦書來


最喜愛的五首經典詩詞及其現代啟示錄。

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閒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髮。人生猶如一場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現代啟示錄——(做人的意義),讀史明智,一,人生放在歷史長河中何其短暫,能留下點什麼是最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二,努力開心生活,哪有懷才不遇,現代有一百種活法,讓你舒服,也有一百種活法讓你死去活來,擇其善者而從之。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北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現代啟示錄——(大膽追求愛情)古往今來,多少愛情故事,人世間愛情何其美好,找到美好的愛情,一生無悔。

(蘇軾與唐婉的愛情何其悽美)

3、《遊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此詩情感真摯自然,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蘊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現代啟示錄(親情)母愛偉大無私!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彷彿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現代啟示錄(友情)知音難覓,人生得一足矣!

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現代啟示錄,終生學習。

綜上,五首詩詞足以描述一生,人生短暫,時間就那麼幾萬天,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用在這五件事情上就足矣了卻餘生!


覺者讀書


我最喜歡的五句古詩詞是:

一,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二,曹雪芹的"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 三,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四,杜甫的“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五,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色″。



風塵客123


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翻開《詩經》這本厚重的典籍,撲面而來的是遠古的風神和韻致:這樣的詩,只有在那樣的天空和土地芳香的氤氳下,才能長得出來。那真是一片天籟,純乎自然之聲。

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初唐四傑之冠的王勃放聲一唱,只有博大的胸襟,恢弘的氣度,高度的自信,才能從容不迫唱出這樣的豪情,泱泱然一派大國之風,殷殷然有黃鐘大呂之音。



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篳路藍縷的陳子昂挺立在幽州臺上,面對著無限的時間和無垠的空間,一聲憤懣的長嘯,如春雷炸響般高唱著,遠接《離騷》餘韻;慷慨悲壯的歌聲,近開唐韻大宇。這一聲像從歷史的深處騰出,喚醒了永遠輝煌的盛唐詩!



四、“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代最耀眼的巨星李白時代的最強音,以震動千古的氣勢唱出了其勢如猛虎,其聲若雷霆,真是橫掃千軍如卷席!



五、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不論多麼狂猛的風雨,都掩不住這種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憂國憂民的聲音,正是這個宣言的杜甫,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三維世界投影


我最喜愛的5句古詩詞是:

1、唐. 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宋. 辛棄疾,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毛澤東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4、宋 · 柳永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以上五句古詩詞喻意著深刻,意境深遠。對我的人生有許多啟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寫道:“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提出人生成大事業、大學問必須經過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

送別的詩很多王維的這首詩可謂送別詩的絕唱,又稱《陽關三疊》。情、意、傷、別複雜的情感濃縮在一首詩裡。

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則大氣磅礴,志高深遠。藝術和內容都達到很高的境界。且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偉人的氣質盡彰顯於詩詞中。

王安石的《元日》則是喻意辭舊迎新,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和期盼。

附錄以上五句古詩全詩: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 ·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徐新衛Xuxinwei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蘇軾蘇軾蘇軾蘇軾

腦殘粉需要理由嗎?需要嗎?

東坡這個人啊,實在算不上幸運。

策論明明是第一,卻因為主考官善意的誤會得了第二;

名動京師能大展宏圖的時候,母親突然去世,回鄉守孝三年;

還朝沒幾天惹怒王安石,自請出京到密州;

好不容易出點政績,人民愛戴,又扯上“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窮得叮噹響還得自己種田補貼家用;

終於朝廷想起了他,讓他去汝州上任,結果小兒子夭折,再也不想折騰,到常州終老。

一生顛破流離,妻子早逝,兒子命薄,真真是苦難一生。

但是!就是在這樣充滿磨難的人生裡,他寫出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寫出了“斂盡春山羞不語”,還為西湖築堤,研究出東坡肉。

豁達曠放是他,柔情繾綣是他,為國為民是他,煙火氣十足還是他。相對於李白的狂放自由,杜甫的憂國憂民,他太真實了,才華橫溢又看得透,太難得了。個人以為,沒人不會愛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