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县剧团的日子

回忆在县剧团的日子

1970年,我正在上高中,县剧团到我们学校选拔学员,经过初选,我和张大武两人被选中,成了县剧团的学员,一个月的试用期,合格的转为正式演员,吃国库粮拿工资,不合格的退回原籍。

那个时候,演才子佳人古装戏的县豫剧团被解散,下放到县办企业工作。成立了演现代京剧的新剧团,演员、乐队都是从全县各个中学、村办宣传队挑选的文艺骨干,我是第三期学员,前两期都成了正式演员,基本搭起了剧团的骨架。

当时剧团条件有限,只能制作一些简易的灯光布景,不像现在高科技录音合成,为了让剧情真实有看点,剧务人员开动脑筋,土法上马,你别说,这些土办法,却为演出带来了事过功倍的效果。

回忆在县剧团的日子

记得演京剧《沙家浜》第二场时,通过灯光布景,观众看到的是:当幕布徐徐拉开,乐声响起,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带领伤病员为乡亲们抢收稻谷,指导员和老乡划着小船,载着收割的稻谷,小船缓缓划行在湖边……

其实,湖面上的小船,是一块床板,外侧钉上一块纤维板,美工在上面画上了船头、船舱,床板上安装上四个小轮子,演员站在床板上,船头上拴上绳子,贴着地皮,有人拉动绳子,床板缓缓前行,于是,出现了指导员划船的一幕。

演《沙家浜》第五场“坚持”,十八个伤病员坚守在芦苇荡里,指导员道白:同志们,暴风雨就要来了!狂风凄厉,雷声隆隆,狂风携带着暴雨倾盆而下,坚持在芦苇荡里伤病员,无遮无掩,任凭风吹雨淋,坚持斗争在风雨中,灯光一照,十八个身躯出现在暴风雨中,犹如十八棵泰山青松。

回忆在县剧团的日子

这种舞台效果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凄厉的风声,原来是在后台放一辆自行车,有人快速的拧脚轧子,使后轮急速地旋转,一人用竹扫帚的尾部贴近后轮的辐条,快速摩擦发出的声音通过后台麦克风传至扩音器,很像是风声,用很薄的白铁皮,来回抖动,发出电闪雷鸣的响声;再用一个篮球似的球体,上面贴满了豆瓣大小的透明玻璃,球体的中心安装一个强光灯泡,摇动球体,通过幻灯照在幕布上,雨线自上而下,落入湖水中,风声、雷声,雨线就是这样形成的。

演《红灯记》时,王连举为了蒙骗鸠山,欲掏枪自残,戏台的进出口有一个人,地上放一块平整石块,石块上放一个摔炮,举着的小锤等待,眼睛看着戏台,王连举掏枪对着胳膊要开枪,立即砸响了摔炮,让观众以为是枪响。

地下党员李玉和、李奶奶被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下令枪杀,当李玉和、李奶奶在后台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拿小锤连续砸响两个摔炮,代表烈士被敌人枪杀。

回忆在县剧团的日子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我们来剧团快一个月了,在这期间,导演给安排了两个小角色,一个是《红灯记》中修鞋的小特务,另一个是《沙家浜》中的程书记,唱腔还可以,就是普通话不过关,农村长大的孩子,一口地方方言,演现代京剧要说普通话,我努力学说普通话,可这乡音难改,学了半天,剧中道白成了方言加普通话,不伦不类。

我觉得,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便向剧团领导提出回去继续上学,因为是学员,来去自由,于是,我又回到了学校。

通过在剧团近一个月的学习,初步对剧团有了了解,演戏这行当看起来风光,实际上也是个吃苦耐劳的行当,虽然没当成演员,自己的人生还有这么一段经历,尘封在了记忆深处,终生难忘。

回忆在县剧团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