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生無為,他生了個女兒成歌星,如今家喻戶曉

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生無為,他生了個女兒成歌星,如今家喻戶曉

說起鄧麗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中國流行音樂界,鄧麗君代表著不僅僅是一名家喻戶曉的歌手,而是流行音樂界里程碑一樣的人物。她帶來的影響對當時和現在,都是深刻的,長遠的。人民網,有一句對鄧麗君的評價,作為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僅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更在文化領域裡影響了華人社會。

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可見這個是對鄧麗君的貢獻極大的肯定,鄧麗君也值得起這樣的讚美。我們今天來說一說,她的父親——鄧樞。

在當時的中國,落後的經濟和當時不斷的動亂的局勢中,當時的人民生活並不容易。1921年,鄧樞出生了。在他的幼年時期,命運並沒有眷顧他,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他的父母很早就已經去世了,只剩下他和他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因為他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裡的生活一貧如洗,並不富裕。

然而生活依舊得過下去,但是生活的悲慘並沒有因此結束,還沒過去幾年,他的爺爺奶奶也相繼去世了,他徹徹底底的只有一個人了,最後無依無靠的他選擇進入部隊。到了部隊裡面,鄧樞表現積極,好學上進。在1937年的時候,

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當時非常有名的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軍校第14期的學生,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少尉軍官,在後來還參加了抗日戰爭。

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生無為,他生了個女兒成歌星,如今家喻戶曉

不過可以查詢到的信息並不是很多,所以一些具體的信息查詢不到。不過,鄧樞在抗戰時期的資料不多,有的媒體說他曾參加過臺兒莊戰役,但臺兒莊戰役的時間是在1938年3月到4月,而黃埔14期學生是在1938年11月才畢業,應該不會參加,此處存疑。

鄧樞從抗戰時期一直到解放戰爭時期,那個時候因為歷史時代久遠,能夠查詢到的資料又是少之又少,在這一段時間內,鄧樞的官銜一直是少尉,直到1952年才晉升為中尉。時間回到1948年底,因為當時的局勢,鄧樞去了臺灣,在當時物資匱乏的年代,鄧樞以他當時的軍官級別,也沒很好的物資條件,他住在眷村一個不到30平米的小屋裡。

所謂的“眷村”當局給士兵以及其家眷們搭造了“眷村”,這其實就是個臨時性的建築。這個建築原本只是為了暫時為當時的士兵提供臨時的住處,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住,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因為當時的軍官數量太多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鄧樞不得不退役,而在退役後又大多處於底層,更是因為語言、觀念的差異,難以完全融入臺灣社會。而這個使他的生活更為窘迫。而在當時他還有家室要去養的情況下。

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生無為,他生了個女兒成歌星,如今家喻戶曉

其實早在抗戰時期,鄧樞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就和趙素桂結緣,再後來的發展中結了婚。

當時的趙素桂的姐夫名叫許耀東,是黃埔14期的體育教官,而當時的鄧樞也正是在黃埔軍校學習。鄧樞和趙素桂的結合,就是他給說的媒。後來在鄧樞和趙素桂的生活中,鄧樞與趙素桂一連生下三個兒子後,可是在鄧樞的心中一直企盼著能再添一位千金。

1953年1月29日的凌晨,隨著一聲晨雞的報曉,小村山坳裡的鄧家傳來一聲悅耳的嬰兒啼哭。看著這個胖乎乎的小女嬰,鄧樞以“美麗的竹子”之意,給小女兒命名為“鄧麗筠”

至於為什麼後來改成了“鄧麗君”,是因為當時筠這個字在當時算是比較偏僻,有不少人在讀這個字的時候因為這個字不認識這個字的讀音,而造成的很尷尬的局面,會有很多情況下讀成 “均”,所以鄧樞乾脆就給女兒改成了“鄧麗君”,免得麻煩。但是當時誰會想到這個名字日後竟然家喻戶曉,甚至傳到了國際上。

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生無為,他生了個女兒成歌星,如今家喻戶曉

在當時的平常生活中,因為當時的物資匱乏,再加上鄧樞有四個孩子,當時的生活舉步維艱,四個孩子平常生活的開銷對於鄧樞來說,並不容易,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說自己的生活因為要撫養四個孩子的家裡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面對當時生活上的窘迫,鄧樞決定拿出自己的退役的補助款開一家米店來維持生計,當時米店帶來的收入並不是很多,對於當時的一大家子來說,仍然捉襟見肘。家裡平常的生活中,餐桌上常常是以粗米和菜粥為食,平常的生活甚為清貧。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誕生了一位歌壇巨星,她就是鄧樞的小女兒鄧麗君。在那小小的“眷村”裡,卻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他鄉之客,其中不同的鄉音,不同的文化在這裡交融,童年的她因為遷徙過很多地方,接觸過很多的人,逐漸形成了開朗外向的性格,不怕生人,這個開朗的性格對她以後在臺上的表演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當時的生活對於鄧樞一家人來說,生活是很艱難的,在那個時代,鄧樞還是比較有生活情調的,在平時,他尤其喜歡唱京戲,鄧麗君的母親趙素桂也很喜歡在平常做家務的時候,聽聽流行歌曲,因此小鄧麗君耳濡目染,一首流行歌曲只要聽個兩三遍就會唱了,天賦極高。

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生無為,他生了個女兒成歌星,如今家喻戶曉

後來,鄧樞的老戰友李成清,聽說鄧家千金歌聲動人,便去鄧家遊說,問能不能放女兒進他們的勞軍樂隊——九三康樂隊。於是,在1961年,鄧麗君便接受了“九三康樂隊”二胡演奏者李成清的音樂指導。

於1962年,鄧麗君更是隨“九三康樂隊”四處慰問演出。等到1963年,鄧麗君參加“中華電臺”全臺黃梅調歌唱比賽,以《訪英臺》擊敗眾多年長選手,一舉獲得比賽冠軍。從那之後,鄧麗君開始聲名鵲起。

在那樣的環境下,鄧麗君的成名雖然和自己的天賦還有種種因素有關,也跟自己的父親從小的耳濡目染有關。正是當時的環境和生活,可謂是十分不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