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要的彩禮是帶回婆家還是留在孃家?

呂孟謙


彩禮問題一直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如果雙方不能夠互相體諒,那麼它便會成為感情路上的絆腳石。彩禮多了,男的給不起;彩禮少了,女方不願意;女方彩禮要多了,人家說你賣女兒;彩禮要少了,又被街坊鄰居看不起。總之,一個字“難”。

那麼,女方要的彩禮是帶回婆家還是留在孃家呢?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就比如我吧,我結婚的時候,彩禮並不多,只有幾萬塊,但是最後,我父親還是把所有的彩禮錢交給了我,由我自己保管和使用。

說實在的,沒有幾個父母是真的拿女兒的婚姻作為改善生活的籌碼的,當初要彩禮無非也就是圖個好兆頭,而且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東西,你能說丟就丟嗎?

真的為了自己孩子好的父母,在跟男方談彩禮的時候,都會實事求是,根據對方的家庭條件和本地的風俗,定出一個相對吉祥的數字,而不是獅子大開口。

收下的彩禮,如果婚禮的開銷,也會交給自己的孩子自行安排。可憐天下父母心,女方的家長自然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嫁過去吃苦。

至於這筆錢是放在婆家還是孃家,完全看個人的意願。

婚後,這筆錢便成為了夫妻共同財產,不管父母是否有贈予行為。所以,怎麼用?放哪裡保管,完全由你們夫妻兩人決定。

以下是個人針對彩禮錢的一點小建議:

放在婆家,女人不願意;放在孃家,男人也不願意。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這筆錢購置一些物業或者實體的東西,這樣大家都看得到,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如果你們暫時沒有什麼想要買的,那麼可以拿這筆錢做投資,也許還會有一筆不錯的收入哦。

如果你們覺得拿了父母的錢,心裡過意不去,還給對方又不要。那麼,你們可以用這筆錢給雙方的父母買一些保險或者其他需要的東西,這也是一種反哺。

但是,對於女人來說,不管你的父母是否把彩禮錢交給了你,這筆錢都不方便放在孃家,因為這樣在婆家人看來:

第一,你把他們當外人,不相信他們

第二,如果你還有其他兄弟姐妹,時間久了便會說不清,反而增加了矛盾

第三,增加了婆家和孃家人的矛盾。

“談談情,說說愛,聽聽那些你不知道的心底話”關注【蜜禪】專注於情感問題解答,如果你有想說的話,歡迎留言諮詢。


蜜禪


要是有彩禮,我認為可以給父母一部分,畢竟他們辦的酒席,大部分我覺得正常的父母會讓兩口子自己添置東西或者存起來。

我31歲,14年結婚,大學本科師範大學畢業,沒有一分彩禮,他家在我身上花了1600元,睜大眼睛,沒有錯,就是一千六,這是公公給的。

當時去我家提親時,一直不提彩禮的事情,我爸為了不尬尷說不要彩禮可以,孩子兩邊都管。。。意思是我不算嫁,我家裡不論什麼,我都是我家裡的一份子。

當時我們村裡三個姑娘同時嫁,我是唯一沒有彩禮的。

他父母不和諧,不管我們的婚事,我爸說不論要多少最後要落你們兩口子上,反正就走個形式。

白手起家,沒有靠兩邊的父母。

說起彩禮這個事,我要是生個兒子,不論如何,我都會給女方家裡彩禮,不是為了面子,而是對對方最基本的尊重,說明你們家人重視這個事這個人,女方心理多少也會舒服的,這個會影響到以後的家庭矛盾。

結婚多年,我還是一直耿耿於懷。對他們家人我很難做到真正走心。


三妖精娛樂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也可以說是現身說法。現在網上都流傳彩禮錢都是留給小舅子結婚用的,把彩禮錢說的太可怕了,然而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的,最起碼我們江西鄱陽不是這樣的。我結婚的時候彩禮錢是四萬二,這個不是結婚的時候所有的費用,四萬二不包括金項鍊金耳環這些。反正雜七雜八的加起來十萬不到,這是我當時結婚所有的費用。

  現在彩禮錢好像是十八萬多吧,當然了也不包括金項鍊金耳環這些東西。彩禮錢都是會在結婚那一天陪嫁回來的,這個陪嫁的錢肯定是在新娘子手中的。結婚當天新娘子上下婚車也是要錢的,小舅子上下車不但要錢還要香菸,抱新娘子出門也是要錢和香菸。但這個錢第二天回門的時候,都是要加倍還給新女婿,女方家裡是不會賺這些錢的,女方家境好的還要倒貼一些錢。女方家裡賺的錢是女方親戚陪嫁的錢,為什麼要賺這個錢,因為這個涉及人情來往了,以後親戚家有人結婚,這個錢也是要隨禮去的。

  當然也有些女方家裡條件不是很好,要留下一些彩禮錢,留下一些彩禮錢不是說賺這個錢,留下這些錢是準備當外公外婆的。以後外孫出生了,外公外婆是要給見面禮的,外孫週歲酒的時候外公外婆要出好多錢,不但要給錢還要送掛脖子上的金菩薩,這就是為什麼要留下一些彩禮錢的原因,畢竟女方家裡也不富裕。

  彩禮錢都是會回到男方家裡的,只不過這個錢在新娘子手裡,很多小夫妻結婚以後都買車買房了,用的就是這個錢。我們那裡流傳一句話,兒子結婚,父母破產了,兒子卻發財了。

  說小舅子結婚需要姐夫出錢的,這個我不能說沒有,最起碼我們那裡是不會有。就算是要姐夫出些錢,這個錢也不是白給的,算是借給他結婚用的,以後還是要還的。農村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兒一女的,怎麼可能兒子結婚彩禮錢要女婿出,你敢要女婿出這個錢,別人也不敢把女兒嫁給你兒子。人都是要面子的,都不想以後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這家人真不要臉。

  結婚彩禮錢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女方要的彩禮錢男方實在拿不出來,結婚之前都是可以商量少一些的,不然結婚的時候叔公舅公是幹嘛的,就是來商量這些事情的哦!






情感閒人


我剛結婚,很有權力回答,我老公家和我都是普通家庭,他是南通如皋人,話說他們本地人說彩禮基本也就2-3萬,我老家是5-10萬不等,我取了一個吉利的數字,八萬八的彩禮,三金除外,鑽戒除外,下車沒有紅包,一切簡單為主,他家沒給我們準備房子,然後要求我陪嫁一輛車,(他爸爸的主意)我沒答應,因為我們都想買房子,然後我帶著我媽給我的5萬現金還有八萬八的彩禮嫁過去了,現在在籌備買房子,我孃家已經答應了12萬,他們家人卻還是說沒有錢,讓等等,就這樣等吧,我結婚是我媽一分錢沒留孃家,我都過意不去。


1大丸子


現在農村結婚彩禮一天比一天高了,那女方要的彩禮是帶回婆家還是留在孃家?

女方要的彩禮都是留在孃家的,都是給父母的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正因為彩禮要留在孃家的原因,有一些家庭嫁女兒就要天價彩禮,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因為彩禮全部是留在孃家的原因。


而目前不管是在哪個地方,結婚的彩禮都是留在孃家的,因為這個是一種習俗,而我們作為年輕人應該改變這種舊思想,應該取消一些地方的高價彩禮,只有這樣我們年輕人的壓力才會減少,這樣我們才會過得更加幸福。

喜歡我寫的就關注我,評論點贊,喜歡情感領域的問答就關注我,每天都有更新。


明明關注


男女婚姻都會涉及到彩禮這個問題,本來單純的愛情在結婚這期間總感覺變成了買賣。

古時彩禮由男方出給女方,女方要帶嫁妝去到男方,男方的彩禮要比女方的嫁妝貴重的多,因為古時男尊女卑。現在基本沒彩禮是不可能娶到媳婦的,而且彩禮少到十多萬多到幾十萬,結婚成了拼家底的買賣,尤其是對農村的小夥子來說,結婚更是花光了父母存款,男尊女卑也變成了女尊男卑,沒彩禮基本別想娶到老婆。而彩禮帶不帶回婆家,全靠結婚之前雙方父母怎麼談的,下面說說帶不帶回婆家的問題。


一,帶回婆家,首先你老公肯定是高興的,不至於欠了太多外債,而且在婆家也會有一定地位了。婆婆也會更加把你當成自己女兒來對待。

二,不帶回,留給孃家,首先婆家人肯定不會多高興,除非婆家錢多不在乎,再者,你留給孃家,孃家會怎麼看?我覺得如果你是獨生女還好,如果你有個哥哥弟弟的,你將來肯定會後悔,還有可能產生很多矛盾。

我個人覺得,不管彩禮多少,差不多就好,而且將來是兩口子過日子,可以留給孃家一部分,帶回婆家一部分,折中!不至於婆家有意見,也不至於有愧對自己父母的心情!最後,雙方父母還是都要孝順的!



七公子的2800


這個不能瞎說的,有講究。

古人講究“三媒六證”,三媒即指在男女婚姻中要同時有男方媒人、女方媒人和中間人(在男女媒人中牽線搭橋者),這樣才顯得慎重而有氣派。當然,萬一婚後有了矛盾,女方便可以用“三媒”來保護自己;六證:指的就是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舉行婚禮時,在天地桌上擺放一個鬥、一把尺、一杆秤,合稱之為“六證”,以顯莊重。

回到話題,彩禮是拿回孃家還是留給婆家?怎麼著?你娶一媳婦兒,給你生兒育女,洗衣做飯,伺候公婆,不思報答對方雙親養育之恩,完了還連吃帶拿?

開玩笑哈,現實中開明的家長(孃家婆,岳父母)一般情況下也是看女兒嫁過去過的好不好,再行接濟(一部分是當初要的彩禮);雖然有的女方父母向男方家要彩禮要的挺狠,但也不是純粹的“賣女兒”,要知道,兒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





老卓侃天下


農村的彩禮越來越高了!

我們老家那邊要20萬,如果是20萬可以這麼分配:


1.拿出5萬給婆家,人家養個兒子不容易,娶個媳婦比城裡還貴,一個兒子就能把家裡搞破產。所以給他們回5萬,好讓他們還債或做小買賣掙錢都行,這也顯得你這個兒媳婦通情達理知道為老人著想。


2.拿出5萬給孃家,父母養你這個閨女也不容易,不能不為自己父母著想,就當一點心意。當然了,5萬不足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以後逢年過節要多回去,平時多打電話關心父母,大部分父母養閨女不是為了錢,錢和長久孝敬來比較,他們肯定選後者。


3.剩下10萬做為小家庭過日子的備用金。你們既然結婚了,雙方老人肯定都希望你們能過好。這10萬你們要做個好的家庭財務規劃,哪部分用來生活,哪部分用來錢生錢,小兩口商議著來,切不可浪費男方家的血汗錢。


總之,這件事還得慎重處理,不然以後都是疙瘩。我們老家這邊雖然要的高,但會返回一大半給小夫妻過日子,很少有那種全部獨吞的女方父母。


本人每天都有更新,期待您的關注,謝謝!


小草老師說婚姻


什麼是彩禮,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婚姻的締結,有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既然是男方給女方的彩禮,自然是留給孃家的,父母養大子女不容易,有的女兒還沒來得及孝順父母,一畢業就結婚生子,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不是圍著孩子轉就是圍著老公轉,遠嫁的女兒有時幾年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能不心酸嗎?雖說彩禮大多歸於孃家,但是父母都捨不得子女吃苦,很多都會陪嫁給女兒做為私房錢,也有父母直接為女兒攢著,哪天女兒需要急用再拿出來應急,曾經看過這樣的一條新聞,婆婆發了條朋友圈,兒媳婦就要鬧離婚,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婆婆在朋友圈發了兒媳婦不要彩禮,兒子的魅力大,兒媳婦倒貼過來的,所以說給了彩禮又帶回給婆家,最後被看輕的只會是自己,因為這是免費的還倒貼,又不用花錢,不需要花錢娶的老婆,男人大多不懂得珍惜,不需要花錢娶進門的兒媳婦,婆婆大多不怎麼尊重,因為那是自家兒子魅力大,你是不值錢的,所以說彩禮是應該帶到婆家還是留給孃家,我想大家心裡應該有數了吧!



誰家的傻姑涼


男方給女方的彩禮應該誰家都不留,是給新婚家庭兩個人的,首先簡單說一下彩禮是怎麼回事,彩禮是中國傳統禮節中的一小部分,相當應的是陪嫁也叫嫁妝,是禮節,男方給女方家彩禮,也叫聘禮,就是聘請女方家女兒嫁到男方家做兒媳,是尊重女方家,同時認可兒媳的一種表達方式,除了禮金,還有很多例如三金,婚服,菸酒等等,陪嫁也叫嫁妝,是女方家對男方家尊重的感謝同時也是尊重男方家,認可女婿,就會給陪嫁,一般彩禮全部給女兒女婿帶回最為小家庭的啟動資金,還會給些床上用品,家庭廚衛部分家電,裝飾用品等,現在條件好的會給車,反正跟彩禮差不多的,平等的,一般婚前雙方父母協商達成一致的,只是現在風氣不好,有些女方家貪財或者截流彩禮給兒子娶媳婦用或者自己用,為了這個,經常結不了婚,歪曲了彩禮跟嫁妝都根本含義。從來都覺得不合理,但是很多男方家為了孩子,委屈求全,有的養老錢不夠,借債,這樣的人不少,助長了歪風,寧願不結也不要拖累父母生活。好多女的罵我,說實話,結婚沒有平等,相互不體諒,彼此不尊重,這樣的婚姻不會幸福的,女的總喜歡要求什麼保障,那是屁話,誰家孩子都是養大的,一樣花錢的,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並不是不尊重女性,女人辛苦沒有問題生養孩子管理家庭做家務活,但是男人也不是白吃白喝,一樣辛苦努力賺錢,好多為了家為了孩子,累成狗一樣的,有些命都搭進去了,很多高危行業工資是不少,但是風險也大,又有幾個體諒的,關心的。夫妻互敬互愛,互幫互助,相敬如賓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