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连线民众,科学防疫

郭俊:连线民众,科学防疫

刘志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全民关注度持续上升,为解答民众疑问,科学防疫,从2月17日开始,广东省政协组织委员在数字政协"委员会客室"线上值班,科普防疫知识。网友们可以打开"粤省事"微信小程序,进入"粤政协服务专区"的"委员会客室"栏目参与互动。

2月17日值班的委员是郭俊同志,他是省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会客主题是"运用病毒学原理,分析如何降低公众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

郭俊:连线民众,科学防疫

郭俊委员在线上"会客室"对大家关心的如何运用病毒学原理,科学降低感染风险等问题一一做了解答。笔者精选了关注度较高的几个问题:

1、网友:怎么运用病毒学原理降低感染风险?

郭俊:病毒感染和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预防被感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接触病原,在不确定是否会接触到病原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必要的预防。建议大家在外出活动时间较长时,回家要清洗外衣和洗澡,上电梯时要等电梯门开一会再进去,另外找人比较少的地方适度锻炼一下也有益。谢谢!

2、网友:新冠病毒与人体抵抗力好坏有什么关系?

郭俊: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几乎所有人都是易感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与人的免疫力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感染后以及新冠肺炎的进程,还有治疗效果方面就与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了。

3、网友:最近有专家指出,空气中飘浮的气溶胶导致病毒扩散,一度造成恐慌,请问我们该如何认识气溶胶,如何应对?

郭俊:气溶胶简单的理解就是,含水的小颗粒物质由于水分蒸发后的微小的核,大约只有5微米以下,如果是病毒携带者由呼吸道散发出的液体形成气溶胶,从理论上将就是一个传播途径,应该防范。但是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提供完整和细致的科学数据支撑。

4、网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何有效防护降低风险?如果在没有私家车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交通工具风险最低?

郭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自身防护,一是代号医用外科口罩,二是最好带一个简易的帽子,三是尽量与人保持必要的距离,四是下车后要注意及时洗手,五是错峰出行,通风的公共汽车是一个选择,六是如果没有私家车,距离不是太远可以骑自行车,到达后及时洗手。

5、网友:乘坐地铁时,在一条地铁线上遇到新冠肺炎的患者,多少距离之内算是密切接触,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郭俊:我的观点是1.5米半径都有风险,这一节车厢的人最好居家健康观察14天。

6、网友:在办公室要喝水如何操作?取下口罩风险又大。

郭俊:看办公室的人有多少,如果人少可以在办公室喝,尽快喝完。如果人多,可以到人少或者空旷地方拿下口罩喝水。杯子最好有盖,饮水后及时盖好。

数字政协"委员会客室"每天会有不同嘉宾就不同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解惑,更好地帮助大家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科学防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