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孩子是“天使”有時候也是“惡魔”,網上有人吐槽不管在哪最怕碰到的就是熊孩子,其實更可怕的是背後為他“撐腰”的熊家長。前不久,有一個大學同學結婚,因為一些原因,去得晚了些,同學桌沒了位置,被安排到了另外一桌。

桌上有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孩子,孩子還挺鬧騰的,孩子好玩都挺正常。當菜端上來後,只要看到自己喜歡吃的就立馬轉到自己面前,別人轉或者夾,就開始皺眉,哼哼唧唧,當媽的象徵性的拍了一下孩子,說了一句:孩子還小。

孩子拿著筷子在菜裡面“翻江倒海”,媽媽在一旁也不管,還笑著說:孩子筷子還使不好。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孩子是故意的,但是又不好意思說什麼。

這位媽媽任由孩子這樣下去,真不知道以後會怎樣?俗話說“三歲看老”,從孩子小的時候的一些舉止,就能夠感受到孩子將來會是什麼樣的人。雖然吃飯是一件小事,但是從這件小事也能夠看出一個孩子的本性和家風。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吃相難看,沒規矩人緣不好

吃相是最基本的禮儀之一,從吃相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規矩。在飯桌上吃飯抖腿吧唧嘴,筷子亂搗只挑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大聲喧嚷唾沫橫飛,勺子筷子碗噼裡啪啦“奏出”樂曲等等,孩子當然覺得沒什麼,但是有些大人也覺得沒什麼,因為孩子還小。

就因為孩子小不懂事,我們才要教會他基本的教養。這些行為旁人看著也難受,只想避而遠之,試問誰想和沒規矩,沒教養的人打交道交朋友呢?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只顧自己,自私自利

吃飯的時候要是隻顧自己,見到自己喜歡吃的就搶著吃,一個勁往自己的碗裡盛,不會顧及身邊人的感受,喜歡吃獨食,或許也會比較自私自利,以後不管面對什麼事情,都是隻考慮到自己,“將心比心”這事只能奢望。

飯桌見人品,孩子雖然小,但是我們也不要干涉得太晚,要是任由孩子“任性”下去,將來家長無法教育的時候,演變成孝順問題就不好了。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要動不動就打罵,粗暴的方式有時候只會適得其反,倒不如投其所好,用孩子喜歡的、能接受的方式來“感化”這個小魔頭,比如說繪本。

3到6歲的孩子還處於一個模仿的階段,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同時可以通過繪本給孩子正向的引導,一點一點的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培養孩子的正確的行為習慣。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繪本,通過繪本人物的做法去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點,繪本色彩鮮明,語言簡單生動活潑,繪本中的人物形象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相仿,貼近生活,讓孩子更有代入感,身臨其境。

孩子不知不覺沉浸在故事之中,也更容易從故事中獲得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錯了又該怎麼做。陪讀的過程中,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完美寶寶成長系列》全套6冊,文中各種精彩的小故事,精美的插畫,有文字注音,孩子獨自學習也不費勁,寓教於樂,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可以讓孩子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生活的小常識,比如說突然發燒了怎麼辦、手腳凍僵了怎麼辦等等。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飯桌上的這些“細節”,看得一清二楚


一包煙一杯奶茶都要十幾二十塊,倒不如少抽點少喝點,給孩子買套書,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讓自己瞭解孩子的內心。當然春節快到了,當做禮物送給“別人家的孩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點擊圖片可購買,56塊帶回家

育兒問題小七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七談育兒,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