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巡航定速時,你的右腳會時刻放在剎車上嗎?為什麼?

春夏秋冬6032177098630


定速巡航時,你的右腳會時刻放在剎車上嗎?我的答案是,當然!除非我突然需要急加速

定速巡航相當於在一定程度上把油門交給電腦控制,駕駛員只需要提供一個車速指令。既然此時你不需要踩油門了,那本來就應該把腳輕輕搭在剎車上,這是個安全意識問題。十幾年前學車時,我的教練就跟我強調過,只要你不踩油門,腳就應該一直放在剎車踏板上。這麼做是為了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你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尤其是定速巡航往往用在跑高速上,意外層出不窮,車速又很快,反應時間就顯得更重要了。萬一哪個傻叉不看反光鏡突然併線,或是錯過出口來個急剎停在主路上呢?

要知道,真實的剎車距離分為3個部分:大腦反應距離、肢體反應距離和實際制動距離。當突發情況出現時,大腦反應需要一定時間,大腦再把信息傳遞給手腳又需要一定時間。當你腳放在油門上時,這兩個時間加起來有0.75秒左右。以高速120km/h巡航為例,一秒鐘車子行駛33.33米,0.75秒就是25米。如果你的腳一直放在剎車上待命,就能有效減少肢體反應距離,哪怕只是快0.15秒,也能縮短5米的剎車距離。這5米的差距可能就是傷與全、甚至生與死的區別。

不管是定速巡航還是其他駕駛輔助功能,它們的作用只是減輕你的操作強度,緩解駕駛疲勞,從技術上提高行車安全,以便把你的注意力分配在更多對高效、安全出行有利的方面,絕不是讓你在安全意識上麻痺大意。就算是更高級的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也不意味著你高速長途就可以鬆開手、放開腳讓車自己開。高速路況瞬息萬變、複雜難料,靠幾個雷達和攝像頭遠不足以代替人腦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只要全自動駕駛沒有達到全民標配的程度,最靠譜的始終是開車人的手腳和大腦,不要過度依賴車上的電子系統。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我暈!都已經定速巡航了,腳還虛放在剎車上,腳脖子不累嗎?

說真的,剛用定速巡航的時候,我也覺得心裡含糊,右腳老是虛放在剎車踏板上。可是剎車踏板高呀,後來腳脖子實在累的受不了了,乾脆放地下了。

其實,心裡有點含糊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要是真正有突發情況,右腳放地下確實沒有踩著油門反應快。

可是我每年都自駕一趟西藏,基本節奏都是從東北上了高速,兩天干到成都或者西寧,每天至少一千二百公里以上,得咬牙照著十多個小時開。

別說腳丫子一直懸著,不懸著都累得夠嗆。所以,後來根本就顧不上了。

但其實,我們在高速上開車,主要都是憑藉本能的反應做動作,沒什麼機會還得想一下再反應。其實問題不大,只要保證良好的視野和注意力,基本上都能有足夠的預判時間。

再說了,定速巡航是在路況條件好的情況下,才有機會用。

沒多少人敢在國道上開定速,誰知道什麼時候蹦出一臺摩托、三輪車、老年代步車,或者竄出一頭驢來?

萬一要是撞上了,就像小品裡說的,“開大奔的都賠成騎自行車的了!”

另外,即便是高速,也得是比較平曠的路段才能用,全是彎道的高速誰敢找這種刺激?

誰不服去八達嶺高速比劃一下,保證滋滋冒汗,省著用暖風了。

定速巡航這種設置,其實是為了解決長時間開高速“坐著累”的問題設計的。

經常跑長途的老驢都知道,長途開高速其實是“坐著累”。

也就是說長時間保持一個坐姿會覺得很累,而保持一個坐姿的主要原因就是右腳必須踩著油門。所以,解放了右腳的定速巡航可以讓你開車時經常能換換坐姿,小範圍活動一下。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在你能良好控制車輛的前提下。

以我個人的經驗,有定速巡航和沒有,至少可以延長接近50%的駕駛里程。所以,現在上了高速只有具備條件,我一般都會打開它給自己鬆綁。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說了這麼多定速巡航的,很多人都是很肯定的把腳一直放在剎車踏板上,因為擔心。這個功能屬於半智能的功能,ACC自適應巡航屬於比較智能的功能,可以根據前車的速度調節自己的車速,只是這個功能不可過度依賴,像高速上那起特斯拉追尾環保車的事故,當時小夥子就用的ACC自適應巡航,離環保車比較近的時候車子一直沒有減速的行為,而駕駛員也未採取任何剎車的動作,導致事故的發生。光因為這個打官司打了好久,最後特斯拉承認汽車在事故前確實沒有剎車指令。就算贏了官司又如何,一條年輕的生命也不在了。



定速巡航也不是百分百靠譜的,像去年的奔馳在高速上狂飆的事件,定速巡航120km/h,踩剎車,踩油門踏板都沒有效果,後來高速路口專門清理一條道出來讓他跑,雖然大家對這起事件都持有懷疑態度,但是多次的車主反應定速巡航偶爾有失靈的事件,我們能總結出,它也不是特別靠譜的。


定速巡航給司機帶來很大的便利性,帶巡航功能的和不帶巡航功能的車開起來完全是兩碼事,沒有這功能右腳會比較累,時間長了可能會腳抽筋,有了這個功能算是解放了右腳,在路況比較好的前提下這一功能很實用,當在節假日或者車比較多的時候,這個功能就不要再用了。

在使用時,腳放在剎車旁邊就可以了,只要有隨時準備剎車的思想準備就行,因為定速巡航時間長了人容易犯困,適當的解除一下踩踩油門或者踩踩剎車,再重新設置一下都可以。


小強說說車


60秒懂車,回答你的汽車問題。。

在定速巡航的時候,嗯,我們右腳是不需要踩油門的,但是要不要放在剎車上呢?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但是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右腳不需要放到剎車上,因為長期的這個,定速巡航,行駛的油門是穩定的,你如果把右腳放在剎車上,那比持續踩油門還要累。

因為你的腳並沒有實際產生,放到上面,而已,所以呢,是不可以的,但是長期定速巡航的時候,不需要把右腳放到剎車上。。


60秒懂車


關於定速巡航這個功能,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尤其是在跑高速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更加的放鬆,但是定速巡航它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定速巡航,另一種是ACC的自適應巡航。

如果是普通的定速巡航,我以前寫文章也給大家強調一個觀念,就是在開車的時候用用普通的定速巡航,它就是保持在一定的速度,傻傻的進行行駛,只是相當於控制了油門的開合度。

所以說這種普通的定速巡航,如果是遇到前方有危險的情況,比如說在有落石的區域,它不會自動進行剎車,前方有車輛進行剎車距離變短,它也不會自動的剎車,而是按照一定的速度繼續行駛,所以說我們最好還是把自己的右腳放在剎車踏板的附近,這樣的話,在出現危險的情況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因為高速公路上本來速度比較快,如果是你一直翹個二郎腿,遇到危險再把把腳放在踏板上。這樣好幾秒就跑了好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遇到一些危險的情況特別容易出事故。

那麼對於ACC自適應巡航就好很多了,像這種自適應巡航系統呢,可以在前方出現緊急情況,比如前方的車輛減速縮短了距離,自己和前車之間的距離減少,然後車速也會自動的降低,這樣的話可以說是更安全一些。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汽車的巡航系統有兩種,自適應巡航和普通的定速巡航,如果你的汽車是普通的定速巡航功能,一定要在高速的時候提高警惕,不要掉以輕心,畢竟高速公路上速度比較快,出現緊急情況需要預留出時間。


66號車坊


我開車有差不多40萬公里的里程了,自駕旅行的比較多,不過定速巡航確實用的不多,只會在高速公路上車流量少的時候使用,畢竟,擔心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候反應不過來。

使用定速巡航的時候,我的右腳不會時刻放在剎車上,主要這麼幾點原因。

1、長時間虛踩剎車或油門,很容易疲勞,小腿痠痛,大腿內側肌肉也會痠痛,那感覺就跟堵車的時候開手動擋不停的踩半離合啟動一樣的感覺,比不開定速巡航還累。

2、我在定速巡航的時候,右腳會踩在剎車前面的地板上,以便隨時抬腳踩剎車,雖然反應會慢一點,但這幾年自駕的經驗來看,影響很小。

3、最重要的還是集中注意力觀察前方路況,一旦發現情況不對,及早做出應對處置。

4、定速巡航的車速不會太高,我一般都會低於限速5%左右的速度來定速巡航,絕對不會超速駕駛,這樣也有好處,不用擔心自己踩油門不注意就超速了,吃罰單的感覺可不好受。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難道這不是常規操作嗎?為了駕駛安全。

以前用定速巡航的時候,我就擔心,萬一一個不小心追尾怎麼辦?所以,開定速巡航,我向來都是一腳搭在剎車上,以備不時之需。後來換車後,定速巡航變成了自適應定速巡航,可以實現自動跟車和自動感應剎車,儘管功能升級了,安全行駛的心始終不敢放下,右腳搭在剎車上的習慣一直保留,擔心萬一配置失靈了,怎麼辦?雖然擔心有點多餘,但自己確實從來不敢掉以輕心。



大家都知道現在車子的配置越來越高,有些車型配備了ACC+車道保持+車道保持+主動剎車等主動安全配置,而這些配置基本上可以實現車輛在高速公路的半自動化駕駛。

曾經用GL8頂配在高速公路上測試過,開啟自適應巡航,速度不快,以80公里的時速在跑,放開雙手。車子只要壓到行車線,車道保持系統就會方向修正回來,讓車子保持一個車道行駛。

但是遇到一些稍微有點彎的地方,車輛方向修正會有延遲,可能輪胎已經壓過大半邊線了,車道保持系統才開始工作,而這時的車身姿態已經佔據了倆條車道。所以,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就不敢在放鬆了,雙手始終握著方向盤,右腳仍然搭在剎車上,以便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車道保持系統示意圖)

車輛無論搭在多少科技配置,從主觀上來說,都是為了方便車輛使用,作為駕駛人的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時刻注意行駛安全,在全自動化駕駛還未普及的情況下,為了您的出行安全。無論您車輛配置有多好,車輛巡航時,還請您的雙手不要離開方向盤,您的右腳也不要離開剎車,以便隨時可以應對突發狀況。


鴻漸談車


定速巡航主要

1.定速,免去勞心勞力用腳調速

2.節油,電腦調速更節油

3.限速,防腳上不注意就超速

4.恆速,減輕乘員暈車感

5.穩定轉速,減少機械衝擊力波動,提高發動機和變速箱壽命

6.減少加速工況,減少積炭

7.提供可確保安全時的短時歇腳

但巡航易產生疲勞和錯決,不安全,所以建議虛搭油門,還是保持正常駕駛緊張感更安全。多數帶巡航的車都是剎車解除巡航,加速超車不受影響。有些駕駛員巡航時腳搭剎車,這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在日常駕駛中,都是腳先在油門上,遇危險減速時再將腳移到剎車上,慢慢就形成了剎車前有個換踏板的條件反射。如果巡航搭剎車,在緊急狀態下,人還是會以條件反射作出第一動作,就是腳會因條件反射而產生移動,這個移動就造成了誤踩油門,等反應過來已經晚了。新手和傳說中的女司機在沒有形成這個條件反射時,最容易誤把油門當剎車。也有人會說,本尊搭剎車上時心理上保持戒備,有危險時本尊直接踩剎車,豈不更快。這也是錯誤的,因為長期這樣,你的條件反射就會混淆,總有一天,你會付出代價。而且條件反射形成的移腳動作遠比思維控制動作的速度快,就象打乒乓球,你要分析來球旋轉方向就輸了。

有人說虛搭油門一樣的累,這是沒理解巡航,前6個優點是人工駕駛達不到的,第7個也減緩了駕駛者腳部疲勞。


獨自穿越123


對於定速巡航,大家一定不陌生,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定速巡航是非常的方便的,可以解放我們的右腳,而不用時刻踩在油門上面,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省油,如果以某一個速度一直行駛下去這個時候油耗會大大的降低,但是對於現在的定速巡航,要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定速巡航,而另外一種就是ACC自適應巡航。


我們先來聊一聊普通的定速巡航,那麼普通的定速巡航,現在應用的是非常普遍的,基本上對於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中高配的車型上面都有所配備,作用就是定速,比如說我們高度在120碼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把它定到120萬,他就可以一支120碼的速度往下寫,還是比較傻的一種定速巡航的方式但是如果說前方出現了一些緊急的情況,比如說出現了車輛,這時候就需要你自己用腳踩剎車,把車速降下來,然後解除定速巡航,雖然說不需要時刻把腳放在剎車上面,但是也一定要注意前方道路的一個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


而對於ACC自適應巡航功能要比普通的定速巡航更加的智能了,其實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半自動的自動駕駛功能,可以時刻和前車保持一個距離,也就是說它比普通的定速巡航更加的智能化,比如說前方的車輛出現了一個剎車,這個時候功能就會檢測到和前車的距離有一個縮短,那麼它也會減速,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行駛,但這樣的一個功能一般在我們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的車上很少有配備。

所以說兩種巡航的方式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這裡我建議大家在正常行駛的時候,也不必完全寄託於這兩種定速巡航方式上,而自己也要時刻掌握行車的道路情況。


孟子說車


用巡航定速時,你的右腳時刻放在剎車上嗎?為什麼?

很多年前剛用到定速巡航時,鄙人的右腳是離開剎車的,但隨著車子越來越普及,高速上的車子也逐漸增多,也就不敢再將右腳離開剎車踏板了,因為總覺得不踏實,沒有安全感,不過長時間一直把右腳搭在剎車踏板上,反而覺得更累,所以鄙人現在開車跑高速,幾乎不在用定速巡航了,心裡不安穩!雖然定速巡航的出現是為了放鬆我們的右腳,但實際上的情況是突發性的,還是右腳搭在剎車上能更安全一些!



雖然在理論上,使用定速巡航時右腳應該離開剎車踏板,收回休息!但實際上我們在跑高速時要面臨的問題是很多的,也許有朋友會表示自己開車很規矩,但誰又能保證同在高速上跑的別人也規矩?能防的是您撞別人,而難以預料的是別人撞您!比如您正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定速巡航按線行駛,旁邊的車輛突然的一個強行變道,咱們至少得讓一下速吧?若此時右腳搭在剎車上,即可第一時間踩下剎車,確保及時、準確;而這個時候若右腳已經收回,那麼面對突發事件重新放到剎車踏板上,一定會慢上半拍,而且不一定踩準,很多人在慌亂的時候會把踩到油門上,災難就是這樣在無意之中發生的!右腳離開踏板,會影響緊急剎車時的反應速度以及降低準確性,同時也會導致容錯率降低!


所以以上就是鄙人在使用定速巡航功能時,右腳一定不會離開剎車踏板的原因!可能有些朋友會說鄙人這麼做是自找麻煩,但右腳搭在剎車踏板上,在面對突發的狀況時一定更加的及時、準確,遠比臨時再把腳搭回到剎車踏板上要快不少,所以鄙人也建議其它朋友在使用這個功能時,右腳也不好離開剎車踏板!從本質上講,右腳離不離開剎車踏板倒像是個使用習慣的問題,但從安全角度上看,只要車子處於非加速狀態,右腳就應該在剎車踏板上,這是標準的、合理的要求!

有的時候,一些新的功能、配置的確可以給我們廣大車友帶來很多方便,但有的時候隨著一些新功能、配置的出現後,伴隨而來的也許是一些相應的弊端!定速巡航的確可以給我們車友帶來相應的方便、輕鬆、享受,但同樣的是輕鬆不等於大意,而享受也絕對不等於喪失警惕!只要車子不處於加速狀態,右腳理應呆在剎車踏板上,這一切都是為了安全,因為高速公路的車速太快,出現一切問題都令人猝不及防,能提前搶上半秒或許就能活下去,反之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