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戰爭根本停不下來?為何德國在吞併捷克後不選擇見好就收?

靜夜史


發動戰爭根本停不下來?為何德國在吞併捷克後不選擇見好就收?

一、人性的貪婪。

中國有句古話叫得寸進尺,得隴望蜀,人的貪慾是沒有止境的。

小偷很少有自動洗手不幹的,因為不勞而獲的經歷太誘人,一般不到住進監獄、判處重刑不會收手。

同樣,你見過貪官主動收手不再受賄嗎?不等到沒人上貨,或者東窗事發被雙規,他是不會停止的,因為換了你也停不下來。

再打個比方,俄羅斯在佔領南奧塞梯之後,為什麼還要佔領克里米亞,如果不是忌憚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普京會不會收手呢?烏克蘭能不能倖免?

二、希特勒的思想和理想。

由於德國戰敗之後,德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百姓怨聲載道,希特勒得以奪取政權,成為德國的主宰。

希特勒為什麼能成為德國人的領袖,因為他的思想和主張。

希特勒思想就是德國民族偉大,德國振興只能靠血與火。

在希特勒看來,世界上沒有什麼正義,只有拳頭的大小,他認為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依然適用於20世紀。

他向德國民眾承諾,不但要給他們麵包、工作和自由,還可以讓德意志民族成為世界上最優越的民族,讓德國再次偉大。

而完成這一切,別無它路,只能靠發動戰爭,稱霸歐洲,攫取各國的資源,而僅僅佔領捷克是遠遠不夠的。

不僅嚐到甜頭的希特勒不會收手,就是德國民眾也不會答應。希特勒要是停下腳步,他的執政合法性也成為問題,說不定就會被國會罷免。

三、英法綏靖主義姑息養奸。

1938年3月春天,德國吞併奧地利後慾壑難填,又提出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蠻橫無理的要求。

張伯倫被希特勒的謊言矇蔽,天真地以為只要滿足它就能為歐洲帶來和平。

1938年9月間張伯倫親自出馬前往德國面見希特勒,在9月下旬與希特勒、意大利領導人墨索里尼和法國國防部長達拉第在慕尼黑舉行會議,滿足了德國對捷克的領土要求,並聯手逼迫捷克政府同意了慕尼黑協定。

9月30日張伯倫如願以償同德國簽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扮演了一個為虎作倀的不光彩角色。英國覺得只要犧牲了小國的利益,就能換取自己的安全,等於變相為德國加油。

慕尼黑協定等於是個了德國一個錯誤的信號,你隨便,我不管。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就像注入了興奮劑,德國納粹能停下來嗎?

四、斯大林與虎謀皮、狼狽為奸。

德國在吞併奧地利、佔領捷克之後,稱霸歐洲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斯大林明知道共產主義跟德國法西斯勢同水火,出於僥倖心理,也出於對強大德國的恐懼,提出跟德國做一場交易:你在歐洲幹什麼我都不管,你就是把波蘭吞併了我還不管,只要你答應吞併波蘭後跟我平分。

希特勒這個老奸巨猾的傢伙採取了對付英美一樣的辦法,引誘斯大林上鉤。

斯大林自以為聰明,覺得蘇聯把希特勒當成孩子耍了,豈不知蘇聯是被德國當傻子狠狠地耍了。

蘇聯想跟德國強盜分贓,德國強盜卻給蘇聯背後來了一槍。斯大林想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給德國一個定心丸,其實卻是給了希特勒屹立大力丸,讓德國納粹忘乎所以,利令智昏。

所以在慶祝二戰勝利多少週年的時候,波蘭人說蘇聯不配慶祝,因為它也是二戰的發起國。

這話說的是有點偏激,但仔細一想也不無道理,沒有蘇聯的慫恿,希特勒也沒有那麼放肆。

總之,德國在佔領捷克的時候,就好像一個惡棍在對大街上的小孩大打出手,可是旁觀的大人們不是背過身去裝作沒看見,就是拍手鼓掌,給他加油。

你說,這個惡棍還會停手嗎?

要讓它停手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比他塊頭更厲害的世界警察來了,把他湊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


小約翰


我們現在一直強調,二次大戰是德國挑起的,但是實際情況是英國和法國主動對德宣戰的。 二戰前期,德國並不是直接跟英法開戰,他的戰略步驟是這麼一步步來的。

第一步,進軍萊茵蘭。因為一次大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規定,作為德國的主要工業區,萊茵蘭地區是非軍事區,德國不能有軍隊存在。1936年3月,希特勒開始他大膽的試探,派出了6個營的軍隊進駐了萊茵蘭地區。對此,英國法國沒有任何應對,默認了這個事實,這也導致後來希特勒的膽子越來越大。

第二步,吞併奧地利。1938年3月,德國與奧地利合併,一下子給德國帶來了極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人口基數。靠著這些資源,德國陸軍的裝甲師從3個擴編到10個,這十個裝甲師便是一年後橫掃西歐的先鋒主力部隊。對此,英國和法國依然沒有實際性的制裁行為,依然打嘴仗。

第三步,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將目標盯上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與1938年9月在慕尼黑開會,在捷克的代表不在場的情況下,把蘇臺德地區劃給了德國。但是老希感覺不過癮,第二年乾脆直接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

這個時候,按理說德國得到的已經不少了,但是還有一個地方讓他如鯁在喉——但澤走廊。因為東普魯士地區與德國本土被波蘭的但澤給隔離開了,德國迫切需要打通與東部的連接,要求在但澤建立一條公路,波蘭拒絕了。希特勒很明顯沒有太大的耐心,1939年9月直接開戰,一個月就把波蘭打垮了。

這個時候,英國和法國才感覺不對勁了,“被逼”對德宣戰,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德國往東打波蘭跟西邊的法國有什麼關係。從39年9月到40年7月的這段時間,德國陸軍的巔峰時刻,席捲整個西歐,接連打垮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法國一路所向披靡。我認為這個時候選擇停戰和談是最好的時機,他們能得到的全拿到了,並且還比當初預想的多的多。憑藉此時的影響力和實力,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應該都不敢拿德國怎麼樣,英國不和談沒關係,隔著英吉利海峽慢慢耗就是了。


百勝刀王胡逸之


你看到比爾蓋茨賺了一百億就停了下來了嗎,微軟就停滯不前了嗎?你看到傑夫·貝佐斯賺了一千億就不賺了嗎,亞馬遜就沒有了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誰都不會嫌錢多,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來說領土永遠都不會多,就像普京說的,俄羅斯的領土再廣,也沒有一分是多餘的。有了領土,就意味著有了資源,人口,縱深,這個也是一個大國的標準。

希特勒的目的就是要統一歐洲,重新瓜分世界。他的目的就僅僅只是一個捷克斯洛伐克嗎?很顯然不是的。

捷克斯洛伐克確實是一塊肥肉,在二戰之前他就已經是世界上的第七大工業國,比日本西班牙都要高。而且又和德國接壤,當時德國已經是吞併了奧地利,自然不會放過捷克斯洛伐克,而且一開始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英法等國都是視而不見,慕尼黑陰謀就是這麼來的。當時德國也是認定了英法不敢對德國怎麼樣,所以僅僅五個月之後就全部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在德國全部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英法蘇等國都還是一直按兵不動。德國就更加的肆無忌憚了。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德國的戰車確實停不下來,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本質還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當時資本主義國家都遭受了金融危機,德國也是一樣,但是希特勒一上臺之後確實給德國帶來了太多的驚喜,經濟一路飛漲,失業率大大降低。而且希特勒還積極的恢復昔日德國的榮光,挽回德國在一戰損失的尊嚴。更加的活得了德國人的支持。而納粹德國的經濟支持就是戰爭,掠奪。所以一旦德國的戰車停下來,那麼德國的經濟就會瞬間的崩潰。

而且希特勒也不會允許德國的戰車停下里,因為停下里德國的經濟會崩潰,進而就是希特勒下臺,希特勒之所以上臺就是因為希特勒迎合了德國人的心理,恢復昔日德國的榮耀,找回德國人的尊嚴,奪回德國失去的一切,恢復德國的經濟。這一切都是需要戰爭來實現的。戰爭一旦停止,德國如何實現這些呢?希特勒必須會下臺。


中國歷史研究所


原因很簡單,

吞併捷克後希特勒就跟英法等國徹底鬧翻了,

因為《慕尼黑協議》裡規定的是將捷克德意志族區的蘇臺德這麼一塊地方劃給德國,

可不是將整個捷克領土歸併德意志,

但是希特勒就在得到蘇臺德區後不到一年,

迫不及待的悍然下令入侵捷克本部,

這已是超出了以張伯倫為代表的“綏靖主義”者的底線了,

也讓當時世界上對德國同情和幻想的認識潮流終於糾正了過來。


顫動的丹田


題主你說的很對,德國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並沒有選擇見好就收。

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居住著相當數量的德意志人口,他們大多居住在蘇臺德地區。

希特勒決定將蘇臺德地區併入德國境內,於是通過和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談判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


(慕尼黑協定簽訂現場)

但是,希特勒並不滿足,6個月之後,德國出兵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全鏡!

半年之後,德國出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個人認為,三個原因讓希特勒無法停住腳步。

第一,德國實力大增,不再懼怕英法。。

別看這個國家面積不大,但是在當時他屬於歐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工業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並不比當時的歐洲大國法國、英國差。尤其軍火產量,在當時幾乎和德國相當。


(捷克造的槍械)

有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其國家的力量擁有了和英法兩國單挑的實力!

第二,心理優勢!

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不僅讓德國的力量大增,也讓德國對英法更加小看!

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始於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其實,在希特勒打算兼併蘇臺德地區的時候,德國軍方是非常反對的,他們認為德國並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如果將蘇臺德地區納入德國領土,將會讓英國、法國加緊備戰,會和捷克斯洛伐克一道對德國發動戰爭。面對這三個國家的圍攻,德國絕沒有取勝的希望。

可沒想到的是,英法兩國並不想打仗,於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在慕尼黑和德國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了德國。

就這樣,德國兵不血刃地獲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


當半年之後德國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時候,不僅捷克斯洛伐克沒有抵抗,英法兩國也默認了德國的佔領。

這讓希特勒看到了英法外強中乾的本質。他還有什麼理由不乘機大肆擴張呢!

第三,德國上下對希特勒的瘋狂崇拜。

在希特勒對外擴張之前,德國人只是覺得希特勒能夠穩定德國的經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認可他的經濟管理能力。

可沒想到的是,希特勒先是吞併了奧地利,接著又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德軍兵不血刃將大片領土收歸己有,並且將英法領導人玩弄於鼓掌之上,看上去比拿破崙還厲害。


所以,即使有軍方高層不認可希特勒的瘋狂擴侵略行為,這個時候也無話可說只有強力執行了。

那麼,對希特勒這種戰爭狂人來說,有民意對自己的巨大崇拜和支持,怎麼可能不再接再厲?


歷史風暴


這個主要是定義不同!當時的德國對兼併捷克的定義並不是吞併而是收復。有失地在外,自己又有實力能不去收復嗎?

我們看德國的領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領土曾高達56萬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一領土大國(不包含俄羅斯),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領土則不過36萬平方公里,足足損失了20萬平方公里,德國方面對這些損失的領土一直是以失地來對待,整個德國上下都以收復失地為目標奮鬥。這就是歷史最不為人知的真相!

我們再回顧一下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波戰爭。造成德國跟波蘭戰爭的主因其實並不是德國想侵略波蘭,而是波蘭佔領了德國領土旦澤走廊,這是塊領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德國的領土,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則被波蘭強行佔領的。這塊土地對德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德國連接自己的發源地(東普魯士)的唯一通道。所以,德國無論如何必須要收復這塊土地。


優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沒有辦法停下來。

國際政治的對決,非常像兩個武林高手拼內力一樣,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不是你壓倒我,就是我壓倒你。

所以,對外擴張既然開始,就不能隨便停下。

這就像黑社會搶地盤一樣,你不去擴張被別人搶了地盤,別人強大了就會壓垮你。

而當時的國際形勢也算不錯。

歐洲突然出現了一個很強的蘇聯,到處向外輸出共產主義,成為英美法的頭號敵人。

而希特勒帶領德國雖然迅速復興,廢除《凡爾賽條約》,大肆擴軍,卻也未必對英法美沒有好處。

因為在當時看來,德國剛剛經歷過經濟危機,國家經濟一塌糊塗,軍隊長期保持10萬規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復興。

所以,讓德國強大一些,可以利用德國來對付東面的蘇聯,未嘗不是好事。

當然,英美法不希望德國過於強大,希望將他控制在一定的程度。

誰知道,希特勒主政德國以後,迅速創造了經濟奇蹟,德國一躍恢復了世界工業強國的地位,也幾乎瞬間恢復軍事大國。

而其實最有遠見的美國,卻出了問題。

美國民眾認為一戰中美軍付出了巨大代價,英法卻並不領情,並且認為扶持英法未必比扶持德意有利。

所以,美國國會通過了《中立法案》,不允許總統隨便干涉美洲以外的事情。這將羅斯福的手腳束縛住了,無法施展限制德國的政策。

而英法兩國又各懷鬼胎。

英國不願意看到法國在歐洲大陸一枝獨秀,希望德國強大一些以牽制法國。

當時蘇聯也與法國簽署《蘇法互助條約》,英國對法國極不信任,雙方分歧巨大。

所以,在1935年6月,英國甚至與德國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更加緩和了先前《凡爾賽條約》的部分限制。

隨後,希特勒開始對外擴張,其實是1936年3月不顧《凡爾賽條約》與《羅加諾公約》而進駐萊茵蘭。

當時列強因互相鬥爭,已經顧不上干涉德國,都坐視不理。

隨後西班牙發生內戰,尤其是共產黨一派在蘇聯支持下一度佔據優勢,讓英美又大力支持德國介入,以幫助弗朗哥獲勝。

1936年10月,德國和意大利組成了柏林-羅馬軸心。1個月後德國和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意大利則在隔年也加入其中。

此時,軸心國聯盟形成。

而歐洲大國對此仍然各有各的立場。

所以,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時,列強竟然沒有強力反對。

德國吞併奧地利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和現實意義,國力大大增強。

此時,德國又看中了蘇臺德地區。

當時英法認為德國還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強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讓了蘇臺德地區。

然而,希特勒並沒有停手,反而進一步在1939年3月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4月意大利又吞併了阿爾巴尼亞。

這下英法就算再笨,也知道德國是不會停止對外擴張的,轉而強硬政策。

這邊,希勒特也知道和英法的戰爭不可避免,開始籠絡蘇聯。

1939年8月,德國和蘇聯秘密簽署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隨後猛擊波蘭。英法只得向德國宣戰,尤其二戰爆發。

我們推測一下,如果希特勒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後不再擴張,又會怎麼樣?

第一,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對於德國其實沒有大的幫助。

因為捷克斯洛伐克是小國,吞掉沒有大的幫助。

況且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也不會同德國人一條心。


第二,吞掉捷克斯洛伐克打破了歐洲的平衡。

以英美法長期來看,必然會讓德國吐出這塊肥肉。

而希特勒一直以強硬態度對內宣傳,無論吐還是不吐,都會有很大影響。

第三,德國現有實力較弱。

英法本來就是盟友,佔據世界上大部分的殖民地,實力極為強勁。

美國實力強大,遲早會同英法結盟。

蘇聯的領土遼闊,地跨歐亞,潛力也強於德國。

德國當時只有德奧捷,地盤不大,資源不多,意大利豬隊友也幫助不大。


這種情況下,德國獨立作戰,基本誰都對付不了,等著被圍毆呢。

當然,希特勒如果老老實實從捷克斯洛伐克退兵,未必會爆發世界大戰,但自己想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就難了。


所以,這種情況下,希勒特想要做世界霸主,當然會先下手為強。


薩沙


箭在弦上很難回頭,更何況箭已經射出弓了,大宗師出手也未必抓得回來!

德國吞併捷克沒有見好就收,德國同意,希特勒和納粹也不會同意。

畢竟,一旦發動戰爭,不是說能剎住車就能剎住車的。


首先,希特勒的野心並不只是捷克。

按照當時德國膨脹式的發展速度,伴隨的是日益增長的人口和對糧食的需求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所以希特勒認為,德國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納粹德國不僅是要收回德國在一戰後所喪失的領土,還要企圖稱霸歐洲,恢復日耳曼昔日的榮光!

其次,德國在吞併捷克後沒有見好就收,估計和他們的自信心爆棚有關!

而這個野心的膨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看看納粹德國吞併捷克後,得到了啥?

沒錯,是裝備,而且都是精良的裝備,跟氪金了一樣!


二戰前,別看位於歐洲中部的捷克領土面積不大,但人家實力可不弱。

當時的捷克,經濟發展水平也就僅次於德英法排在歐洲第四。

不僅如此,捷克還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業強國,工業水平世界一流,國力還在日本至上,這也是承蒙了之前工業強國奧匈帝國的光。

當時歐洲第二大兵工廠——斯柯達兵工廠,軍火生產能力就可以抵得過英國全國的兵工廠總和。

還有一個著名的兵工廠——布爾諾國營兵工廠,曾以“ZB-26捷克式”輕機槍舉世聞名。

很巧,這兩個強大的兵工廠都屬於捷克。所以,德國吞併捷克後,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光是這兩個強大的兵工廠大禮包就已經把德國砸暈,見好就收?希特勒說:不存在!


另一個讓希特勒不能見好就收的原因,說到底還是英法的態度。

1938年3月,希特勒試探性地吞併了奧地利,本以為英法兩國會有什麼動作,結果屁都沒放一個。

同年6月,德國屯兵德捷邊境,並以武力要挾逼迫捷克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

英法兩國卻搞起了“綏靖”,把自己的盟友捷克給賣了,竟然接受了希特勒的請求,強行將蘇臺德地區劃歸德國。

對手的“愚蠢”,加上自身裝備得到完美升級,希特勒的野心開始爆棚,認為德國有發動戰爭的資本,沒有退路的必要!


三顧歷史


既得隴復望蜀。人心不足蛇退相。這應該是希特勒和納粹的野心,就和吸毒一樣,根本無法停止,同時也有英法的縱容的結果,英法意圖犧牲小國利益,維護自身利益而做出的錯誤決定。更希望禍水東引,讓德蘇互動坐收漁人之利,但英法行為不僅害了捷克。波蘭,更是害了自己。純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慕尼黑協議》被稱為二戰最醜惡最骯髒的協議,在這個問題上。英法和德國希特勒都是一樣高的,都是入侵他國的劊子手。他們三個國家共同切割了一個主權國家,一點都不覺得無恥。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於人為不情,於己甚無謂乎”。


丘吉爾對《慕尼黑協定》做出了最好評價:讓你在戰爭與恥辱之間作一抉擇,你選擇了恥辱,而你將來還得進行戰爭。在1939年德國吞併捷克以後就從此不再擴張就此停止,如同幼稚的張伯倫說的 那樣“我把一代人 和平帶給了你們”但幾個月之後希特勒就佔領波蘭,但英法雖然宣戰但依舊沒有動手,可見英法還是在縱容希特勒,希望德國就此收手,應該說,如果德國就此停手他將是最大的贏家,那可以就此停止嗎?應該是可以的。但問題是希特勒錯誤地估計了國際形式。更沒有想到是希特勒的野心促使張伯倫下臺,丘吉爾成為英國首相。

吞併捷克之後希特勒已經看出英法的軟弱,所以提出波蘭的但澤問題。這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犯了希特勒最大失誤。因為破壞了《慕尼黑協定》基礎,讓國際社會看清了希特勒的真實嘴臉。就是一個戰爭販子。但我們也不得驚歎希特勒戰略眼光,但希特勒的錯誤,是因為英法的縱容。而如果在《慕尼黑協議》以後。英法和蘇聯如果聯手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措施,希特勒未必敢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許不會爆發。

還有就是,即便是希特勒想停止也停止不下來,戰爭的機器一旦啟動已經讓德國的資本高速運轉起來,戰爭的利益集團已經把希特勒完全裹挾在裡面,如果希特勒就此罷手,利益集團完全有可能罷免他,重新扶持一個新的戰爭販子,德國成為二戰的元兇,不是希特勒一個人的,而是整個德國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同行為,希特勒不過就是代表而已。而戰爭的無形的壓力,對戰爭的恐懼去讓英法不斷地退步、最終導致二戰的徹底爆發。

但也必須指出,希特勒即便不吞併失去蘇臺德,或者捷克斯洛伐克,也必須收復坦澤,因為但澤本來就是德國的,是由於一戰的失敗割讓給了波蘭,如果割讓給法國德國也許就忍了,但如果在波蘭手中,就必須收回,否則希特勒的政治基礎就垮了。 希特勒吞併斯洛伐克一是試探英法的態度和反應,二是為了在日後對波蘭形成戰略包圍弧,在戰略方向向德國先走的一步了。英法則是步步落後。完全被希特勒玩弄於股掌之間。希特勒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不會停止他侵略的腳步,希特勒是戰爭的惡魔。人類邪惡的代表。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這就如同你進入了一個沒人管了銀行隨便拿,你還能停的下手來嗎?直到把自己累死為止。這就是人貪婪的本性。沒有一個侵略者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