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哪裡?包含什麼道理?

追夢小卒


可以明確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中!

《周易》包含《易經》和《易傳》,《易傳》是對《易經》作註釋的著作,包含《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十篇,故也稱《十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是出自乾卦的《象傳》中,《象傳》呢,又分《大象傳》和《小象傳》!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大象傳》的,《大象傳》主要是解釋卦辭,根據卦象來闡釋社會倫理道德的意義!

乾卦的卦象是六個陽爻,陽爻的表現就是“——”,陽爻代表的是運動,光明,正義,力量等等一些正向的事物,情感,能量等等!六個陽爻自然是剛強到了極點,正義到了極點,運動到了永不停歇的地步!

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乾卦的《文言傳》對於“元亨利貞”的解釋是:“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人足從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合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也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根據乾卦的卦象,來解釋乾卦的卦辭“元亨利貞”,以及這個卦象和卦辭對於現實中的君子的指導意義的!什麼意義呢?直接解釋就是說:“天的運行是非常陽剛,且健行不止的,君子們看到了天的運行規律,就要學習它,不停的奮發向上!”

我理解的這句話所包含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向天學習,向道學習,不要浪費大好年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不要安於現狀,只要動力和行動力足夠強大,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就一定能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中華一小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出自《周易》的《象》傳。

在周易首卦乾卦裡,卦辭為:元、亨、利、貞。《象》傳對它的解釋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周易裡,天和地對應陽和陰,陽主動,陰主靜。天行健,代表大自然在不停地運動,春花秋實,寒來暑往,不斷的運動,不斷的變化,剛健而有力。反應到我們人類上面,應該效法天地,每個人都應該做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敬德修業,不斷髮奮圖強,永遠向前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告訴我們,在困難面前,我們絕不能畏縮不前,要不斷的磨練我們的意志,自強、自立、自信,發向上,永不鬆懈。



知命不憂


引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出自於:

孔子《周易》第一卦,乾卦,寫的《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它的意思是《周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
中古、下古三個時代(即“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即“三聖)。

《象傳》,分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釋卦象立義的,小象是解釋六爻辭的。這個句子,分別出自乾坤兩卦的“大象”。(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包含什麼道理?

  • 易經第一卦:乾象徵天。為《易經》六十四卦之首,純陽剛健,其性剛強其行勁健。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和諧,貞正堅固
    本卦揭示了“陽剛”、“健強”之氣的本質作用:是宇宙萬物“資始”之本,它“運作不息,變化無窮\

    偉誠專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校訓,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不可懶惰成性;大地吸收陽光滋潤萬物,君子應增厚美德,以身作則。 可以這樣譯為: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運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包容。

    君子法上天剛健、運轉不息之象,而自強不息,進德修業,永不停止。《易傳》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詞語全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

    範傳福書法

    語句出處

    這個句子出自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象傳,分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釋卦象立義的,小象是解釋六爻辭的。這個句子,分別出自乾坤兩卦的"大象"。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流傳更廣。但兩千年來,知者多,能解者少。然而,在學術界仍有不同的解釋,似乎還沒有公認的正確訓解。下句知之者較上句少之又少。

    清華大學校訓即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乃是引用。



    阿軍書畫藝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乾卦!

    元亨利貞 ,乾為天。

    乾卦由兩個三畫卦的乾卦相疊而成。乾象徵天,稱為天行健乾為天。

    乾卦的六爻都是陽爻,是純陽之體,具有一切剛健雄壯,光明正大的純陽的秉性和功德,其中元亨利貞四項偉大品性,唯有乾陽才完全具備。

    元指創始,開創。亨指亨通,利指惠澤天下,貞指周正堅固,天長地久。世界上做到元亨利貞的事物不多,太陽是其中之一。

    元亨利貞也適用於在人類歷史上為人類以巨大造福的少數偉人。

    “乾”的精神,剛強勇毅,一往直前,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文化之本。

    易經用乾卦描繪了一個開拓進取,志在千里,惠澤天下英雄偉人的偉大人生。

    天罡奇門推演出全部為六陽或者六陰的乾坤兩象的概率為3379904分之一。可見一象難求。它被天罡奇門遁甲列為四神之一,可見一斑。

    乾象是唯一有用九爻-見群龍無首吉的卦象。其意為乾象者必須具有功成身退天之道的能力。

    其實乾與坤是一體卦。乾走到了盡頭就是坤卦的開始,反之亦然。

    所以乾象者必守乾德。乾之德,也就是前之德,先之德,意即敢為天下先之德。

    同時也要具有坤德--堅貞。既持守與中正。如果無坤德的持守乾象者必會走到亢龍有悔的上九爻而功敗垂成。

    乾象生辰譜中的二世只有元會兩象,而二象均為坤象,可見乾象者欲求完滿之幸福必走坤道。

    三世的運象為剝,如果生辰排盤剝象恰落入生門格局,則極有可能在24歲--36歲時有大廈將傾,剝而無復之劫數的可能。

    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五世所有元象的落宮。判斷事物是否有向自己不願意看到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從而及時的予以糾正。

    生辰為乾卦者再排天罡奇門遁甲生辰命盤時,務必注意死門,驚門,杜門,景門,休門與傷門的格局。如此六門臨格則有乾龍伏地之虞。



    臥雪堂觀守山


    自強不息,指一種自主自立、勤勉不懈的奮發進取精神。語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說,天的運行以其自身的力量,剛健不懈,永不止息;君子以“天”為法,也應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努力進取,決不懈怠。如何自強不息?要表現在:

    第一,進德修業。在“進德”上,要像南宋朱熹所說:“蓋是剛健粹精,兢兢業業,日進而不自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在“修業”上,就應不畏艱險,“有為於天下”,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第二,與時俱進。《周易》認為,君子自強不息,要與時俱進,順應變化的潮流,《乾•文言》說:“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其中包含有變革、“日新”之義。

    第三,剛健中正。強調有為但不可妄行,不可過剛,要符合“中正”原則。“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乾•文言》)“剛健中正”,也即“剛中”, 《乾•彖辭》:“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第四,旨在“自強”。朱熹說:“健,故不息。”“自強不息”,要在“自強”,《淮南子•修務訓》:“自人君公卿至於庶人,不自強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而要自強,就要有“鍥而不捨”的堅毅品格,要有“克己”“自勝”的精神,就要有“俛(同勉,勤奮)焉日有孳孳(同孜孜),斃而後已”(《禮記•表記》),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自強不息”所包含的豐富內涵,在長期的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中積澱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


    火車頭loco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象傳•乾》,“乾”即“乾卦”,指天。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即宇宙)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與此句相應的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自《周易•象傳•坤》,“坤”即“坤卦”,指地。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1914年梁啟超到清華大學,給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



    忻州茂哥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很多經典的句子留存至今,發人深省,耐人尋味。比如這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出自聖人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所謂“象傳”,是指“大象和小象”。“大象”也好,“小象”也罷,這裡的“象”與我們現在所熟知那個龐大軀體的動物沒有一點兒關係。

      “大象”是用來解釋卦象立義的,“小象”是解釋六爻辭的。這個句子,分別出自乾坤兩卦的"大象"。

      實際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只是上句,還有下句話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與之匹配,從而相得益彰。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處事,也應該像天一樣,自我銳意進取,堅毅果敢,不可以偷懶;大地吸收陽光,潤澤萬物,君子理應厚植美德,率先垂範。

      還可以簡單理解為:君子,理應像天體一樣運行,生生不息;君子,氣度理應像大地一樣,包容寬容。

      我們所熟知的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源於這兩句話。實際上,也有很多人以此為座右銘,踐行自我,昇華人生。

      


    飛揚文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語出周文王姬昌《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校訓,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不可懶惰成性;大地吸收陽光滋潤萬物,君子應增厚美德,以身作則。 可以這樣譯為: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運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包容。




    華夏天道文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意是指天地永不停息的運轉,而作為男人大丈夫更應自強不息,頂天立地。就是說天道運行週而復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一時的不如意,不得志不代表可以心灰意冷,“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是那些無能拼博奮鬥的懦夫的藉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其道理也是要表明,一個人的成功絕對不是來源於偶然,人若不經歷波折磨練,那又哪來的“臨危不懼,處驚不變”?當然,滿於現狀,甘於平庸同,成功也只能是虛幻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經歷風雨又哪能見彩虹?

      所以,在我們頻頻不得志,終日奮鬥卻發現自己還是處在低谷時,就要時刻緊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能,成功僅離我們一步之遙一線之差。堅持一點點,我們就能馬到功成!

      我想,天地輪迴,沒有什麼東西是註定的。但是隻要你活著,還有一口氣的存在,就有勝利的希望!

      活著就是為了一個希望,活著就是一個完成希望的過程。早在1911年,清華學堂初創時就提出“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清華學堂章程》)。1914年,著名學者梁啟超蒞校作《君子》為題的講演,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勉勵學生,後被鑄入校徽,高懸於大禮堂的上方,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清華大學在教育史、科學史、學術史上所創造的傑出業績,師生在拯救民族危亡和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中所表現出的英勇獻身精神,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各條戰線取得的成績,都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種歷史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光輝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