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沉穩",其實讀不懂娃的玄機


性格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作為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自家孩子的性格對他的影響。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活潑、開朗、外向,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常常處於一種緊張和焦慮的態度中,沒辦法和孩子好好交流,更無法把孩子引領導向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思路。

王明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家長,而她已經為兒子的性格著急了4年之久。

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


4歲幼兒園小男孩王明,天生"沉穩大氣"與眾不同

王明是一個性格比較沉穩的孩子,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非常敏感地發現王明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一般的孩子在3-4歲左右進入幼兒園,這個年紀的孩子們往往是活潑而吵鬧的。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肯定深有感觸,幼兒園就是一個非常吵鬧的場所,在課間的時候,靠近幼兒園你就會聽到很多孩子的尖叫和大笑聲,他們甚至會用尖叫來玩耍。

而幼兒園的老師卻發現,王明從來不和其他孩子一起做這種沒什麼目的性的遊戲,他經常是靜靜地坐在角落裡看書。

最讓老師驚奇的是,無論周圍的孩子們有多吵,或者是撞到王明,甚至有的孩子故意去搶他的書,他的注意力卻從來不會被別人帶跑。

對於其他小朋友調皮的行為,他也不會去和別人爭搶,總是面無表情坐在座位上,拿出另一本書來看,或者寫寫畫畫,有時候甚至看到別的小孩子跟他鬧,會露出一種像成年人一樣"慈祥"的笑容。

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

對此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認為這個孩子不一般,簡直是"沉穩大氣"的代名詞,沒有哪個孩子能這麼淡定,就算很多成年人也做不到。

老師們對王明的教育比對別的孩子更加小心,生怕破壞了他這種獨特的氣質,老師們都認為王明將來肯定有大出息。

但是他的媽媽卻不這麼認為。

寶媽相信"有毒雞湯",不願接受孩子的性格

對於兒子的"沉穩大氣",寶媽並不認可,她看了很多有關教育的雞湯文,信奉的觀點是"孩子是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小時候不跑不跳不活潑的孩子,一定是有人格障礙。"

因此在寶媽的眼裡,兒子的沉穩屬於人格上的大毛病,她堅信兒子一定是心理上有問題了,跑去諮詢兒童心理學家,甚至去省醫院給兒子掛號,還想預約專家會診。

對於寶媽的種種行為,王明再怎麼沉穩也覺得很鬱悶,他思路清晰、性格很溫和,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毛病,不願意接受母親所說的"改正"。

寶媽希望他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經常露出小孩特有的純潔燦爛的笑容、對一些幼兒動畫片感興趣、大吵大鬧宛如哈士奇"拆家",而這些完全是王明做不到的事情。

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

而相信了"有毒雞湯"的寶媽,不願意接受兒子的這種性格,多次按照雞湯文中的說法,給兒子嘗試各種"療法",最終成功的把性格沉穩溫和的兒子"逼"成了一個暴躁的人。

王明被母親長時間否認,無論怎樣也得不到母親的認同,這讓他很困惑,而父親只顧著賺錢,完全不關心自己的教育問題。

與母親長時間的溝通失敗後,王明最終"破罐子破摔",拒絕和母親溝通,每次母親找他談話的時候,他都會氣到亂扔東西、大聲尖叫,這樣的行為在母親看來像一個孩子一樣任性,於是她終於滿意了。

但王明的母親完全無法想象,其實自己的兒子已經被她氣"傻了",完全失去了自己性格上的優勢,從那之後,無論是學習還是娛樂,只要母親發表看法,王明心頭就有一種很暴躁的情緒。

放平心態、不要比較,別做糊塗家長

像王明母親這樣的家長,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各位家長的行為可能並沒有那麼過激罷了,對於"糾正"孩子性格失敗的情況,多數家長就覺得"算了、那就這樣吧",但是在他們心中其實還是"瞧不上"自家孩子的。

出於對孩子性格的嫌棄,家長們會時不時下意識說出一些傷害孩子感情的話:"你怎麼就不行?""你看那誰誰家的孩子怎麼就那麼招人喜歡?""你怎麼就不能給我長臉?""你性格那麼陰暗別不是有病吧?"

這些過分的話語,無疑是會狠狠傷害孩子的心靈,讓他們陷入對自己的質疑中,大多數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和父母溝通,一聽到父母講話內心就很厭惡,表情也變得不耐煩、翻白眼等等,還有很多孩子因此患上抑鬱症、自閉症等。

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

作為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很不一般,你需要做的是:

1.從生理發育的各項指標來判斷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出現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按照語文課本對孩子的要求來判斷,比如1-2年級的孩子讀寫、辨別的一般能力,3-4年級的孩子寫作、造句、表達能力是否達標。

心理正常的孩子,對於母語的表達也會和其他大多數孩子一樣,根據年齡而達標;

2. 判斷孩子的心理和心態是否正常,家長可以將孩子現階段所寫的作文拿來查看,建議查看5-10篇,從孩子的作文中能夠看出他的價值觀取向是否符合他的年齡層面;

除此之外還可以查看孩子對於一些主觀題的作答,尤其是那種不用上交給老師批閱的題目,孩子多數會表達一些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

但是家長要注意,不要在查看了這些內容之後拿去質問孩子一些比較幼稚的想法,孩子們在自己的年齡段會有符合他們年齡成熟度的想法,這非常正常,家長不應當以成年人的想法去看待孩子的表達內容。

另外,這些查看內容對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一種輔助作用,但是對於孩子是他們自身表達自己感情的一個方式,如果家長隨意評價或者強行查看,之後又"冷嘲熱諷",孩子在自身的年齡階段無法理解家長的想法,只覺得自己莫名其妙被攻擊了,自己的私人幻想也被戳穿了,從而對家長產生抗拒和厭惡,變得叛逆、不願與家長交流。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孩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一些表現,來"大致"確定孩子的成長並沒有發生什麼絕對的錯誤,性格上也不存在什麼惡劣的缺點即可,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做到"八面玲瓏、人見人愛",畢竟這種事成年人也做不到,能做到的想必"城府"極深,家長們又何必去"鑽牛角尖"呢?

寶媽嫌孩子不爭氣,最煩別人評價娃

我們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性格,因材施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單純地去宣揚外向性格和內向性格哪一個更好,然後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變得外向。

有很多孩子是因為在童年時期被家長逼著和陌生人打招呼,他們的害羞情緒不被家長認可,被家長罵成"沒出息""丟臉",從而變得自卑,開始習慣性地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很差勁。

人是沒有辦法違抗自己天生性格的,當孩子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真的做不到真心的"活潑開朗"時,他們只能逼著自己去滿足家長的要求,扮演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

這在無形中其實是在逼著自己做一個"很假"的"壞孩子",從那時候起,孩子的三觀就開始扭曲了,而促成這一切的正是孩子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