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水稻破口前四五天可以用什麼肥?

百川歸海9513


水稻破口期前四五天水稻抽穗前的孕穗階段,此階段是水稻長穗期的最後階段,生長時間近整個長穗期1/3,大約9天左右,又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段,時間各為3天。該階段是在水稻最後一片葉,劍葉定長至出穗前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所謂的長穗末期。此時也正是水稻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在生產中一些實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那麼,水稻破口前四五天可以用什麼肥呢?

水稻破口前四五天是孕穗中期穎花充實階段。通常如果我們在穎花分化階段施用穗肥,根系吸收養分後此時,水稻植株莖,葉都以進入轉綠狀態,完全可供水稻進入結實期生產需求。

那麼此時可以用些什麼肥呢?

到底有沒有必要用呢?在實際生產中,此時不適宜再田面撒施任何肥料。

我們可以結合該階段的病蟲害防控,紋枯病,穗頸瘟,枝梗瘟,稻曲病,稻螟蛉等病蟲害。可以一起施用含低磷,高鉀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混施後能夠使葉色轉錄,葉片肥厚,提高光合速率。增強結實期莖葉光合產物的生產能力。

此階段葉面噴施肥藥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在實際生產中,水稻臨近結實初期階段,正處夏季高溫階段,所以為了保證施肥藥後能夠達到最佳效果,這其中有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一,高溫作業:田間施藥作業應選擇適宜的溫度時間段進行噴施作業。禁止高溫天氣作業。

1.是對人工作業不安全。

2.關鍵點,高溫會導致大量藥液揮發掉,藥液附著葉面時間短,降低防控效果。

夏季高溫天多,我們應避開高溫時段,在每天,上午9時前,下午4時後,具體時間應根據當天的溫度高低情況,適時適度調整。

二,藥劑混配:多種類藥劑同時施用,我們施藥時可事先取少量藥劑原液調試,看是否有反應跡象,如,起腦,節塊。如,乳油類殺蟲劑毒死蜱不能與殺菌劑嘧菌酯混用。如果藥物混配出現這種化學反應,是不可以混配施用的。

藥劑混配施用,事先在施藥器具中添加適量的水,然後再其它器皿中調配母液。先加適量清水,再倒入藥劑原液。攪勻後倒入施藥器具中,每種藥劑依次行之。由於藥劑類型不同,稀釋母液有先後,液體藥劑水劑藥液先稀釋,然後依次排開,油劑,水分散顆粒劑,粉劑。

提示:水稻生長臨近破口期,正是稻株倒二節間同步伸長階段,此時田間撒施肥料可能會導致其節間拉長,增加植株高度對後期灌漿階段,抵抗風害,雨害,能力大大減弱。倒伏風險增加。同時也要求,穗肥的施用必須按照全生育期施肥總量來合理分配,更應根據田間長勢確定合理施肥量。及穗肥中的氮素指標應適當減少,增加鉀肥,和部分硅肥用量。

以上淺析,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


神農35


水稻破口前四五天,正值水稻孕穗關鍵期。水稻正值穎花穗分化,也是養分需求高峰期,各種營養是否供應齊全,也決定了穗分化能形成的穗分枝和穗粒數的多少。此時施什麼肥,怎樣施要根據當時的水稻長勢長相和前期施肥情況決定。

1、施用氮肥防止落黃。水稻破口前通常在生產上要施用緩苗肥、分櫱肥,通常以氮肥為主。如果此時水稻植株長相瘦小,直立,分櫱少,葉片小,葉色淡黃綠色,這時還應施用氮肥補充營養,促進營養生長,如每畝施用尿素10公斤,但要加施鉀肥。


2、施用鉀肥促進穗分化。水稻破口前四五天正值需求鉀素營養高峰期,能夠促進水稻穎花穗分化,增加穗分枝數和穗粒數,為高產奠定基礎。生產上以施用硫酸鉀為主,每畝可施用5公斤左右。如果此時水稻長相發黃瘦弱,應與氮肥同時施用;如果長稻葉片肥厚,葉色濃綠,田間分櫱量大,則應控制氮肥施用;如果此時葉片縱向捲縮,有紅褐色斑點的,表明基肥施用磷肥缺乏,在施用鉀肥同時,加施磷肥。此時可增施磷酸二銨即補充了磷元素,也補充了氮營養。

3、噴施磷酸二氫鉀肥。如果水稻在施用基肥、緩苗肥、分櫱肥和穗肥的情況下,水稻破口前一般不在施肥,而是在前面幾項肥的基礎上,根據苗情地力酌施攻粒肥。而此時若表現缺肥症狀時,以葉面噴肥為好。通常可葉面噴施1%尿素水溶液和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時間選擇晴朗無風天氣,在上午露水乾後至10點前和下午3點以後為宜,中午氣溫高蒸發快,容易使藥液濃縮灼燒葉片和穎殼,不宜噴施。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歡迎點評,謝謝關注!


農藝天地6971


請問水稻破口四五天可以用什麼肥?

嚴格來說,施肥不分時間,不分週期,什麼時候都可以施肥,只要在水稻生長週期內。

施肥應根據田間水稻長勢,具體生長情況來定,而不是說該施什麼肥。此時若田間肥效不足,水稻長勢萎靡。可適當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這樣可以提高水稻的灌漿速度,飽滿度,增加稻粒的粒重。若出現葉片偏淡,應施加氮肥,改善葉片的光合作用,增加穎花數量,防止穎花退化,防倒伏等作用。

因此,施肥也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是說千篇一律的條文般動作,分櫱期怎麼施肥?灌漿期怎麼施肥等等。若水稻各項指標皆合理合格,可不施肥。施化肥過多,易造成水稻燒苗,也易造成土地板結,不保肥,耕作性下降。




山落一樵夫


水稻破口前4-5天,這是拔節的末期,馬上就要抽穗了。這個階段是水稻花粉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穗軸伸長的最後階段。這個階段對磷肥的需求是比較敏感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建議噴施一些磷酸二氫鉀來補充花粉形成需求較為強烈的磷肥。

水稻的破口前4-5天,基本上就能看見少量的已經開口的葉鞘了,並且也能看見即將抽出的稻穗。在這個階段除了噴施磷酸二氫鉀之外,也有可能出現一定氮素缺乏的表現,比如說葉色發黃。但是這個階段出現缺氮的缺素症裝,不建議在撒施尿素了。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噴施氨基酸葉面肥或者是尿素溶液來補充水稻生殖生長期所需的氮素。因為在這個階段過量的補充氮肥很可能造成抽穗之後的貪青、晚熟、倒伏的情況發生。所以,施用氨基酸葉面肥或者尿素溶液來說還是相對安全的,對水稻的影響也小一些。

同時,這個階段也是防治穗頸瘟、稻曲病、鞘腐病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在葉鞘開口之後,一旦出現降水,病菌很容易隨著雨水進入葉鞘侵染葉鞘和稻穗,造成褐變穗、穗頸瘟和稻曲病的發生。可以通過噴施拿敵穩、咪鮮胺、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藥劑來進行防治。

因此,在這個階段只是單獨的噴施肥料,還是不完善。還是需要通過噴施殺菌劑進行病害的防治。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藥肥在解決作物逆境脅迫方面具有高度的協同性,藥肥同源,藥肥更應該合一,藥肥產品不僅可平衡營養還可藥食同補。未來肥料向高效化、液體化、緩效化、複合化及復混化、功能化、生態環保化發展

  推薦水稻藥肥:六夫丁無蟲稻,能有效的預防水稻二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蝨、稻象甲、稻薊馬、更能預防前期的葉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明顯改善稻穀品質,完全替代移栽後追肥,真正做到防蟲、控蟲、返青、分櫱、增產、防病一撒解決!


我的鄉村家園


最好用含碳的速效肥,如磷酸二氫鉀等。不宜追緩釋肥,時間過長稻穀貪青,容易倒伏。老農民。


用戶7336254191619


1、水稻施用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佔化肥總量的40%,結合最後一次耙田施用。建議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類似複合肥。   

2、水稻施用分櫱肥。分櫱期是增加株數的重要時期,在移栽或插秧後半個月時施用。建議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類似複合肥。   

3、水稻施用穗肥。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軸分化期至穎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穎花數。保花肥是在花粉細胞減數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穎花退化和增加莖鞘貯藏物積累的作用。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後40~50天時施用。建議每667平方米施用10千克撒可富10~6~24的複合肥或類似複合肥。   

4、水稻施用粒肥。粒肥具有延長葉片功能、提高光合強度、增加粒重、減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體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漿期長的品種,建議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貪青晚熟。   

5、種植水稻最好使用施用農家肥,水稻底肥最好在耕整前先撒施下田,或者是耙田之前撒施下去最好。合理施用水稻施肥有助於水稻高產穩產,不過,現在農民用戶沒有農家肥,如果沒有農家肥的話,可以選擇施用複合肥,施肥量要看土壤肥力,大體在每畝60至80公斤。後期追肥不能只用尿素,需要配合磷酸二氫鉀一起使用。含氯複合肥就可以氮大約18-20磷大約8-12鉀有的地方缺的有的地方是富鉀地區(比如江蘇東部沿海),這樣的肥料40公斤在擱田後再配合使用點氮肥大概15-25公斤/畝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