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們把有的職業稱為“下九流”。那還有“上九流”“中九流”分別是哪些?

暖色調111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社會萬象,三教九流",那麼這個三教九流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籠統的說,是指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在社會上影響最大的三種宗教和九種學術流派。中國古代的儒教、道教,釋教,統稱為"三教"。這是影響我們中國人思維,佔據中國統治地位的三大教派,三股最大的勢力,一直與各個朝代的統治主流有關係。

而中國古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流派並起,甚至出現了學術大爭論——“百家爭鳴”;人們便把影響較大的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個學術流派,總稱為“九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社會的各個層次,各行各業有了更為複雜的認識,便出現了所謂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之說。這種說法,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看法和不同態度,即有褒有貶,態度不一;但是不同時期,情況複雜,人們的說法也就有區別,對於這三“流”的劃分或說法皆有不同。

不過總起來說,都是說“上九流”是社會高層次的,受到人們普遍尊敬和追捧的;“中九流”,則是指社會上中等層次的人們,有一定社會地位,有稍高的收入的社會主流人群;至於“下九流”,則是處於社會低層次的,收入低、受到歧視的那些行業的人們。

我們選取大眾化的說法,可以認為:

上九流,帝王、聖賢(以儒家為主)、隱士(儒家、道家都有)、童仙(以道家為主)、文人(儒生)、武士、農(中國幾千年都是重視農業)、工(匠人)、商(生意人)。

中九流,舉子(尚未取得官職的文人)、醫生、風水(能夠算命、看陰陽宅的術士)、批(從事皮影類的藝人)、丹青、畫、僧、道、琴棋(專門的體育、藝術類藝人)。

所謂下九流,一忘八(開妓院),二龜(縱妻賣淫),三優伶(唱戲),四吹(吹鼓手),五大財(耍大把戲),六小財(耍小把戲),七生(理髮匠),八盜,九吹灰(賣鴉片)。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說法——不入流。

這是唐宋時期的一個說法,就是說“官吏”分為兩類,官為流內,吏為流外;通俗點說,就是官是朝廷統治集團的體制內,而吏則是為各級衙門處理具體事務的,是統治階級的體制外。

“不入流”本意指為吏不為官,故有西遊記中指弼馬溫是"不入流的小官"。


讀書評書2017


這都是古代封建社會對社會上各個行業的職業所做的等級劃分,也就是等於把從事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員分為三六九等。這是很明顯地職業岐視,也就是對從事每個職業的每個人的岐視。

還是我在校讀小學的時候,我聽過我們的老師講過。別看你們的父親是個種地的,他們還屬於上九流當時我還不明白。後來的一次偶然機會,從一個同學手中看到一本書有關三教九流的書。因為老師以前講過我腦子裡有這個印象,我就用筆給抄襲了下來。因為當年腦子好使記憶力也好,所以時間不長我都能順利的把給背下來。

下邊我就這上,中,下,三個九流分別給大家解答一下。

上九流分別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商,七當八匠,九莊田。一至四不用我解釋大家也都和道,五員外就是古代指農村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的當家人。六流商就是古今經商的人,七當就是過去城裡的當鋪。八匠就是木匠瓦匠等手藝人,九莊田就是農村種田的農民。古代人也很聰明,把種田的安排在上九流裡。

中九流分別是:一流舉人,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一流舉人就是清朝以前進京趕考所取得的一個功名,二流醫就是醫院和醫生。三流風水就是地理先生,四流批就是批八字的,五流丹青就畫畫的畫師,六流相就是給人相面的,七僧出家的和尚八道就是老道,九琴棋就是彈琴和下棋的。

下九流分別是:一流巫人,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吹手,六媒婆,七戲八丐,九賣油。一流巫人就是南方有的地區,用我們話說就是幹一些巫巫道道的活。帶有迷信的色彩女的叫巫婆男的叫巫師,二流娼就是過去做皮肉生意的女人。三流大神這個大家都懂,四流梆就過去巡夜的更夫打著梆子巡夜報時間的。五流吹手就是現在農村的啦叭匠,六媒婆這個大家都知道。七戲八丐唱戲和要飯的,九賣油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古代有人挑著擔子下去賣油的,現在已經沒有人幹這個了。

據我所知這上,中,下,三個九流有不同的版本。我的回答只能按照我所熟知版本來答,如有和我不同版本的網友各按各的版本作答互不相擾。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評論。

感謝廣大網友們的閱讀和評論。



大掌櫃237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絕大部分人都只有一個職業,就是務農。

那麼,不誤農的人除了官員以外,基本都被堪稱有些不三不四的人。

但這群人中,也分為三六九等。

以往說三教九流,其中三教自然是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就多了,分為上中下:

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

佛祖和天自然是最大,誰敢大過他?

隨後就是皇上和各級官員,壟斷了上九流。

中九流是:

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彈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琴棋(丹青指畫家,皮指皮影,金指卜卦算命之人)。

秀才是讀書人,古代考秀才比今天考研究生都難,地位高一些可以理解。

至於醫生是治病救人,誰也離不開,地位也低不了。

其他的就搞笑了,畫家今天不吃香,帶古代很多廟宇、宗祠都需要畫家,也算高技術工種,還是文人,

至於僧道都是修行的人,地位高一些也可以理解,畢竟人民需要宗教。

剩下的那些就很有意思,皮影戲、音樂家、算命的都算中流。可見,他們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娛樂,不可缺少的東西。

皮影戲其實就是古代的電影電視劇,不知道古代女孩追不追劇啊!

再看看著名的下九流:

一流高臺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丐九娼妓(高臺指唱戲的,吹指吹鼓手,推指剃頭匠,修指修腳)

這裡薩沙想到郭德綱的兩句名言:以前說相聲的沒幾個是好東西!

還有:撿到一箱子錢,換別的說相聲的人,早跑了,但郭德綱不會(跑)!

可見,唱戲的(就是今天的演員明星,說相聲還不如唱戲)、紅白喜事吹鼓手、搞馬戲的,地位都是極低的,同修腳的、搓背的、要飯的差不多。

最低的就是娼妓(也就是今天的國際*之流),地位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我靠,貌似今天的服務型行業和演藝界,在古代都是底層的底層啊。


薩沙


“九流”這個”流“單指的是“行業”,既然是“行業”就會有“高低貴賤”的分別從古至今皆是如此。而“上·中·下”是在古代人們守舊和迷信的思想下對於“各社會職業階層”進行的具體分類,正所謂: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因為地域性行業的不同,我也來說說我所知道的吧!

咱們先說“上九流”

一流的佛祖二流仙,三流的皇帝四流官。五流的員外六流商,七當八匠九田莊。

古時人們把“佛祖”和“神仙”都歸類到了行業裡面,並且為最高貴的行業。而皇帝和各級官員就不用解釋了,自古以來都是“高人一等”。五流的員外其實也就是後來人們所稱呼的“地主”,商是商人·當是當鋪·匠是工匠·田莊指的是種地的農民。

接下來是“中九流”

一流的舉子二流醫,三流的風水四流批。五流的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已經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當居其一,醫就是指的古代的醫生。風水指的是風水先生,四流“批”當指的是批卦的算命先生。七僧八道九琴棋就不解釋了,大家都明白!

最後的是“下九流”

一流的巫人二流娼,三流的大神四流梆。五流的吹手六媒婆,七戲八丐九賣油。

“巫人”是南方招魂念符·驅神避鬼的特有行業也就是“巫師”,二流的娼我們這裡不便多說各位都瞭解哈。“大神”是北方以唱跳和神仙附體模式來治病的一種職業,梆就是古代的“更夫”是提醒人們時間的一種行業。吹手就是吹喇叭·吹鼓手這種行業,媒婆也就是紅娘就是專業給別人介紹對象的行業。這個”戲“就是戲子也是我們現在說的”演員“當然“戲曲”是不同的雖然是一類行業但是在如今已經“國粹”是重要的傳承文化,丐是乞丐賣油就直接了。不解釋!

其實這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都是表明了在古時年代背景下的一種職業區分,除了迷信就是階級思想。已經不適用如今的社會了,現今的社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種行業都成為了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沒有了“高低貴賤”之分。

以上就是“小弟”我的看法,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九氣人生


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個詞,三教九流,放到現在是貶義詞,指的是那些在社會上行為不正當的人。在古代,“三教”,即儒、釋、道這三種宗教;“九流”即統稱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等這些學術流派,而“九流”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社會人群的劃分。


從奴隸制社會到秦漢時期一統天下,行業不斷髮展擴大,把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簡單的階級明顯不夠用,於是逐漸擴大到九個階級,也就是“九流”,後來九流也不夠用,就演變成二十七個階級,也就是職業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的劃分。

上九流,顧名思義就是身份顯赫尊貴,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分別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階級劃分也不是一塵不變的,後來也有把佛祖、仙人這類劃分在上九流的一流階級。


中九流,則指的是個人具有一技之長,生活的高雅自在,但是又達不到廟堂級別的職業,即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道、僧。(舉子即舉人,相命即算命先生,丹青即書畫家)

下九流 則由社會底層人士佔據的,這一階級的人道德比較低下,經常是被貶低和鄙視的,。劃分為下九流的,即師爺、衙差、秤手、媒婆、走卒、巫婆、盜、竊、娼。


而現在的職業,講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不分貴賤,人人平等,每一個行業都值得被人們尊重。


狂熱歷史


現如今,人們形容這個地方魚龍混雜,有著各式各樣,不知背景的人存在,多會用“三教九流”這個成語。

當然,或許人們雖然知道“三教九流”這個成語字面上的意思,但卻不知道“三教”是哪三教,“九流”是哪九流。



所以,這裡我就來簡單介紹下,什麼是三教,什麼是九流。

首先是“三教”。三教即儒教、道教、佛教,歷代對於三教的說法都未有任何的改變,無論是在官方,還是在民間,一直都是儒釋道。

最後是“九流”(額外提一句,“三教九流”是先有九流,再有三教)。不同於“三教”,“九流”在官方、民間有著完全不同的說法。先是官方的說法,東漢時期,班固將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劃分為九個流派,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縱橫家、雜家、名家、陰陽家、農家,而這就是後世官方所認可的“九流”。



再是民間的說法,民間對於“九流”的說法,有別於官方,他們將“九流”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等三個等級。

上九流即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流商,八流客,九流莊田。

“佛祖”就是釋迦摩尼等佛教佛主、菩薩。“仙”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等道教神仙。“皇帝”就是當朝的最高統治者。“官”就是朝廷的那些文武百官。“燒鍋”就是酒廠老闆,這裡或許有人不明白,為何酒廠能和佛祖、仙、皇帝等這些“至高無上”的人相比,究其原因在於“酒”是民間除鹽之外,百姓最為必須的一種資源,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他們都離不開一個“酒”字。



“當”就是當鋪老闆,在民間,沒有錢的百姓要想得到錢,除了工作,剩下的就是去當鋪,然後將物品換錢,因此當鋪這個能換錢的行業自然就被百姓視為上九流的行業。“商”就是商人,在民間,最有錢的人自然就是商人,這也是普通百姓最想成為的一類人。“客”就是地主,封建時代這個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時代,最為重要的東西,除了錢,那肯定就是土地,因此作為擁有眾多土地的地主,他自然就被民間視為上九流的人物。

“莊田”就是農民,若問封建時代最重要的人是誰,這絕不是皇帝,也不是官員,而是農民,在當時一個國家可以沒有皇帝,但一定不能沒有農民,沒有了農民整個全國都會瞬間崩潰,因此農民的重要性無言而喻。如此一來,農民自然就被視為上九流的人物。

中九流即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舉子”就是舉人,作為半隻腳踏入官場,隨時都會一躍龍門的人,他自然是中九流中的第一流人物。“醫”就是大夫,作為救死扶傷的存在,人們一旦生病,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大夫,能救他的就只有大夫 ,因此,大夫自然就是二流。“風水”就是風水先生,封建時代的百姓都是很迷信的,一個國家有龍脈,一個家族有風水寶地,他們堅定的認為只要風水好,他們就能發跡,因此風水先生自然也就深受民間的重視。



“流批”就是算命先生,如前文所說,封建時代的百姓是很迷信的,在他們看來,要想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要想逢凶化吉,他們就只能問算命先生,因此他被民間列為中九流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丹青”就是賣字畫的,會寫字,會畫面的,自然就是讀書人,而自古讀書人就深受百姓的尊敬。“相”就是相面先生 ,古人認為看相就能知禍福,避災難,因此他被列為中九流也是可以理解的。“道”就是道士。“琴棋”就是彈古琴和下圍棋。

下九流即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頭,六流吹手,七流戲子,八流叫街,九流賣糖。

“巫”就是巫師。“娼”就是娼妓。“大神”就是跳大神。“梆”就是打更人。“剃頭”就是理髮師。“吹手”就是吹鼓手,喇叭匠。“戲子”就是唱戲的。“叫街”就是乞丐。“賣糖”就是吹糖人。這些都是被民間視為下九流的存在,巫師、跳大神、打更人、娼妓等這些無一例外都是民間最為底層的人物。



以上就是民間流傳最廣的上中下九流之說。當然,之所以說是流傳最廣的,那是因為在有些地方還有著不一樣的九流之說。首先,在北方地區,“上九流”除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與流傳最廣的上九流說相同外,五流以下皆不同,在北方五流做工,六流莊田,七流饞,八流懶,九流耍錢。

這裡讓人有些不解的的,北方為何會將流氓、懶漢、賭錢的人列為上九流,這些明明就是社會最底層,且讓人最為厭惡的人物,可為何會被列為上九流呢?有人對此解釋,流氓、懶漢、賭錢的,他們是可以不勞而獲的,是不勞動但卻“衣食無憂”的角色,因此他們是讓人又羨慕的存在,如此才將他們列為上九流。

下九流即一流勤行,二流藝,三流鵪鶉,四流猴,五流修腳,六流剃頭,七春,八流典,九流吹手。



“勤行”就是飯店、茶館裡跑堂。“藝”就是街頭賣藝的。“鵪鶉”就是鬥鵪鶉的。“猴”就是耍猴的。“修腳”就是修腳師。“剃頭”就是剃頭匠。“春”就是娼妓。“吹手”就是吹鼓手。

以上這些都是社會最底層的,是見誰都得叫爺的人物,是誰都能欺負的角色,由此這些被列為下九流,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澳古說歷史


第一,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的區分。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臺(唱戲)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理髮),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給家畜配種)九娼妓。

第二,不要被封建迷信迷惑。古代人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積累出職業等級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帶有歧視心理,說是封建迷信也不為過,因為這種劃分,拆散了多少家庭,帶來多少混亂,應當被廢除,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作為現代人,應當徹底轉變觀念,不要再人為劃分身份等級,製造不必要的麻煩,這也是基本常識。

第三,新時代人們地位平等。進入21世紀,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把三教九流作為劃分身份等級的代名詞。儘管少數人仍然帶有歧視心態,個別媒體人也隨波逐流,誤導公眾,甚至隨著貧富差別的不斷拉大,似乎一些職業仍然得不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但是,社會平等,人人平等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每個人都是爹孃所生,在這個社會就應當享受同等待遇,一切歧視行為都不應當存在,凡是歧視他人的行為都是錯誤的,觸犯法律法規的,還應當受到應有的處罰,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風清氣朗,人們才能擁有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戲品聊齋


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一流,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詩書賣與帝王家。

二流,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三流,風水先生,手拿羅盤看天下,虎踞龍盤虎踞看陰陽。

四流,批,批就是算命,也就是說算命先生這個職業在古代也是很吃香的。畢竟古代人迷信,不通科學,對於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一些巧合事件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算命先生掌握了某種規律之後,能給村裡人說個一二三,他掙錢,迷信的人換個心安。這個過程中再產生一些崇拜心理

五流,丹青,就是畫家。

六流,相,“學會麻衣相,敢把生死量”一眼知富貴,兩眼斷生死,就是所謂相面

七流,僧,佛家弟子出家人,古代寺院也是有很多廟產的。

八,道,道家盛世修身,亂世下山,出世入世一念之間,心存扶世之心!

九,琴師棋手。


郭恆培


應正本清源。"九流"之說源自先秦時期九個學術流派。即: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

這一


時期雖然社會動盪,但人們的思想活躍,諸子百家各自成一體,紛紛著書立派。所以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九派"中的九,在中國是一個最大的陽數,指多的意思。

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使九流的表意和內涵己悄無聲息地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成了區別、劃分各類人群以此做為身份的高低貴賤。並系統、指向性很強的把人的群體分成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下九流做為一百多年前的社會,是受到歧視的,甚至死後都不準入祖墳。


下九流即:一流玩馬二玩猴,三流割腳四剃頭,五流幻術六流丐,七優八娼九吹手。

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提倡的是學而優則仕,琴棋書畫也倍受推崇,形成了中九流這一群體。即:

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堪輿四流推,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當然最尊貴的還是最高統治者,是官史,是富翁。他們是上九流的主題。即: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帝王四流官,五流刀筆六流吏,七工八商九莊園。

這些陳舊、腐朽的理念早已埋入歷史,成為過去。現在的各行各業在社會上地位平等。就象一個體膚完整的人,有大腦,有手腳,眼耳鼻,肝心脾肺腎,是一個整體,同樣重要,只是分工不同而己。


晚亭與落霞同暉


中國古代三教九流、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分別指的是什麼?

中華上下幾千年,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絕大部分人都只有一個職業,就是務農。

不務農農的人除了官員以外,基本都被堪稱有些不三不四的人。這群人也分為三六九等,被稱為三教九流。

”以往說三教九流,三教說的是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就多了,指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個學術流派,總稱“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具體分為上中下:

上九流:

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

俗語: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流商家,六流客,七饞,八懶,九賭錢。

具體指:

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閣老、宰相、進、舉、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鬥官、秤、工、商、莊田。

佛祖、仙、皇帝、官、燒鍋、當、商、客、莊田。

中九流:

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彈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琴棋(丹青指畫家,皮指皮影,金指卜卦算命之人)。

俗語: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畫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具體指:

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醫、丹青、皮(皮影)、彈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畫、僧、道、琴棋。

下九流:

一流高臺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丐九娼妓(高臺指唱戲的,吹指吹鼓手,推指剃頭匠,修指修腳)。

俗語:一流高臺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具體指:

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頭、吹手、戲子、街、賣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