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中國詩詞大會進入到第五場,小將鄭坤健今天保住了擂主的金交椅,選手們表現精彩,嘉賓老師點評到位。一開場主持人龍洋就用詩把大家帶到了白帝城,帶到了奉節。奉節因代表著中華詩詞文化,所以不只一次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奉節是重慶的一個縣,它的夔州詩詞、歷史文化、名勝古蹟、自然風光等也呈現詩詞大會之上。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重慶市行政圖

【詩城】

奉節之所以被譽為“中華詩城”,是因為這裡來過的詩人多,創作的詩作多。廣為人知的歷代著名詩人如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孟郊、白居易、劉禹錫、李賀、蘇軾、蘇轍、陸游等,在長達2000多年的夔州詩詞史裡,李白、杜甫等上千詩人留下萬餘首傳世名篇。尤其是“詩聖”杜甫,晚年他在奉節居住的兩年多的時間裡,創作出430餘首,佔他全集的七分之二。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 四個第一

中國詩詞史上的“四個第一”均產生於奉節,它們分別是:李白的“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杜甫的“天下第一律詩”《登高》、劉禹錫的“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二首·其一》、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景詩”《六言詩》。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六言詩·賜傅作楫》

危石才通鳥道,青山更有人家。

桃源意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 奉節與李白

不僅是詩聖,詩仙李白了多次來到奉節遊歷。奉節現如今仍存有青蓮浦、青蓮鄉、太白橋等多處李白遺址,因為李白號青蓮居士。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詩仙”曾三過瞿塘峽,每一次的相遇都讓他感嘆不已。

李白25歲時,決定出蜀遠遊實現自己的凌雲壯志,當他路過瞿塘峽時望著湍急的江河,他揮筆寫出了“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的佳句。這也是他第一次經過瞿塘。第二次來到這裡,是為了赴夜郎貶謫之地,那時他已58歲,壯志未酬,只能悲憤寫下:“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同年,李白第三次過瞿塘峽,來到瞿塘峽口的白帝城下。喜逢天下大赦,李白獲釋,從有罪之身變成自由之人,心裡自然非常高興。懷著輕快的心情,他不禁吟誦出一首:“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過瞿塘峽,每次都有經典詩句誕生,不僅體現了“詩仙”李白與瞿塘峽的機緣,更讓世人體會到了瞿塘峽獨特的魅力。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奉節縣從2010年開始,不斷地挖掘自身文化積澱、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詩詞;2017年中華詩詞學會正式授予其“中華詩城”榮譽稱號,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以“詩城”命名的“金字招牌”。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詩城奉節

【旅遊景點】

奉節旅遊資源以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夔門、白帝城、天坑地縫、龍橋河、夔州古象化石、黃金洞、古懸棺、長龍山等,下面就列舉一二。

  • 1、夔門

有些人對夔門這個名字不熟悉,殊不知我國發行的10元人民幣的反面的景點圖,就是夔門。看來我們天天把夔門這個名勝揣在口袋裡。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夔門

2、白帝城

白帝城,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古往今來眾多詩人都曾登臨白帝城,留下大量詩篇。

並且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

東漢末年分三國,蜀國劉備伐吳,敗於夷陵,退守白帝城,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白帝城

  • 3、古懸棺

三峽懸棺位於三峽一帶,因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巖棺。瞿塘峽的棺木峽、風箱峽,大寧河巴霧峽、滴翠峽,大寧河上游巫溪縣境內的荊竹壩,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九畹溪等地都有懸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獨特風俗。對古人實行懸棺葬還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孫後代富貴;二說是為了保護先人的屍體,不讓人獸侵犯;還有一種說法是濮人子孫為了盡孝,(在父母亡故後)“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石壁懸棺

  • 4、天坑地縫

天坑位於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岩溶漏斗。天坑口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宏偉壯觀。坑中有無數幽深莫測的洞穴和一條洶湧澎湃的暗河。中西探險家曾多次深入天坑探險,探明天坑中暗河經出水洞流向迷宮河,推測天坑中暗河來自神秘的大地縫。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天坑地縫

【歷史簡要】

1、西周時為魚復國都城,距今有2800多年的歷史,春秋時庸國魚邑治此,後屬巴國,戰國時屬楚國。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楚肅王於瞿塘峽口築關以拒蜀國。

2、三國時期,劉備率軍攻克巴東郡,至江州縣(今重慶),後將魚復縣改為永安縣。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兵敗夷陵,退屯白帝城,於奉節永安宮託孤,這段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3、唐朝武德初年改巴東郡為信州,武德二年(619年),避唐高祖外祖父獨孤信名諱,改名夔州,置總管府於此,不久改為都督府。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奉節風光

【特產】

奉節縣名優特產有臍橙、夔柚、汀來泡菜等。

奉節被譽為“中華詩城”,這裡產生的“四個第一”詩你會幾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