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首席科學家林樺,赴美留學,放棄國籍,參與美國民兵導彈研發

雖然中國留在美國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很多,但都是從事基礎研究,基礎研究的成果是惠及全世界的,比如楊振寧先生的規範場論。真正參與為美國做出實用性研究的科學家很少。其中最為有名的一位,應該是林樺了吧。

林樺出生於北京,194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一開始從事航空航天的研究,曾經為美國組裝過P40戰鬥機,P-40戰鬥機由美國寇蒂斯公司(Curtiss )在戰前設計的P-36“鷹”的基礎改進研發的戰鬥機,該機將發動機由“雙黃蜂”星型發動機改為渦輪增壓的“阿里遜”V-1710直列發動機,是使用非常廣泛的一款戰鬥機,在英法美中都有運用。


波音首席科學家林樺,赴美留學,放棄國籍,參與美國民兵導彈研發


1943年,他公費留學來到了密歇根大學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隨後進一步進修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此後加入了波音公司,一直在此工作到退休。

波音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用飛機制造商之一,負責生產軍用飛機、導彈以及運載火箭等產品,美國陸軍的未來作戰系統和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美國國防部的先進超視距終端系列,以及美國運輸部的爆炸物探測系統等也都是由他負責。


波音首席科學家林樺,赴美留學,放棄國籍,參與美國民兵導彈研發


曾經有一些科學家也在波音工作過,比如中國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王助,但是他卻毅然回國,在上海江南造船所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水上飛機浮動機庫——浮塢,成功地解決了水上飛行停置和維修的難題。設計的飛機後小輪,被國際上稱為“王助輪”。


波音首席科學家林樺,赴美留學,放棄國籍,參與美國民兵導彈研發

王助


林樺是很少的會留在美國且幫助美國進行武器設計建造的科學家,主要負責太空和導彈研究項目,在1975年到1978年期間,林樺借調國防部部五角大樓,負責美國進攻系統的研發。1978年以後,林樺就一直擔任波音的首席科學家,一直到退休。

至於大家所說的林樺負責民兵導彈的研製,1958年開始研製到1977年停產,波音公司先後為美國空軍生產了4種型號共2423枚“民兵”系列洲際彈道導彈,其中包括“民兵”IA、“民兵”IB、“民兵”II和“民兵”III。於1970年服役的“民兵”III型,是美軍第一款帶分導式彈頭的固體洲際彈道導彈,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現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約有450枚常年處於戰鬥值班狀態,對應W78型核彈頭200枚、W87型核彈頭約250枚。


波音首席科學家林樺,赴美留學,放棄國籍,參與美國民兵導彈研發


可以肯定的是,林樺肯定參與了民兵導彈的設計,但是不是總設計師這個不能下定論,但不管怎麼樣來說, 林樺的確幫助美國設計戰鬥機還有尖端導彈,以及幫助美國完成進攻系統。。

與林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同窗好友梁思禮,梁思禮學成後毅然回國,成了航天部的總工程師。林樺住在西雅圖一個小島上的高級別墅,梁思禮住在普通的單元房裡,工資只有他的百分之一。有人問他對此有什麼想法,梁思禮的回答是:“他乾的民兵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乾的導彈是保衛我們祖國的!從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第一艘神舟飛船,我回國後和第一代航天戰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創建起完整堅實的中國航天事業,使中國居世界航天強國之列。能為此奉獻一生,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


波音首席科學家林樺,赴美留學,放棄國籍,參與美國民兵導彈研發


不管怎麼樣來說,你覺得林樺幫助美國打造尖端武器是對還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