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語速箭如飛,只是因為我自卑

我講話語速很快,像夏天噼裡啪啦的雨點。從前一直沾沾自喜,以為這是思路清晰大腦反應快的表現。


直到有人打斷我,要求我把含混的地方再解釋一遍。我大驚失色,磕磕巴巴,不知所言。


原來我講得快,不是思路清晰表達能力強,是我怯懦,不自信。我不敢把觀點一字一句講出來,害怕自己脆弱的觀點在空氣中暴露太久,讓大家找出破綻,最後像泡沫一樣被狼狽擊破,只好含混而過。


有次在交大演講,時不時撞見臺下幾個理工男一臉漠視的表情,我內心頓時凌亂,不由自主越講越快,最後舌頭打結,語速像爆米花機一樣。


而前兩天在初中演講,看著那群眼睛閃著星星的小朋友,自然有了hold 住全場的感覺,於是放慢語速酣暢淋漓講了好久。


再看那些領導秀官腔。雖然講了一坨毫無邏輯的官話套話,但底氣十足,抑揚頓挫,唾液橫飛,這種自信也是本事。


怎麼增加自信?


我一遍遍提醒自己,哪怕臺下都是些不耐煩的臉,也要講慢一點。讓每個觀點擲地有聲,每句話在空氣中伸展到位。哪怕大大方方講錯一個觀點,也好過畏畏縮縮讓你的真理蒙受委屈。


講話語速箭如飛,只是因為我自卑


我很佩服一個姑娘,有次一起做一個活動,她最後一個出場,觀眾已經在硬板凳上坐了5個小時,生理和精神忍耐到極限,各種打呵欠玩手機跺腳睡覺,沒人專注聽她講話。


而她從容上臺,微笑,娓娓道來,字正腔圓,無視臺下的兵荒馬亂。十分鐘過去,她狀態依然不變。到最後,大家被她感染,放下手機聽她說話。


大部分人是敏感的,本能依照別人的反饋做事。講話時覺察到對方心不在焉,自然識趣地收尾,誰都不想做熱面貼冷屁股的人。


自信,就是適當地把敏感心用棉被蓋起來,適當地「以自我為中心」。只顧完成你的表演,把干擾你的人屏蔽掉就好。


我講話時大部分時間都帶著笑,誇張的時候甚至特意停下來,專注地笑幾秒鐘,「哈哈哈哈」。講話時多笑笑,既緩解緊張情緒,又讓觀眾放鬆,總是沒錯的。


直到我回頭看視頻,看到自己在冷場時的傻笑,真的是尷尬癌都犯了。就像你站在人群中央手舞足蹈想祈求一場大雨,但道行不夠,只打翻了手邊的玻璃杯打溼了自己,惹得看客為你面面相覷。有時生硬的笑聲並不會幫你調動氣氛,反而暴露了你的底氣全無,暴露你內心的倉皇與不安。


所以發表觀點時真的沒必要過分展現出「討好型人格」,酷酷地做自己就好。氣氛到了嗨點,笑聲會隨之而來,而顧影自憐式的尷尬傻笑只會讓觀眾更加無動於衷,讓你陷入不自信的死循環。


講話語速箭如飛,只是因為我自卑


此外,語氣也很重要。


從前我很喜歡用「或許」、「可能」、「大概」、「吧」這些推斷式的語氣詞。曾以為這是謙遜嚴謹的表現,其實不是,只是我害怕。


我不敢把內心的觀點用堅定不移的語氣輸出,我左右搖擺,模稜兩可,因為害怕被反駁,害怕我才二十歲,輸出的人生道理是幼稚的、被人輕視的。


像小時候做選擇題,猶猶豫豫的時候,把 B 和 D 重合寫在一起,索性讓老師去猜吧。


保持謙遜是美德,留餘地本身也沒錯。但是在表達的那一刻,你要堅定告訴自己——「在認知範圍內,我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如果不對,我願意為之承擔後果。」


就像我所認識的那些自信的前輩——


他們寫作精準簡潔,從不拖泥帶水。觀點大大方方拋出來,任由他人評價,從不閃爍其辭。他們語速均勻,確保你能聽清楚每個字,遇到質疑,就回頭從容再講一遍,從不含混而過。


儘管他們知道有些觀點會被質疑,被推翻,被更優秀的人顛覆,但他們從不畏懼。


講話語速箭如飛,只是因為我自卑

插圖 / 網絡

首發 / 曲瑋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