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事故為何被稱為“威爾士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雪崩從威爾士阿伯凡(Aberfan)的一座陡坡上衝下來,把沿途的一切都捲入了混亂之中:風景、建築、整個校舍。當地一家酒吧的老闆大衛·埃文斯從鄰居那裡聽說了這件事,他跑到街上。“一切都那麼安靜,那麼安靜,”他對歷史學家蓋納·馬基威克(Gaynor Madgewick)說。“我只能看到屋頂的頂端。”

雪崩不是雪,而是從雨水浸透的山坡上滑下來的煤渣。1966年10月21日,將近14萬立方碼的黑色泥漿從阿伯凡山上傾瀉而下。它摧毀了它接觸到的一切,最終導致144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坐在教室裡的兒童。

本可避免的災難卻遭到了忽視

阿伯凡這場災難的基礎是在近一個世紀前奠定的,當時在該地區開採的煤礦——梅瑟谷煤礦(Merthyr Vale Colliery)。在工業革命期間,威爾士以採煤而聞名。在1920年的鼎盛時期,271,000名工人在該國的煤礦裡勞動。到20世紀60年代,煤炭開採量在下降,但仍然是阿伯凡附近約8000名礦工及其家人的生命線。

煤礦開採會產生廢物,而廢石被傾倒在一個叫做尖頂的地方。梅瑟谷有七個尖頂。到1966年,開始於1958年的第七個尖頂垃圾場大約有111英尺高,大約有30萬立方碼的垃圾。它搖搖欲墜地坐落在砂岩之上的天然泉水之上,泉水位於村莊上方陡峭的山坡上。

這場事故為何被稱為“威爾士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煤堆廢渣組成的尖頂

隨著採礦的進展,廢石堆越來越多。在1963年和1964年,當地居民和當地官員曾向擁有和經營這座煤礦的美國國家煤炭局(National Coal Board)提出了對第七號尖頂位置的擔憂。他們特別擔心的是,尖頂就在潘特拉斯初中的正上方,那裡有大約240名學生。

這些擔心都太有先見之明瞭,但國家煤炭局忽視了它們。“威脅是不言而喻的,”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但小題大做,礦山就會關閉。”

恐怖的一刻

10月21日,潘特拉斯中學的學生只計劃在期中考試前上半天課。這是一個雨天,但這並不罕見——不僅已經下了好幾個星期的雨,而且這個地區每年至少有60英寸的降雨量。事情發生時,孩子們剛到學校,山上堆積的細煤塊被雨水浸透,液化成厚厚的煤泥,開始向他們衝來。

這場事故為何被稱為“威爾士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被煤渣廢料掩埋的城鎮

事情發生得太快了,沒有人能準備好。學生們聽到了像噴氣式飛機的聲音。那是黑色的流沙,把路上的一切都掩埋了。泥漿擊中了學校,把牆壁砸成碎片,從窗戶裡湧了進來。水管爆裂,水開始流出學校。

山下,小鎮開始從滿是碎石的溪流中湧出,人們開始行動了。急救人員和志願者跑向學校提供幫助。據《紐約時報》報道,“民防隊、礦工、警察、消防員和其他志願者拼命工作,有時徒手在煤渣中撕扯,救出孩子們。”

阿利克斯·帕爾默(Alix Palmer)是一名年輕的記者,他的第一個重要任務是前往阿伯凡報道救援工作。已經有好幾個小時沒有人被活著救出來了。“父親們剛從坑裡出來就在挖,”後來他給母親寫信說。“還沒有人真正放棄希望,儘管邏輯告訴他們這是沒用的。”

這場事故為何被稱為“威爾士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正在參加救援的人們

重生

災後,這場災難的真實規模變得清晰起來。共有144人死亡,其中116人為兒童。村裡一半的孩子都被殺了。在審查了300件展品並採訪了136名目擊者後,法庭後來得出結論,認為國家煤炭局應對這場災難負責。“阿伯凡災難本可以而且應該被阻止,”法庭在報告中說。它寫道,這場災難“不是邪惡造成的,而是無知、無能和溝通失敗造成的”。

英國為了阿伯凡的人民迅速動員起來。在災難發生當天成立的阿伯凡災難紀念基金(Aberfan Disaster Memorial Fund)籌集了相當於現在的1660萬美元的基金。這筆錢被用來支付村裡的修理費和那些在災難中受傷和失去親人的人的撫養費。

這場事故為何被稱為“威爾士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女王向遇難者獻花

損失一代人的悲劇終成女王心中的痛

還有一個人對阿伯凡慘案一直耿耿於懷——伊麗莎白二世。她沒有親自來訪,而是派菲利普親王代替她。而她本人在災難發生8天后到訪了阿伯凡。慰問倖存者,並表達了深切的悲痛。這對於一向對於感情隱忍的女王來說,這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感情表達。但是人們對於女王如此怠慢的訪問倖存者怨言很大,但無論怎麼說,女王仍然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著人們對於她本人以及王室的認知。在悲慘的國家災難面前,提升了王室的形象。

這場事故為何被稱為“威爾士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救援現場

對阿伯凡人來說,女王的這次訪問是治癒過程的一部分。“他們超越了政治和喧囂,他們向我們證明,世界與我們同在,世界在乎我們,”2015年的時候在那場災難中失去了8歲兒子的馬喬裡·柯林斯(Marjorie Collins)說。

“我失去了我的女兒,但我們很幸運地救了另一個男孩,”一位阿伯凡的父親在1967年告訴《生活》雜誌。“再多的錢也換不回一個人,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