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架戰機齊聚中國小縣城,目的非常明確,中國已下定決心

在中國,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小縣城,它位於中國河南省,人口不足百萬,卻聚集了中國空軍2000多架戰機,人們在地裡幹活的時候,經常會有戰鬥機在他們頭頂呼嘯而過,一開始驚奇,後來就見怪不怪了。據說,後面還將會有大批戰機在這裡停靠。

河南省位於中國中部地區,國防壓力並不大,為何這麼多戰鬥機會在這個小縣城聚集呢?

2000架戰機齊聚中國小縣城,目的非常明確,中國已下定決心

其實,這個縣城是河南省的魯山縣,之所以這麼多戰機來到這裡,是因為這裡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航空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飛機墳場”,魯山航空博物館。

資料顯示,在上世紀60年代的大三線建設中,魯山航空博物館其實是一個秘密的飛機庫,用來儲備當時中國的新型作戰飛機,在它不遠處就是軍用機場。整個工程在大山裡蔓延80公里,配套工程複雜,包括許多秘密基地。改革開放以後,不少三線工程被封存,魯山飛機庫由於其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本來就用於儲存飛機,這裡就成為了中國空軍退役飛機的存儲中心。絕大部分從空軍退役的戰鬥機,還有一定的飛行壽命或價值,都會在這裡進行維修和儲存。據說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裡已經擁有了中國2000多架退役戰鬥機。

2000架戰機齊聚中國小縣城,目的非常明確,中國已下定決心

目前,魯山航空博物館只對外開放了一小部分,包括一個停機坪以及飛機庫。加上這裡自然風光秀麗,吸引了不少遊客。這裡儲存的戰機包括安-12,殲-5,殲6、強-5、轟-5和米-17等,比較著名的戰機就是戰鬥英雄杜鳳瑞駕駛的“杜鳳瑞號”戰機,以及當年著名藝術家常香玉捐贈的“常香玉”戰機,還有蔣介石的專機“美玲”號等。

或許我們現在看來,這裡只是一個停放退役戰鬥機的倉庫罷了,但這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卻有兩個未來方向,非常重要。

其一,退役戰機的保管和使用問題。

2000架戰機齊聚中國小縣城,目的非常明確,中國已下定決心

我們知道,美國空軍非常發達,退役戰機也有很多,美國在沙漠中有個很大的飛機墳場,退役的戰機都會被送到這裡,以便後面拆解和重新使用。隨著中國空軍的發展,我們也有必要建設自己的飛機墳場,一方面沉澱珍貴的歷史,一方面也為這些退役戰機找到好的歸宿。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退役戰機還將重新投入使用,為國家貢獻最後的力量。

其二,空軍體系全面升級。

2000架戰機齊聚中國小縣城,目的非常明確,中國已下定決心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空軍的主要戰機還是以二代戰機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空軍目前已經發展為第三代戰機為主,並且正在朝著三代半的方向發展。魯山航空博物館的發展,也反映出中國空軍作戰實力的增強以及裝備更新換代的加快。

在未來戰場,空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掌握了制空權,才有獲得戰爭勝利的可能。相信魯山航空博物館未來還會收到更多,更好的退役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