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絕大多數人都無法相信,在數百年的鐘表歷史上,最早佩戴在手腕上的表,竟然是女表。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女性手錶至少半個世紀之後,男性手錶才推向市場。為什麼首先出現的女性手錶呢?

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能夠消費得起手錶的人非富即貴,能夠消費得起的男性普遍希望隨身攜帶的計時裝置能夠運行分秒不差,以便能夠在絕大多數人還在以鐘樓為時間指示的年代,炫耀自己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得知準確時間。但是由於當時生產製造手錶技術的限制,想要滿足男人們人前顯貴的慾望,只有相對大口徑機芯的懷錶才能夠勝任。所以在手錶誕生的數十年間,時計市場依然是由懷錶所佔據的。

不過對於女性而言則恰恰相反,在那個年代需要精準時間的女性通常都是為貴族階層服務的下人,需要對照時間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情。對於那些真正消費手錶的貴族女性而言,佩戴著那些藏在高級珠寶首飾中的手錶,必要時知道一下大概時間,就已經足夠了。這一點從保存至今的古董高級珠寶手錶或者戒指表中就可以印證,其中所搭載的機芯級別都不是最高的,誠然走時精準度也並不理想。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寶珀2020年情人節特別款,限量14只

直到1930年代男士手錶才開始流行,在此之後很多經典錶款也都是在這個年代相繼誕生,比如積家的Reverso,百達翡麗的Calatrava 96,勞力士的Bubble Back等等,這些經典錶款的誕生也為之後手錶的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比如在此之前就誕生的卡地亞Tank,在30年代就可以稱得上是爆款。當然隨著男性手錶的勢頭不斷增長,專門針對於女性手錶的設計製造相對減少。以至於在此之後的數十年當中,絕大部分的女性手錶都是男性手錶的縮小版。

我作為一個重度垂直類手錶自媒體的博主,每天微博上都會收到來自不同表友的私信,諮詢的問題都主要集中在推薦手錶上,比如像給我推薦一隻女表吧,給我推薦一隻男表吧。要知道推薦手錶,一定是對於自己的需求越具體越好,但是大多是時間我收到的私信都是一上來就是籠統的說我想買一隻男表或女表。這種情況就好像在找對象的時候,你只會對別人說,我想找個男、女朋友,然後呢?比如說你想找個女朋友,到底是想找個御姐類型的?還是蘿莉類型的?還是中性風格的?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實際上手錶以男女款式區分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只不過讓我們在選擇手錶的時候限定了一個範圍,最終佩戴在自己的手腕上,好看、合適才是選擇手錶的終極標準。就好像大多數男人都幻想著自己的另一半年輕貌美,身材凹凸有致,可是在現實戀愛甚至婚姻生活當中真的是這樣就會幸福麼?兩個人情投意合,能夠有類似的三觀,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支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伴侶,共同追求兩個人共同的幸福,說白了最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並不是簡單粗暴的用很多硬性指標去尋找自己的幸福,購買一隻適合自己的手錶也是如此。

購買一隻手錶首先要考慮的絕對不是先從男性還是女性錶款開始的,就好像從廣義的藝術美學角度來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美”或“不美”,有的只是風格上契合與不契合。接下來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微博上表友私信我最多的,幾個關於男性或女性錶款的最具代表性的幾個問題,希望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擁有自己獨特的手錶價值觀,達到一種男女通吃的境界。

鑲嵌鑽石或珠寶的手錶就只能是女性手錶?男性戴上照樣光芒四色

手錶是在一百多年前才發明的,在這之前瑞士早已經出現了供女性佩戴在手上的表,但與其說是表,不如說是女性手鐲更加貼切。因為,當時的主角是珠寶或者琺琅裝飾,時間顯示被隱藏了起來,全然成為了珠寶首飾的附屬品。在1904年,卡地亞為航空先驅山度士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隻沒有珠寶裝飾的皮帶錶款,剛剛推出時還被瑞士製表專業人士質疑戴在手腕上的表並沒有實用性,不適合作為精準計時工具。直到後來經過差不多20年的演變進化,時尚發揮了它的影響力,手錶才被瑞士製表業慢慢接受,逐漸取代懷錶的地位。

要知道卡地亞做出現今意義上的手錶,完全是因為當年這樣的品牌必須迎合社會上時尚人士的需求,而只有另闢蹊徑作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創新,代表奢華時尚的產品才會有生存價值。他們的生存並且成為潮流,會反向影響堅持傳統的生產者,就好像越來越多的男性在今天都會選擇佩戴帶有鑽石或者琺琅裝飾的手錶。最明顯的體現就在每一個經常有豪華跑車進出的頂級夜店裡,越來越多的男性都會佩戴著鑲有鑽石的手錶以彰顯自己的潮流個性,同時這樣的錶款我也會看到很多女性佩戴,已經很難從外觀上來定義到底是男表還是女表。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卡地亞Circa1923年古董表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卡地亞1960年代古董表

說到卡地亞,就不得不提到品牌最經典的作品Tank,在世界各地各個場合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佩戴Tank甚至是鑲嵌鑽石的Tank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最近幾年古董Tank尤其是Louis Cartier Tank越來越少出現在拍賣會上,也許是和近幾年市場上熱潮錶款有關,但無論市場行情如何變化,Louis Cartier Tank古董表永遠是我最喜歡的錶款之一,尤其是古董表時針與分針上特有寶璣針設計,以及直至今日卡地亞錶款上依舊保留的在錶冠上所鑲嵌的藍寶石,看上一眼就讓人過目不忘,只可惜現今市場上好品相的古董Tank已經越來越少了。

我記得前段時間在巴黎的卡地亞旗艦店裡,店員知道我之前購買過幾個不同年代的Tank,還特意給我拿出一隻表徑大小隻有25mm的1920年代Tank,我沒能擁有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出自官方4S店的修復工坊,將近四十萬人民幣的價格讓我望而卻步,否則我一定會將這個只有25mm表徑的古董Tank天天戴在手腕上。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下面這個很多表友都會問到的問題。

女表徑就一定要36mm左右或更小?男表徑就一定要40mm左右或更大?

如果按照以上的邏輯,大多數的古董男士手錶全部適合女性佩戴了,因為之前的古董男表都是36mm左右的表徑,由此看來以表徑大小來區分男女錶款也並不成立,說到這裡我和大家分享個關於錶王-百達翡麗的故事。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百達翡麗 REF. 3919 CALATRAVA RETAILED BY TIFFANY & CO IN YELLOW GOLD

1932年面世的Calatrava系列錶款,是百達翡麗最重要的經典作品,縱使是簡單的圓,那線條輪廓方面的完美已是不朽的永恆。對於我這個九零後來說,1985年面世的Ref.3919,是近幾年Calatrava系列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許多人將它列為百達翡麗的入門錶款,也正因如此錶款有著極高的辨識度。最著名的設計細節,在於刻有細格的外圈,就是大家通常所講的“巴黎釘紋”。要知道對於這隻表徑只有33.5mm的手錶,起初我一直礙於表徑過於小,而沒有考慮購買。

直到有一次,在瑞士出差,看到一位意大利男士佩戴Ref.3919很是優雅,我瞬間對於這個小表徑錶款的看法發生了改變,去到位於日內瓦的百達翡麗沙龍試戴,穿著西服將其藏到袖口中恰到好處。你說這隻表徑33.5mm的百達翡麗,是不是算是男女通吃的錶款呢?要知道很多時候並不是人或物在改變,而是自己本身的眼光在變化,人的主觀意向往往會因為參雜不同的情感因素從而導致視覺上的質變。

有些品牌系列錶款生來就是專門為女性或男性設計的?

有很多表款從銷售那裡就已經開始將其無情的歸為男表或者女表,就好像Nomos在2014年推出的Tetra Berlin 系列錶款,經典的正方形極簡風格設計,搭配色彩鮮明的配色,我當時在北京澳門中心買下送個母親當作生日禮物。當然在買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我都將其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那段時間並沒有很多朋友問我怎麼會戴一隻女表在手腕上,無論是搭載的手動上鍊機芯還是外觀設計都和當時的我十分契合。當然還有很多經典系列錶款從設計之初,就沒有明確的男女性別之分,這其中最知名的要數香奈兒的J12手錶了。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全新香奈兒J12

J12在2000年誕生之初,以黑色陶瓷製成的錶款就沒有任何性別上的特別強調。我這幾年被表友問得最多的J12錶款,也是在二手市場上奇貨可居的錶款就是品牌在2017推出的,Mademoiselle J12限量表款,黑色和白色版本各限量555只。錶盤上卡通造型的Chanel女士以雙手做為指針,指示當下時間。這個錶款可以說是品牌有史以來最可愛也是最受歡迎的錶款,就在推出一年之後,依舊有眾多男性或者女性表友不斷在微博上私信問我,不惜重金求購。

不過沒有買到的表友也不必捶胸頓足,2019年品牌推出了全新J12 Caliber 12.1錶款,其中的五大變化,足以成為新一代男女通吃的錶款。首先品牌將不鏽鋼單向旋轉表圈的凹槽從30個增加至40個,使其轉動時更加順滑。其次是錶款加入了機芯背透的設計,可以清晰看到全新將自動擺陀設計成圓形的機械機芯。再有就是,錶冠上的凸圓形切割陶瓷被削減了三分之一,變得平整。同時,錶盤上的時標、數字刻度以及文字等標識全部換成了香奈兒標準字體。最後一點就是,時針以及分針調整為統一寬度,上面配以與錶殼顏色相同顏色的夜光塗層。

男女通吃是一種境界,手錶這樣買?

​我希望能夠通過每次與大家分享手錶,各位能夠逐漸擁有自己獨特的手錶價值觀,具體講到本次的主題,你可以嘗試打破嚴格的男女手錶款式的界限,男表有時候可以女人戴,女表有時候也可以讓男人戴,同時還有這麼多並沒有男女性別之分的錶款可供選擇。最後還是那句話,千金難買你喜歡,只要戴上好看、自己喜歡就是最好的手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