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畜牧獸醫工作要點》究竟都有哪些要點?

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公佈了《2020年畜牧獸醫工作要點》。與往年類似,這份五千餘字的文件列出了近30項長長的要點。

縱向對比來看,該文件通常在豬業和奶業方面著墨較多,特別是豬業當下還面臨著穩產保供和非瘟防控的嚴峻形勢。而由於2020年是規劃的時間節點,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在此時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與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一道並列今年的兩大硬任務。

《2020年畜牧獸醫工作要點》究竟都有哪些要點?

基於此總體框架,《牧食記》嘗試對這份文件作了進一步的要點梳理,以供參考:

【豬業】

- 重點落實好養殖用地、環評告知承諾制試點、抵押貸款試點、規模養殖場建設補助、貸款貼息、良種補貼等支持政策,推動落實到場到戶。

- 強化規模豬場全覆蓋每月調度,加強數據核查,及時通報各地生豬生產恢復情況。

- 加強生豬屠宰環節跟蹤監測,對所有屠宰企業開展全覆蓋每月調度。

- 在5個省開展生豬全產業鏈監管監測信息化試點。

- 組織開展“大場帶小戶”非洲豬瘟防控技術培訓,總結推介成功防控經驗、選種選配和復養關鍵技術等。

《2020年畜牧獸醫工作要點》究竟都有哪些要點?

- 支持加快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做好指導和評價工作。

- 持續做好豬瘟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工作。

- 優化生豬屠宰產能佈局規劃,引導優勢屠宰產能向華北、黃淮海和中南部分省份養殖集中區域轉移。

- 嚴格審批新設立生豬屠宰企業,優先支持新建大型屠宰廠;深入整頓清理小型屠宰場點,確保小型屠宰場點數量只減不增。

- 堅決糾正以“保供”等名義限制生豬及其產品正常流通的不當行為。

【奶業】

- 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繼續實施糧改飼,大力發展全株青貯玉米、苜蓿、燕麥草等優質飼草生產,力爭全年完成1500萬畝以上。

- 推廣一批降低飼草料成本、就地保障供應的典型模式,推廣應用奶牛養殖物聯、智能技術和設備。

- 新建高產優質苜蓿基地100萬畝,示範推廣苜蓿青貯和飼餵技術。

《2020年畜牧獸醫工作要點》究竟都有哪些要點?

- 改造提升2000個奶牛家庭牧場,支持有條件的奶農發展乳製品加工。

- 推進地市級生鮮乳收購第三方質檢中心建設試點。

【環保】

- 確保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

- 組織起草畜禽糞汙還田利用限量標準、液體糞肥還田利用標準、豬場糞汙深坑貯存建設規範、畜禽糞汙漚肥技術規程。

- 推動建立畜禽糞汙全鏈條養分管理制度,因地制宜推廣全量還田利用技術模式。

- 推廣病死畜禽專業化集中處理模式,提高集中處理覆蓋率。

- 加快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化監管,完善無害化處理與保險聯動機制。

《2020年畜牧獸醫工作要點》究竟都有哪些要點?

【綜合】

- 組織成立全國動物營養研究委員會,全面開展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建立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大數據庫。

- 推廣飼料精準配方技術體系,挖掘利用國內飼料資源。規範發展新興生物飼料產業。

- 在全國推行執業獸醫資格“機考”和“一點註冊、多點行醫”管理模式,強化執業獸醫繼續教育。

- 加強養殖環節自配料生產和使用管理,以牛羊為重點開展養殖環節“瘦肉精”專項整治。

- 集成推廣養殖業全鏈條抗菌藥減量替代技術規程,鼓勵酶製劑、微生物製劑等綠色添加劑產品研發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